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吃藥也會引起拉肚子


李大爺最近發燒咳嗽,醫院門診醫生給開了幾天的阿奇黴素片,吃了幾天後,咳嗽發燒好了,但是開始拉肚子,導致整個人都很虛弱。


李大爺很擔心自己的身體,到醫院看病、化驗後,醫生告訴他是服用抗生素引起的藥源性腹瀉。

吃藥也會腹瀉?李大爺儘管是第一次聽說,但回想一下,這種情況以前也有過。

李大爺便詢問藥師:“藥師小同志,吃藥為啥能引起腹瀉呢?

警惕!吃藥也會引起拉肚子

藥物為什麼會引起腹瀉呢?


我們知道,藥物既有治療作用,同時還有副作用,據研究表明,腹瀉這個不良反應占大多數不良反應的7%,也就是說,腹瀉是一個很容易發生的狀況。

腹瀉主要由細菌感染、病毒感染、食物中毒、腹部著涼、腸道炎症等原因引起,但是有一種情況容易被忽視,那就是使用藥物引起的腹瀉。在藥學中,這種腹瀉稱為藥源性腹瀉。有的藥物在治療疾病的同時,能夠引起胃腸道粘膜損傷或胃腸道功能紊亂,從而導致腹瀉。

警惕!吃藥也會引起拉肚子


李大爺聽後,好像明白了一點,又詢問藥師:“那藥師小同志啊,我這年紀大了,吃藥吃的也多啊,還有啥藥能拉肚子,給我講講唄,我以後注意點。”

能引起腹瀉的藥物都有什麼呢?

1、抗菌藥:紅黴素、阿奇黴素、頭孢等


抗菌藥引起的腹瀉真是太常見了,主要因為抗菌藥分不清腸道中細菌的好壞,在殺掉壞的細菌的同時也會殺掉好的細菌,這樣就使本來平衡的腸道菌群出現紊亂,引起了腹瀉。

2、抗酸藥:奧美拉唑、雷尼替丁(**拉唑,**替丁)、米索前列醇、含鎂抗酸藥等


胃酸可防止病原菌在腸道內滋生繁殖,但是當抑酸、抗酸藥物的使用使胃腸道PH>5時,腸道內菌群(如難辨梭菌等)滋生從而造成腹瀉。所以,別看這些藥可以保護胃,但吃了這些藥胃酸的PH值高了,更容易滋生細菌,所以可能會出現拉肚子的狀況。


3、降糖藥:二甲雙胍


比較容易引起腹瀉的降糖藥主要是二甲雙胍,是因為在二甲雙胍濃度高的時候會黏附在消化道黏膜上,引起刺激從而導致腹瀉。

4、非甾體抗炎藥:阿司匹林、布洛芬、雙氯芬酸鈉等


這類藥物使腸黏膜血流量減少和腸滲透性增加,導致細菌和病毒的產生從而誘發腹瀉。另外,長期大劑量使用非甾體抗炎類藥物會導致小腸黏膜損傷從而引起腹瀉。

5、抗結核藥:利福平


抗結核藥中利福平最易引起腹瀉,胃腸道功能低下的患者服用後腹瀉發生率較高。

6、抗腫瘤藥:表柔比星、紫杉醇、依託泊苷、替尼泊苷、氟胞嘧啶等


多種腫瘤化療藥物的細胞毒性可以損傷腸道黏膜而發生腹瀉。

7、瀉藥:酚酞、番瀉葉、乳果糖等


瀉藥是一種可以促進糞便排洩的藥物,如果認為瀉藥不會引起腹瀉就錯了。尤其老年人常使用瀉藥來治療便秘,此類藥物尤其是刺激性瀉藥會對腸道產生強烈刺激,造成腸道生態內環境被破壞,使腸道有益菌群數量減少,並改變腸道內PH值從而引發腹瀉。

讓藥師小編來告訴你——如何應對藥源性腹瀉?

1、一般用藥後24小時內易產生腹瀉,腹瀉症狀會隨著用藥時間的延長逐漸減輕或消失,建議選用緩釋劑型或腸溶劑型,可以有效減少對胃黏膜的刺激。

2、餐後服用並採取直立位給藥,可以避免藥物對胃腸道產生刺激,還可以促進胃腸蠕動,增加藥物吸收率從而減少腹瀉的發生。

3、可以調整為小劑量頓服,如果減少使用劑量後腹瀉症狀仍然不見好轉,應停藥更換其他藥物進行治療。

4、對於每日腹瀉超過5次的患者,應立即停止使用藥物並積極進行對症治療。輕度腹瀉的患者一般在停藥後症狀會慢慢好轉。

5、可以根據具體病情及用藥情況,在諮詢醫生意見的前提下,適當口服雙歧桿菌、地衣芽胞桿菌等誘導調節腸道微生態平衡的製劑,恢復腸道正常菌群。現研究發現微生態製劑在預防抗菌藥引起的腹瀉中有良好效果,但仍需更多臨床試驗來證明其在預防和治療腹瀉中的作用。所以如果您想通過這種方式緩解腹瀉,一定要諮詢醫生!

6、治療便秘不宜長期大量使用強烈刺激性瀉藥,用藥前後注意多飲水,以促進藥物在體內的吸收、代謝與排洩,從而降低腹瀉的發生概率。

最後,藥師小編提示您:除了以上列舉,還有很多藥也會引起腹瀉,如果您在出現腹瀉的時候確實在服藥期間,不要忽視藥源性腹瀉的可能,一定要提高警惕,去醫院檢查,以免延誤病情。


審稿專家:遼寧省金秋醫院 副主任藥師 陳立新

【藥盾公益】以中國非處方藥物協會、中國藥學會,中華醫學會等共同發起和成立的公益性組織——PSM藥品安全合作聯盟(公眾號:PSMChina),廣匯資源,凝聚力量,促進公眾用藥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