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日軍的一切被窺視後慘敗就是活該:不吸取教訓,還賠上他的性命

/欄目主理人/ 邵聖懿

本欄目由三味工作室承製出品

本期導讀

今天我們繼續【上一期】的內容,進入《決戰中途島》這個系列的最終章。為什麼日本之前一路高歌猛進,卻在中途島這場決定性戰役一敗塗地,他們到底哪裡做錯了?

當日軍的一切被窺視後慘敗就是活該:不吸取教訓,還賠上他的性命

— 配合本期節目閱讀文章 —

今天我們繼續講《決戰中途島》,進入到這個系列的最終章。我想很多朋友最近也去看了這部電影,確實場面是非常宏大的,但是看完電影、過完癮之後,各位可能會做一些更深層次的思考。

為什麼在“中途島海戰”之前高歌猛進,在太平洋戰場絕對有壓倒性優勢的日本海軍,在這場關鍵的戰役當中輸的一敗塗地,讓整個戰爭的形勢倒向了美國的一方?他們到底是哪裡做錯了?我們今天就抓住幾個大的方面、核心的要素來展開講一講。

當日軍的一切被窺視後慘敗就是活該:不吸取教訓,還賠上他的性命

01 日本主力分兵 戰場一盤散沙

日軍方面犯的第一個大的錯誤叫做“分散優勢兵力”,其實我們都知道你打架的時候得把拳頭攥起來打向對方才有勁,對吧?就像中國人古話講的叫“力分則弱”,那麼實際上在參加“中途島海戰”的整個美日雙方的軍力對比上來說,日軍是佔有壓倒性的優勢的。

我來說這樣的一組數字:

參戰的航空母艦數量,日本是四艘主力航母,兩艘輕型航母,美國方面只有三艘主力航母;

戰列艦的數量對比是11:0,日軍方面有11艘戰列艦參戰,而且其中有像7萬噸級的“大和號”這樣的重型戰艦,而美軍的太平洋艦隊方面,戰列艦全部在此前“偷襲珍珠港”的時候沉的沉、傷的傷,還不具有出戰的能力;

巡洋艦的數量對比是16:8,日軍是太平洋艦隊的兩倍;驅逐艦是46:15,日軍方面是美軍的三倍還要多。

當日軍的一切被窺視後慘敗就是活該:不吸取教訓,還賠上他的性命

所以簡單羅列一下,當時日軍的牌面實力要遠遠的超過美軍,但是山本五十六在制定作戰計劃的時候,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就是我們講的叫“力分則弱”。

他制定了一個極為複雜的作戰計劃,把日軍的強大的力量分散成了6個戰鬥編隊;

其中包括像南雲忠一中將率領的“航空母艦編隊

”,意圖去尋殲美國航母;

山本五十六自己是率領主要由重型戰列艦和巡洋艦組成的叫“主力艦隊”,“主力艦隊”是藏在了南雲忠一指揮的“航空母艦編隊”的身後,準備最終的決戰和二次打擊的;

此外還有一支近藤信竹指揮的部隊叫“中途島登陸部隊”,這個是用來準備搶佔中途島的。

當日軍的一切被窺視後慘敗就是活該:不吸取教訓,還賠上他的性命

更要命的,他還設置了一隻叫“阿留申佯攻部隊”,假裝要攻打北方的阿留申群島——阿留申群島就是白令海峽往南一點,在阿拉斯加附近的群島。“阿留申佯攻部隊”還用掉了聯合艦隊的兩艘輕型航母以及大量的護航力量。山本五十六原本是希望佯攻部隊能夠起到迷惑美國人的作用,但是沒想到美國人完全沒有上當,咱們一會兒再說。

當日軍的一切被窺視後慘敗就是活該:不吸取教訓,還賠上他的性命

日本作戰計劃

所以在整個的過程當中,山本五十六把日軍看似非常龐大的這種海軍作戰力量分成了6個編組,這樣就無法讓日軍的作戰力量形成合力。

而且更要命的是,這6個編組之間彼此的距離拉得太開了,比方說“主力艦隊”和南雲忠一的“航母編隊”之間拉開了500公里的距離,所以當南雲忠一的四艘航母被全殲的時候,“主力艦隊”根本沒有辦法在第一時間形成支援。所以這就是首先在作戰計劃的制定上,山本五十六犯了一個叫做“分散兵力”的致命錯誤。

