美國一年軍費近7千億,戰機數量高達4萬架,為何一直都拖不垮?

柒火


有多大碗,吃多少飯!美國的軍事實力是有強大的經濟實力作支撐的,說白了,美國政府掙得多,掏得起7000億美刀的軍費

2019-2020財年,美國軍費預算達到7160億美元,超過全球排名前十其他9國的總和,可謂是財大氣粗,如此高額的軍費,不免讓人產生窮兵黷武的印象。但是看看美國政府的收入,你就會覺得這筆錢也不算多。(美國福特級航母的首艦福特號造價接近140億美元,約合930億RMB,並且這還只是航母的造價,若加上艦載機和周圍的護航艦隊,美國福特號航母編隊的造價完全可以抵得上一個國家的軍費)

2018年美國各級政府的財政預算約為6.28萬億美元。其中美國聯邦政府財政收入預算約為3.34萬億美元,州和其他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分別是1.6萬億美元和1.34萬億美元。

美國是一個聯邦制國家,地方的一些福利和行政開支是由地方政府自己負責,而軍費則由聯邦政府承擔,相比於聯邦政府3.34萬億美元的收入,2018-2019財年的美軍軍費是6920億美元,接近7000億,軍費開支已經接近美國財政收入的1/5,這個比例已經非常大了。

但是相比於美國6.28萬億美元的財政總收入,7000億美元軍費則佔到總收入的1/9,這個比例就勉強可以接受了。

當然在實際的運轉過程中,美國政府的收入還是不夠花,為此美國政府則通過借錢過日子,近2018年美國財政就借了8000億美元,軍費幾乎都是借來的。目前美國債務已經超過22萬億,這其中大部分國債是對內發行的,剩下的則是由其他國家購買,世界各主要經濟發達體都購買了大量美國國債。

之所以美國國債如此搶手,還是因為大家看好美國的經濟的經濟走勢,作為世界上經濟科技最發達的國家,美國去年的國內生產總值超過20萬億美元,只要美國願意勒緊褲腰帶,十幾年內美國政府就可以連本帶利的償還所有債務。

因此鑑於美國良好的經濟形勢,外界對於美國財政的預期還是比較樂觀的,美國政府有錢,也敢花錢,還敢借錢,7000億的軍隊對美國政府而言不算出格。(繁忙的紐約港)

相比之下,當年蘇聯搞軍備競賽就屬於打腫了臉充胖子。為了和美國爭世界老大的地位,蘇聯不惜動用行政手段,將大量的社會資源轉向軍事領域,導致國民經濟發展嚴重畸形,輕工業遲滯,市場上物資匱乏,人民生活水平被西方越拉越大。

說白了,蘇聯和美國爭霸時就是搞殺雞取卵,把大部分的資金都用搞飛機大炮,民生方面欠賬很大,就比如家裡有20萬,全拿去買車了,這怎麼行!長此以往肯定受不了。

而美國是真有錢,人家本來就掙得多,並且有著良好的信用,別人也願意借錢給美國,相比於其他國家的國債,美國國債是最安全和最保值的,否則各國也不會去買。要知道在今年年初,日本的國債收益率為-0.1%,也就是說買日本的國債還要賠錢,而美國的國債收益率長期維持在2.5%以上。

當然一些發展中國家的國債收益也很高,例如俄羅斯和印度,這兩個國家的國債都在7%以上,屬於非常高的利息了。但問題是,誰敢買呢?

有良好的經濟做基礎,美國政府手頭就不缺錢,美國人也不傻,有多少錢幹多少事兒,有多大碗吃多少飯,不會去做哪些“透支性消費”,在剁手方面美國還是很剋制的。

總的來說,美國政府就是有錢,7000億美元的軍費尚在美國政府的可承受範圍內。(美國軍費預算都是需要國會批准的,對軍費的使用要求非常嚴格)


千佛山車神


美國軍費確實在很多人看來高得離譜。但不要忘了美國GDP也在很多人看來望塵莫及。

所以,就這個問題談兩點吧!

