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早”是在傷害孩子的童年?早期語言發展與孩子未來息息相關

在做父母以及專業從事育兒工作那麼長時間以後,我不僅學會了更謹慎地思考我想要說出的話,也學會了怎樣才能讓我說的話不被曲解。就這方面而言,我無法想出一個比

“建議所有父母都遵循一個專門設計出來幫助學步兒在生活中處處領先的大腦構建技巧”更容易被誤解和引起失敗的目標了。“如何以更具戰略性的方式去對待我們年幼的孩子”可能聽起來冷漠、刺耳、殘酷,也可能會讓你們中的某些人感到不安,畢竟,從普遍意義上說,在我們的文化之中,兒童早期被看作是神聖的,是一段孩子應當被悉心呵護、無憂無慮的時期。對此我完全同意。對於上述顧慮也極為敏感的我,在提供給各位用來最大化孩子潛能的見解與工具之前,我認為應該花一點時間向你們說明本文不會講什麼。

“趁早”是在傷害孩子的童年?早期語言發展與孩子未來息息相關

開心的孩子們

本文不是關於製造寶貝天才的——至少不講如何製造傳統的意義上的“天才”。它也不是講如何讓寶寶在1歲生日前就學會閱讀的,這個已經過於市場化的概念是不足為信的。同時,我的文章也絕對與如何更快、更早,甚至在違反發展適宜性前提下動嬰兒、學步兒、學前兒童去掌握童年早期的許多里程碑技能無關。說到底,沒有人會在大學入學申請或工作申請時問你是在幾歲學會自己上廁所的我也沒讀到過任何研究表明嬰兒期學會如廁對其未來成就有任何積極的預測價值。順便說一句,這一點與我們即將要聚焦的技能完全不是一回事兒,我們要談論的技能,是那些通過培養能夠自然地在早期就開始得到發展,並且為家長提供關鍵的機會窗口來幫助孩子在人生的頭五年建立和鞏固的技能正如你將看到的那樣,比起早早不穿尿布,那些令人渴求的社會與情緒情感技能以及執行能力被證實會對孩子的未來生活產生極為深遠的影響。

“趁早”是在傷害孩子的童年?早期語言發展與孩子未來息息相關

喂孩子吃飯的媽媽

最後,我的文章不主張在整個養育兒女過程中“急行軍”,不會推薦任何“虎媽”“鷹爸”以及“直升機式父母”的教養方式,也並不想在你可能已經產生的育兒內疚感上再補一刀。和我一開始所承諾的那樣,它是具有戰略性和目的性的,幷包含大量長期的支持性研究、腦科學研究以及關於技能建構的建議。我實際上想要強調和保護的正是童年早期被視作神聖的部分。它基於科學研究的證據證實和強調了我們之中的許多人一直堅信的事實:寶寶需要被悉心呵護,而這一過程中,沒有什麼比父母更重要。我希望我的文章能夠幫助你和所有家長意識到,你和孩子所共享的那些有趣、動人和有益的活動對於孩子的未來是極其重要的。當你同時以充滿關愛與責任感的成人和大腦構建者的雙重身份開始養兒育女時,請理解,從一開始,這樣做的目的並不是要侵害或汙染童年,而是利用孩子的潛能和作為父母所擁有的機會來幫助他們發展未來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所需要的技能。

“趁早”是在傷害孩子的童年?早期語言發展與孩子未來息息相關

陪孩子玩遊戲的媽媽

孩子在人生之初的頭幾年裡學習如何閱讀,而在餘下的時間裡則通過閱讀來學習。這一簡單卻直擊要害的句子一語道出為什麼三年級時的閱讀成績能夠預測孩子未來的人生成就。學生在三年級末的閱讀熟練程度與許多事情息息相關:從高中畢業率到未來的經濟發展水平,再到一個國家的全球競爭力,甚至國家安全。知道了這一點,你是不是想知道什麼因素能夠預測孩子三年級時的閱讀成績呢?是孩子在18個月大時的詞彙量。我第一次聽到這個結論是在幾年前參加的波士頓兒童早期教育峰會上,當時我就震驚了。要知道,當一個孩子才18個月大的時候,人們壓根不會指望他能連貫地用2~4個詞連成一個句子,或者是掌握熟悉的人或身體部位的名字——這些關鍵的語言發展里程碑往往要到2歲才會出現。