當日軍的一切被窺視後慘敗就是活該:不吸取教訓,還賠上他的性命

日本四艘航母被擊沉

02 日本戰略制定犯了兵家大忌

其實如果我們往更宏觀一點的層面,站得更高來看這個問題,你會發現這不僅是山本五十六在“中途島海戰”犯的一個錯誤,而是整個太平洋戰場,日軍在戰略制定方面一直在犯的一個錯誤,就是“分兵”,這個實際上是一個兵家大忌。

但是在日軍的整個體系當中,陸軍部、海軍部和聯合艦隊三家又時常各執己見,誰也不服誰,所以這樣的分散力量的事情又時常出現。

當日軍的一切被窺視後慘敗就是活該:不吸取教訓,還賠上他的性命

實際上就回到我們【上一期】講的內容,為什麼在“中途島海戰”這樣的重要戰役之前一個月,要發生一次“珊瑚海海戰”呢?就是因為山本五十六為了讓陸軍部和海軍部支持自己的“中途島作戰計劃”,不得不做出的妥協。作為一個交換條件,聯合艦隊要派出兩艘航空母艦去支援他們在所羅門群島和新幾內亞的登陸作戰。

當日軍的一切被窺視後慘敗就是活該:不吸取教訓,還賠上他的性命

珊瑚海海戰

但是最終結果是什麼?兩艘航空母艦“翔鶴號”傷了,“瑞鶴號”艦載機損失一大半,因此這兩艘航母都沒有參加“中途島海戰”。所以這一點實際上你可以把它看作是一個更宏觀層面的力量分散,這個是海軍部、陸軍部和聯合艦隊三方的互相掣肘。

很簡單一個道理,如果是山門五十六下定決心要在“中途島海戰”尋殲美國航母的話,那麼在“中途島海戰”前一個月,你就不應該再去打珊瑚海這樣的一場戰役,不應該派出兩艘航空母艦去冒險,使得自己參加中途島的整個決戰力量就受到了削弱。所以“力分則弱”,不管是戰鬥層面,還是在整個的戰略層面,這是日軍犯的一個巨大的錯誤。

當日軍的一切被窺視後慘敗就是活該:不吸取教訓,還賠上他的性命

山本五十六

03 日本思維僵化 驕傲自滿

日軍犯的第二個大的錯誤,就是在戰鬥打響之後,他們在臨戰的這種指揮上面顯得非常的僵化教條。

比如說【上一期】我們講到過在“珊瑚海海戰”之後,兩艘參戰的日軍航母,“翔鶴號”是受傷了,返廠維修沒問題,“瑞鶴號”其實本身傷得並不重,但上面艦載機損失了,這時候日本人不同意把“翔鶴號”的艦載機補充到“瑞鶴號”上來,導致“瑞鶴號”也沒法參加“中途島海戰”。

反觀美國方面,“約克城號”受傷,那一方面是加快維修,另外一方面把“約克城號”損失的艦載機由“薩拉託加號”上的艦載機補充過來,使得“約克城號”滿員出戰中途島。所以這個就是在臨場的應變的處理上,雙方完全不同的應對方式。

當日軍的一切被窺視後慘敗就是活該:不吸取教訓,還賠上他的性命

另外還有一個情節,在電影當中也有呈現,就是在進行“中途島海戰”之前的戰棋推演,也就是模擬沙盤作戰的時候,日軍有一個參謀官提出說,這一次沙盤推演最終的結果是南雲忠一中將的三艘航母沉沒。

為什麼?因為美軍沒有按照日軍的設想從珍珠港內出擊,他們設下了埋伏圈。但是當時山本五十六的反應是,我們再做一次推演,要求美軍航母全部從珍珠港出發。這個就是特別可笑的一件事情,作為一個作戰計劃的制定,你怎麼能夠僵化到肯定對方能夠按照你的設想來行動呢?