1)軍費水平和經濟總量一定是要有個比例的。超過一定比例就是問題。

美國軍費在2019年/2020年都超過7000億美元。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的統計顯示,美國軍費開支,比排在其後面的10多個國家總和都要多!

比如,俄羅斯軍費開支才600多億美元,美國是他們的十幾倍!

所以美國軍費單純從數目來看,確實挺嚇人。

不過美國經濟也很牛啊!GDP在2018年超過20萬億美元!這也要比之後好多國家GDP加起來的總和還要高呢!

還是用俄羅斯來舉例,俄羅斯GDP2018年是1.6萬億美元左右,美國也是他們的十幾倍。

所以其實才從相對量來講,美國軍費開支佔GDP的比例為3%左右,這還是相對比較ok的。

甚至2010-2017年民主黨時期,美國軍費佔GDP比重還在下降。

2)一個國家是否會被軍事拖垮有很多因素。

提到被軍事拖垮的國家,是不是很多人就想到了蘇聯?

確實。蘇聯在冷戰時軍費開支竟然能佔到國內GDP的14%!美國一般是8%左右。

但美國的經濟總量比蘇聯高多了。蘇聯為了追求和美國軍費的絕對值,因此才大幅度提高軍費佔GDP比例。

所以,軍費增加確實可能拖垮一個國家。

這就如同一個人腹腔就那麼大的地方,你吃的東西多,胃腸的佔有率就增大,肯定會壓迫心肺功能,讓身體機能出問題。

蘇聯就是如此,這麼多錢用在軍隊上,肯定對教育啊、社會文化發展造成影響。

但除了軍費之外,被拖垮的根本因素還是經濟。經濟發展不好,沒有新的創新驅動力,再加上政策失誤,這些可能會比軍費增加,更讓一國難受。


木春山談天下


首先美國是世界上第一大經濟體,GDP奇高。在咱們看來的7000億美元的軍費是一個天文數字,但放在美國7000億美元一年的軍費僅僅佔了美國的GDP的3.4%。所以美國今天建航母,明天買戰鬥機,讓大家看著眼饞,只可以說是“富人的快樂你不懂”。

同時,美國自己的研發、生產製造能力極強,因此即便是支付了7000億美元的軍費,但其中大部分的錢還是在美國人自己手裡。並沒有太多的軍費流出美國。這點和印度或者沙特不一樣。

再次,美國目前在國外發動的局部戰爭,只要打贏了基本上還會繼續由美國公司承擔這些戰爭地區的戰後重建工作工作。這是一個十分賺錢的買賣!

例如伊拉克戰爭,美國戰爭投入了將近2800億美元,但在至今為止的伊拉克重建工作中,美國承包商已經在伊拉克做了超過了8000億美元的項目。這樣的投入產出比可以算作是世界上最划算的生意。

所以說,美國現在其實就只是將戰爭當作一門“生意”在運營。因此,軍費多少並不會將美國拖垮,畢竟這是一門本小利大的生意。

延伸思考:為啥美國要維繫世界霸權?其實還不是為了保護好自己這門生意?


軍武數據庫


美國軍費雖高,但是仍然在合理範圍內,而且美國軍隊是由美國和盟友共同養活,所以美國完全有能力維持軍隊開銷。


2018年美國軍費開支為6220億美元,位居世界第一,而且美國軍費比軍費排名前十國家中其餘九國還要多,但是從軍費比例來看,美國軍費佔GDP的3.59%,比俄羅斯高一些,比中東土豪沙特要低的多。

美國軍費佔GDP比例與俄羅斯相近,但是美國經濟總量為19萬億美元,掏出6220億作為軍費並不難,而俄羅斯GDP只有1.4萬億,所以按照比例算下來遠遠少於美國。

美國軍費開支幾乎相當於俄羅斯GDP總量的一半,想讓俄羅斯和美國保持軍力對等,實在是強人所難。

美國人均GDP將近6萬美元,所以即使軍費開支較高,也不會對國計民生造成較大影響。美國有能力承擔鉅額軍費。

其次,美國軍隊全世界養。美國在全世界擁有374個軍事基地,幾乎所有的戰略要地和熱點地區都有美國的駐軍,比如中東、歐洲、東亞,在美國的軍事體系當中,美國在外駐軍是保護傘的身份,所以凡是美國駐軍的國家都要繳納一定的軍費,以“感謝”美軍的保護。