“趁早”是在傷害孩子的童年?早期語言發展與孩子未來息息相關

陪孩子看書的父母

想想這對我們意味著什麼!如果三年級的閱讀成績能夠預測孩子未來的人生成就,而研究者們又將學步兒的詞彙水平作為三年級時候閱讀成績的預測因素的話,那麼,這就再次說明了在孩子早期階段發展語言的關鍵性,這一階段甚至早於他們獨立邁出第一步的時候,更不必說要遠遠早於孩子進入幼兒園之前了。單單意識到這一點就足以解釋為什麼我們不能等到孩子進入幼兒園或是長到兩歲才開始培養他們的語言能力,我們必須比這更早就給他們的早期語言發展打下堅實基礎,這麼做也是在為他們的未來打下基礎。

“趁早”是在傷害孩子的童年?早期語言發展與孩子未來息息相關

看書的寶寶

不光如此,來自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加利福尼亞大學爾灣分校和哥倫比亞大學的學者們所做的一項採集了9000名美國學步兒數據的研究為上述觀點提供了更多的證據支持。他們發現,擁有更大詞彙量的2歲幼兒不僅學業成就上遠勝其詞彙量更少的同齡人,而且,當他們三年後進入學前班時,他們的行為控制能力也要好得多。顯而易見,越早對孩子進行干預,其詞彙發展水平和其他關鍵的終身技能發展得越好,至少對於社會一情緒情感技能而言確實如此,而這一技能已被證明是人們在21世紀立足與獲得成功的基礎。

“趁早”是在傷害孩子的童年?早期語言發展與孩子未來息息相關

學前班的孩子們

作為一位母親,我能想到的最有力的例子就是丈夫和我自孩子出生第一天起就堅持大聲給他們讀書。我們沒有任何書單或是宏偉的長期朗讀計劃。恰恰相反,和幾乎所有新手父母一樣,我們那時候缺睡眠、缺時間——就在我們成為累並快樂著的三個孩子的父母的那三年半時光裡,我們還都在醫院為完成醫學訓練而長時間工作,這讓我們所經受的為人父母的挑戰也無形中加大了。埋首於日復一日的洗換衣物、應對哭喊、扣好兒童安全座椅和更換尿布的忙碌之中,抽出不被侵犯的時間,坐下來和我們的孩子共讀一本書似乎是一項充滿愉悅、應付得來以及相當有價值的日常活動,也是我們當時追求並能付諸實施的不多的事情之很快,我們就從孩子們尚流著口水時就給他們讀的字很少的卡片書過渡到讀圖畫書,到“共讀”,再到讀分章節的故事書。正因為這樣的堅持,我們的孩子上了幼兒園以後,他們每一個人都能連續聽好幾個小時而不厭倦,甚至還要求老師繼續給他們講更多的故事。

“趁早”是在傷害孩子的童年?早期語言發展與孩子未來息息相關

給孩子讀書的父母

現在,我已經知道了更多的知識,並希望可以將我的認知與經驗分享給各位。我逐漸發現,這麼多年來的共享閱讀時光不僅僅只是一段充滿歡樂的記憶,更令我堅信,它對我們的三個孩子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他們一進入小學,我就立馬意識到他們在早期就顯露出來的對細節和文本的出色專注力,使得他們比同伴學得更多、更快也更為細緻。

“趁早”是在傷害孩子的童年?早期語言發展與孩子未來息息相關

給孩子講故事的媽媽

我能夠將我小兒子對自然、動物尤其是狼的熱愛追溯到我和他一起讀《狼群中的茱莉》( Julie of the Wolves這本關於狼的章節故事書的時候,那時他還不到3歲。我也能將我的大兒子在最近參加的SAT考試中取得了一個極好的分數歸功於他很早就掌握了英語這門語言,並且始終不斷在提升,儘管後來他表現出的對數學和科學的喜好要遠超英語。現在回想起來,那些在我們的孩子能夠認字或學會繫鞋帶前我們就帶著他們一起翻閱過的書本、花在閱讀上的時間以及共享的睡前故事,已經被反覆證實不僅僅只是在和孩子共建一段珍貴的回憶,同時也是在建立最關鍵的聯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