當日軍的一切被窺視後慘敗就是活該:不吸取教訓,還賠上他的性命

日本計劃VS美軍部署

因此你看,這就體現了一方面是日軍在臨場作戰的時候缺乏變化性、缺乏變通的能力;另一方面就像一些歷史軍事專家提的,在太平洋戰場的頭半年,由於日軍高歌猛進、連戰連捷,所以他們的心理也產生了變化,一是害怕失敗,二是驕傲自滿。

所以一旦戰棋推演的結果不像他們想象的那麼理想化的時候,他們不願意去相信!這個就非常可怕了。這是第二點,就是“僵化教條”,這是日軍臨場表現出來的一個重大的缺陷。

當日軍的一切被窺視後慘敗就是活該:不吸取教訓,還賠上他的性命

中途島海戰

04 保守的南雲忠一和“黑色五分鐘”

第三點,我認為山本五十六聯合艦隊在用人上有自己的不足,主要就是南雲忠一。其實我們在這個系列的第一期講“偷襲珍珠港”的時候就講過,南雲忠一是一個非常保守、極其謹小慎微的人。

山本五十六曾經對他有過一個非常有趣的評價,他說:“南雲就像是一個入室盜竊的小偷,偷了一點東西,馬上轉身就跑,生怕被人抓個現形。”這是一個小故事,實際上就體現出來山本五十六對於南雲忠一是非常瞭解的。

當日軍的一切被窺視後慘敗就是活該:不吸取教訓,還賠上他的性命

南雲忠一

南雲忠一在“偷襲珍珠港”前兩波攻擊波取得成功之後,堅決不起飛第三波飛機去轟炸去冒險。由此就沒有能夠炸掉美軍在珍珠港的這些補給設施、油庫,如果炸掉的話,其實後邊“珊瑚海海戰”、“中途島海戰”都不存在了,因為太平洋艦隊必須全員退到西海岸去,珍珠港已經沒有任何的補給能力了,這當然是之前的一個失誤。

當日軍的一切被窺視後慘敗就是活該:不吸取教訓,還賠上他的性命

日軍偷襲珍珠港

具體到“中途島戰役”本身來說,南雲忠一犯的最大的錯誤,或者說最大的爭議,其實就是在所謂的“黑色五分鐘”。那個時候日軍的偵察機剛剛發現美軍的航母,但是南雲忠一之前下的命令是換上炸彈,去炸中途島上的機場跑道。

但是這個時候消息傳來說發現美軍航母了,南雲忠一整個就開始蒙圈了,他顯得非常的猶豫和保守,在那一刻面臨抉擇的時候,他沒有聽從一些參謀官員的建議,“我們馬上把艦載機飛起來,先去炸美軍航母。”

當日軍的一切被窺視後慘敗就是活該:不吸取教訓,還賠上他的性命

電影片段

雖然這有些冒險,但是你的核心戰略目標就是美軍的航母啊。但是南雲忠一決定還是按部就班,保守一點,先把空中的艦載機收回來,我們再去換彈,再起飛。

這個實際上最終來看,就失去了一個最佳的攻擊的時間窗口,反而導致日軍的四艘航空母艦都遭到了滅頂之災,而他的能夠攻擊美軍航母的艦載機又沒有能夠起飛,連“兌子”——就是大家玉石俱焚,這個目標也沒能實現。

當日軍的一切被窺視後慘敗就是活該:不吸取教訓,還賠上他的性命

05 日軍航母編隊指揮官最佳人選是他?

實際上當時在聯合艦隊當中,有一個人或許比南雲忠一更適合來指揮整個的航母編隊,他就是在電影當中也專門呈現出來的,和“飛龍號”航母同沉的山口多聞少將。山口多聞當時是指揮這個叫“第二航空艦隊”,包括“飛龍號”、“蒼龍號”兩艘航母,但是他必須要聽命於南雲忠一。

當日軍的一切被窺視後慘敗就是活該:不吸取教訓,還賠上他的性命

山口多聞

其實山口多聞在很多方面跟山本五十六有相似之處,他在美國也讀過書,而且當時他是堅決地支持這種“用航母制海”的先進的思想,這個和南雲忠一那種傳統老派的海軍將領理念是完全不同的。

具體到“中途島海戰”,山口多聞少將是看到了“赤城”、“加賀”、“蒼龍”三艘航母被美軍已經攻擊,救不了的情況底下,他命令“飛龍號”上的艦載機迅速起飛,去反擊。最終是重創了“約克城號”,也造成“約克城號”在兩天之後被日軍的潛艇給擊沉了,這應該是在“中途島海戰”期間,日本的航空母艦唯一組織起來有效的對美國航母的反攻。

當日軍的一切被窺視後慘敗就是活該:不吸取教訓,還賠上他的性命

約克城號

山口多聞的作戰風格是比較大膽、敢於冒險,所以也有人說如果當時讓他來帶第一航空艦隊的四艘航母的話,或許“中途島海戰”的結果就完全不同了。當然這樣的假設沒有什麼意義,因為你永遠無法驗證它。但是對於日本海軍來說,的確是損失了一個比較有才能的將領,因為原本按計劃山口多聞很有可能是要接山本五十六的班的。