伊朗周邊的美軍基地

美國近期要求盟國提供更多的軍費,比如韓國,美國要求在原有基礎上增加10億美元,韓國雖然不情願,但是權衡利弊,最終只能乖乖交錢。

波蘭為了能夠讓美國到波蘭永久駐軍,主動提出20億美元軍費,專門的軍事基地,最終達成協議。

美國在歐洲和中東地區的駐軍也是一樣,這就為美國省了一大筆錢。

美國在海外駐軍可以加強與盟友之間的聯繫,進而鞏固美元的優勢地位,現在美元是世界上最大的支付貨幣和儲備貨幣,只要各國在國際貿易過程中能夠使用美元,美國就可以從中獲利,畢竟與生產產品相比,印鈔票簡單多了。


美國11艘核動力航母,上萬架戰機,以及其他大量的先進武器裝備,全是依靠鉅額軍費支撐的,所以在軍事領域,美國武器裝備領先,在戰略上,美國步步緊逼,而俄羅斯只能不斷退縮。



視野新觀


那有4萬架那麼多,是不是把單人手持無人機都算上了?

其實,美軍的軍用飛機大約有大約1.3萬架,其中美國空軍有固定翼及螺旋翼飛機大約5000架;陸軍有固定翼和螺旋翼飛機大約4200多架;海軍大約有3700多架。

養這些戰機對美國來講還真是不成問題,別忘了美國光核動力航母就有十一艘,而且都是10萬噸級的核動力航母。

(強大的航母艦隊)

你知道這代表什麼嗎?

代表了美國財大氣粗。

想當年英國打算建造伊麗莎白女王號航空母艦的時候,有一種想法就是把這個排水量為6.5萬噸的航空母艦做成核動力,畢竟核動力航母續航能力強,可以比常規動力航母擁有更大的機動能力和作戰距離。

可惜,最後這個方案被否定掉了。

否定這個方案的原因就是雖然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只有幾萬噸的排水量,但是這艘航母一旦採用核動力,將會使建造成本和維護成本大幅度增加,從而對英國的財政造成沉重的壓力。於是,大英帝國只好把最新型的伊麗莎白女王號航空母艦改成常規動力。。。

(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這個角度還是很漂亮的)

這時候你就看出美國人到底有多有錢了!

美國的航空母艦排水量都是10萬噸級,而且全部都是核動力航母。也就是說,美國一艘航母艦的建造和維護成本要遠遠超過伊麗莎白女王號航空母艦,哪怕是伊麗莎白女號航母採用核動力也是如此。

但是,美國不是隻有一艘航空母艦,而是擁有11艘。

看到了吧,美國就是這麼有錢,別看大英帝國也是發達國家,GDP排名也是處於世界前10的位置,但是和美國比起來,那也是小巫見大巫了。

美國2019財政年度的軍事預算是6800多億美元,大約佔到了美國GDP的3.4%,約佔世界軍費總額的36%。

那麼如此高額的軍費,為什麼沒有把美國拖垮呢?

這個原因就很多了,主要由兩點不能忽視:

一方面佔GDP3.4%左右的軍費投資並不高。

在冷戰時期,美國的軍費佔格鬥的比重要遠遠超過這個數字。即便在1947年,二戰剛剛結束冷戰還沒發生的時候,美國的軍費也高達100億美元,大約佔到了GDP的4.7%。當時的背景是美國和蘇聯的關係剛剛交惡,丘吉爾剛剛發表他的鐵幕之說不久。

冷戰開始後,美國財政部的國防撥款持續上漲,1949年比1948年增長了20%。此後,美國軍費一直保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如下圖

雖然冷戰時期美國投入了大量的軍費,但本國的經濟卻保持著比較穩定的發展。整個冷戰時期美國的經濟以平均每年3.1%的速度上漲,和其他發達國家相比並不落後。

所以,冷戰投入那麼多軍費都沒把他壓垮,現在後冷戰時期,投入的軍費相對值已經比當初少多了,就更不會壓垮他,也不會耽誤美國經濟發展。

除此之外,美國的軍費主要還是用到了國內。

這和世界上很多國家是不一樣的,比如說印度、沙特這兩個國家,他們由於武器生產能力非常差,絕大多數的武器全都是購買自國外,每年都要花費幾十億美金去國外購買武器和服務等。

眾所周知,軍火的利潤是非常高的,兩國大量的資金流向了國外,除了肥了那些外國軍火商之外,對本國經濟沒有好處。

(印度購買的美國武器)

而美國卻不一樣,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軍火商,他除了每年向國外出口大量武器裝備之外,其實主要的市場還是美國自己的軍隊。

就拿2019年度的國防預算來說,這6800多億美元的軍費,其中有1400多億美元是用來採購各種物資的,還有2800多億是作為運營和維護費用。

所以,美國軍費雖多,但是他的軍費絕大多數還是成功刺激了國內市場。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二戰的時候美國不僅沒有因為戰爭的發生而被拖垮,反而因為戰爭發生之後,需要生產大量的後勤物資,而刺激了國內的經濟。結果在外面打的最激烈的時候,美國的經濟竟然保持了每年百分之二十幾的增長,並且創下了失業率新低。

同時,經濟的增長也拔高了老百姓的工資水平,讓老百姓的購買能力增加了50%。在當時,無論是資本家還是工人,都賺了不少錢。

(二戰時期的美國工廠)

所以,美國現在的軍費雖然不少,但並不會拖垮美國,反而對刺激美國經濟有好處。


歷史風暴


美國發行美債突破二十萬億,一年歸還利息高達七千億美元,美國只得繼續發債,借新債還舊債,利滾利,就像滾雪球越滾越大,可以說美債已經是走上不歸路,因為美債已經突破美國國民生產總值,達到臨界點。火山一觸即發。萬一轉不動就會崩盤。中國是最大的債主,如果中國高速拋美債,大額度拋售,估計沒有人會接盤,可以說美債就是美國爆發大規模經濟危機的導火索。美國迅速擴張軍費就是為了維護美國金融帝國地位,可以繼續用軍事優勢為美債保駕護航,再說購買美債就是投資,是商業行為,你圖利息,他卡住本金,美國不虧,美國從來沒有承諾一定會歸還本金,最壞的打算就是魚死網破,美國花巨資投入軍費開支,目的就是為消除美債危機做準備。美國只要對外發動戰爭才有可能轉嫁危機,收割美元財富。某種程度上講,美國利用美債綁架全世界。

美國已經不再可靠。必須要未雨綢繆。信息化時代,美國曾經的神話一個個破滅。美國一步步露出本來面目。


麥克胡梅


要看軍費高不高不是隻看表面數字,要看佔GDP的比重。經濟實力強的國家軍費可以很高,經濟實力差的國家軍費肯定會很低,但軍費高的國家不一定代表“窮兵黷武”。如果達到一定境界,國防和經濟是呈現相互促進的作用,強大的軍事力量維護經濟地位,而經濟又會促進軍事的發展。

2019年美國的國防預算總數7170億美元,但我們要注意的是美國2018年GDP總額為20.5萬億美元、美國聯邦政府的財政開支總額為4.407萬億美元。也就是說美國2019年國防預算佔GDP的3.5%,佔美國財政開支的16.2%。按照現行國際慣例,一般來說軍費佔GDP的5%以下屬於健康水平,也就是說美國的國防預算對於美國的經濟地位是合理的。下圖為美國曆年國防預算與GDP和財政開支之間的佔比,自美蘇冷戰結束後美國的國防預算都是控制在GDP的5%以下的。相比於國防預算,2019財年美國的社會治安金多達10460億美元、聯邦醫療保險6250億美元、其他聯邦福利項目6560億美元、國家債務利息3630億美元、緊急項目資金1114億美元等等,總支出4.407萬億美元,軍費佔比其實並不算大,還是能夠保證其他方面足額的支出。