06 美軍破譯密碼 搶佔先機

好,前三點說完之後要說第四點,日軍最核心的敗筆是什麼?那就是在這部電影當中也花了大量的時間去鋪陳的文戲的那條線索,就是情報戰。上一期講“珊瑚海海戰”的時候,我留了個小尾巴,說日軍錯過了“珊瑚海海戰”留給他們最重要的一個信息,這個信息實際上就是:情報戰當中美軍已經佔了先手。

當日軍的一切被窺視後慘敗就是活該:不吸取教訓,還賠上他的性命

電影劇照

日軍在“珊瑚海海戰”之後,最應該去想的一個問題是,為什麼我的作戰計劃提前被美軍知曉了?為什麼我要打哪兒,美國的航母恰當的就出現在那裡了,這難道真的是巧合嗎?如果日本人多花一點時間去思考這個問題的話,他可能在“中途島戰役”之前變得謹慎一點,不那麼盲目樂觀。

因為日本人始終認為自己在打一手好牌,認為自己設置了一個天衣無縫的“請君入甕”,把美國航母“引蛇出洞”的計劃。但是沒想到美國人對於他們的一舉一動了若指掌,並且已經給他們設置好了一個反埋伏的圈套,而日本人還真就乖乖地鑽進去了。

當日軍的一切被窺視後慘敗就是活該:不吸取教訓,還賠上他的性命

美軍戰前推演

所以,情報戰應該是整個“中途島戰役”的一個最關鍵的勝負手,而且甚至可以講決定了最終整個太平洋戰場的走勢。因為日軍的聯合艦隊最高指揮官山本五十六大將,他的命運也是被情報戰所決定的。

在“中途島海戰”之後的10個月,在1943年的4月份,美軍成功的截獲並破譯了日軍的一次密碼通信,瞭解到山本五十六準確的出行的時間和路線,安排了一次漂亮的伏擊戰。用戰鬥機擊落了山本五十六乘坐的飛機,山本五十六斃命於此,那麼日本人之後就沒什麼在太平洋戰場可以再去抗衡的資本了。

當日軍的一切被窺視後慘敗就是活該:不吸取教訓,還賠上他的性命

山本五十六的飛機殘骸

07 日本工業生產全面落後

好,剛才是分析了幾個日軍輸掉“中途島海戰”的重要原因,第一個是“力分則弱”,第二個是“教條僵化”的指揮,第三個將領使用的錯誤,第四個是情報戰落了下風。其實我們再往前說的話,整個太平洋戰場,從“偷襲珍珠港”把美國人拉進戰場開始,日軍等於給自己挖了一個墳墓,最終也是自己埋葬了自己。

當日軍的一切被窺視後慘敗就是活該:不吸取教訓,還賠上他的性命

因為當美國全力開啟自己的這種工業生產的潛能的時候,日本是完全沒有機會跟他去對抗的。我們就拿航空母艦來說事兒,日軍在中途島損失了四艘航母,於是開始全力加速生產航空母艦,但是直到他們戰敗籤投降書,1945年的8月份,這三年間,日本只是又下水了三艘中型航空母艦,兩艘重型航母,其中一艘還是用“大和級”的戰列艦改的。

當日軍的一切被窺視後慘敗就是活該:不吸取教訓,還賠上他的性命

而美國方面呢?美國方面當時航空母艦真的叫“下餃子”,他們基本上是一兩個月下水一艘航空母艦。那麼到日本真正投降的時候,美國海軍已經擁有了“埃塞克斯級”的航空母艦20多艘,還有10多艘“獨立級”的輕型航母,導致到二戰結束的時候,美軍的航母是嚴重的淤了,30多艘,最後有一些只能轉去做靶船,用原子彈炸著玩,今天就不詳細講了。

所以歸根到底,戰爭到最後比的就是一個綜合國力和綜合的工業生產能力,在這種情況底下日軍是沒有機會的,但這恰恰也驗證了山本五十六最早的判斷,跟美國打持久戰是毫無機會的。對全人類來講,幸運的是他的速勝戰計劃最終沒有成功。

當日軍的一切被窺視後慘敗就是活該:不吸取教訓,還賠上他的性命

好了,時間倉促,我們四期《決戰中途島》相關的內容全部講完,希望各位有什麼想法跟我們隨時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