如果我們對比其他國家,俄羅斯2019財年國防預算440億美元,2018年GDP總額1.66萬億,佔比為2.65%。中國2019財年國防預算1776億美元,2018年GDP總額13.606萬億美元,佔比僅為1.3%。而全世界軍費佔GDP比例的平均值大概在2.2%左右,美國雖然超過平均值但是沒有越過5%健康線。而世界上也只有阿曼、沙特、朝鮮等國常年維持國防預算佔GDP的8%-12%的高位,這些國家的性質基本都比較特殊,政權掌控的權利極大。

一般一個國家只有進入大規模戰爭狀態才會提高軍費佔GDP和公共支出的比重。比如美國二戰期間,1942年美國參戰後軍費佔GDP的17.8%,佔公共支出的73%。到1944年達到巔峰,軍費佔GDP37.8%,佔公共支出的86.7%,也就是美國將幾乎所以支出都服務於二戰。二戰結束後,1947年軍費佔GDP的比重迅速降低到5.5%,而1951年朝鮮戰爭爆發後則又上升到13.2%。1970年以後,美國逐步將軍費佔比下調到7%以下,蘇聯解體後這一數字則降到5%以下。即便是1999年科索沃戰爭和2001年阿富汗戰爭都沒有導致美國軍費的突變,依舊控制在4%。

另外,對於像美國這樣的“霸權國家”來說,其經濟和政治地位都是由航空母艦打擊群、洲際彈道導彈、戰略轟炸機等維持的,也就是靠“拳頭”說話,這從正面反應了軍事力量是保證經濟和政治地位的重要因素。反過來說,有了足夠的經濟實力又可以提高國防預算的支出,提高整體軍事實力。這就相當於軍費和經濟形成了一種正促進作用,比如中國的軍事力量近幾年的飛速發展就是基於經濟的提升。

最後說一句,美國的飛機沒有4萬架,2019財年海、陸、空、陸戰隊和國民警衛隊戰機總數在13000-14000架。就算把飛機墳場的“破爛”都拉出來也湊不出4萬架戰機。


雛菊西瓜Peterpan


因為有美元啊!

首先,我們要明白美元的世界貨幣裡地位如何。這樣說吧,全世界所有的大宗貨物貿易結算都可以用美元結算,這樣的結果就是,世界各個主要經濟體在進行貿易的過程中,都是用美元這一世界貨幣進行(當然也有雙邊貨幣這種繞過方式,但只能影響,而無法取代)。

但是,這卻造成了一個很尷尬的局面,那就是美元的貨幣量掌握在美國人手裡,美國人可以利用美元發行量這一大殺器進行剝削。因為只要我有美元,就可以全世界買買買,所以別說是七千億,就是十萬億,美國人也敢印出來,然後空手套白狼。

然而,世上沒有白來的午餐,美國人靠美元躺賺,這麼不公平的事,誰看了都不服氣,都是一個腦袋兩個胳膊,為啥我就不能搞?

美國為啥要有4萬架三代/四代機,11艘核航母全世界到處瞎轉,一個重要目的,就是維護自己的美元霸權。上一個是以歐盟推出的歐元,美國人制造了科索沃戰爭,製造危機,迫使歐洲大量資本外逃。為什麼還處心積慮地找了瓶洗衣粉、炸翻伊拉克?就是因為薩達姆使用歐元作為自己的石油結算貨幣,打響了反抗美元霸權的第一槍。可以說,伊拉克這是動了美國的核心利益,還第一個站出來,美國當然惱羞成怒。

可以這麼說,美國人用自己手中的刀,威脅著全村人必須用他家印的貨幣進行交易。這樣一來,美國人只需要靠印貨幣就可以買到自己想要的貨物了,這也就要求,美國人手中的刀必須比其他人的刀更鋒利。


兵說


縱觀世界,最為好戰的國家,當屬美國、蘇聯(我國一向信奉和平主義),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這兩國在軍餉上的投入。

先來看看戰鬥民族俄羅斯,二戰後的前蘇聯一度輝煌,為了鞏固其大國地位,不被美國超越,他們不斷斥巨資投入軍事武器的研究,以及世界各地的戰爭中(如阿富汗之戰),卻忽略了國民生活,和國家建設,使得經濟結構嚴重失調,最終不堪重負,在上世紀90年代,國家走向了瓦解。

而美國可謂穩紮穩打。據說今年他們在軍事方面的支出將會達到7千億美元(約5萬億人民幣),這可是中國的4倍(中國如今在軍費方面的支出已經排到了第二,而第二到第八名加起來的總和也抵不過這個數字),其中大部頭主要(約6300多億美元)用來武器的研發和裝備,以及設備採購、人員訓練等其他開銷,剩下小部分(約600億美元)用於戰爭支出。

各國在軍費上的投資,都是每年增加的,這主要是來自於不斷提高的作戰需求。譬如,美國光戰機的種類就有許多(戰鬥機、預警機、轟炸機、運輸機、武裝直升機等等),而總數超過4萬多架,更不用提儲備戰機了。一旦戰爭打起來,這些都會第一時間到達作戰現場。

不僅如此,美國的國民警衛隊(類似於我國民兵連)都擁有F-16型戰機500多架!另外還有22架F-22戰鬥機,這個實力已經超過了俄羅斯和我國的空軍!

不過,相對應的,美國國債也在連年上漲。漲幅超過了GDP和軍費開支。1980年以前,美國的國債自建國始只有不到1萬億美元,而到2008年,已高達10萬億美元,後來8年內又翻了將近一倍(奧巴馬執政期間),達到了19.9萬億美元。目前美國的債務與GDP之比已經高達106%(國際警戒線是60%)。

儘管如此,美國會不會像前蘇聯一樣,因為不堪龐大的軍費開支而走向瓦解呢?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原因如下:

1.美元的國際霸主地位。二戰後,這一地位就被美國緊緊掌控,不可撼動。這有什麼好處呢?美國可以自己印錢,然後直接去國外購置各類資源,相當於空手套白狼。所以他們不怕有國債。

2.軍民科技的成果轉化。軍費大量投資進入科研領域,可以轉化成GDP。這比俄羅斯全部砸錢到武器研發上聰明多了。

3.賣武器賺錢。歸因於科技含量之高,雖然賣的貴,但是美國的武器非常搶手,就連淘汰的二手裝備都有人搶著買。比如一架C-17運輸機(已經快淘汰的機型),在印度能賣到接近6億美元!


高富帥超級大帥哥


波音737max停飛事件,極有可能是美國霸權走向衰弱的轉折點。美國霸權構成:美元、美軍、高科技、輿論。

美元霸權:全球新能源領域的發展,特別是新能源車的發展,是終結石油美元的重要因素。製造業的空心化,使美元更加空虛。

美軍霸權:自越南戰爭以後,美軍就沒找過強手過招。大國的反艦導彈,反隱身雷達,掐住了美軍兩隻有力的拳頭。美軍現在只能攪局,配合政客製造地區動盪,把資源趕往美國。促進美國繁榮。

高科技霸權:中國華為一杆子把美國信息通信(5G)、芯片製造、手機制造(蘋果)、(手機)操作系統。全球頂級公司,打得東倒西歪。埃航空難波音737max停飛事件,已經進入司法調查階段。 波音的損失肯定小不了。中國商飛將對波音民用客機造成衝擊。美國高端製造業,服務業都面臨重大挑戰。

輿論霸權 :特朗普上臺後,到處敲詐勒索,村村點火,戶戶冒煙,該不該得罪的都得罪光了。美國的跟班寥寥無幾。無論在國內、國際喴話都沒人聽,在歐洲圍堵華為同樣沒人聽,更談不上輿論霸權。

幾十年來,美國奉行美國第一,順我者昌,逆我者亡。已經搞得天怒人怨,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美國已經把自己擺在世界各國的對立面。 中導協議,埃航停飛事件中國、歐洲、俄羅斯默契的聯合在一起,抵抗美國霸權。美國霸權終結,只是時間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