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的“易安體”是怎樣煉成的

她學富五車,詞動京華,到頭來卻落得個報國無門,情無所託,學無所專……

出身詩書世家的李清照,18歲時嫁給才華橫溢的大才子趙明誠,成就了當時一段佳話。

那應該是李清照一生中最快樂的一段日子,跟自己心愛的人把酒言歡,賦詩唱詞,人生多麼愜意。因為前期生活安定優裕,李清照的詩詞多寫閨閣之怨或是對出行丈夫的思念。

李清照的“易安體”是怎樣煉成的

但是好景不長,當金兵攻陷青州,李清照與丈夫南渡江寧,行至鎮江時,遇陷鎮江府,鎮江守臣錢伯言棄城逃去。南渡後,詞人的生活困頓。1129年農曆八月十八趙明誠卒於建康,李清照為文祭之:“白日正中,嘆龐翁之機捷;堅城自墮,憐杞婦之悲深。”

之後,李清照從建康出逃,一直漂泊到海上,又過海到溫州,眼巴巴地追尋著國君遠去的方向,自己僱船、求人、投親靠友,帶著她和趙明誠一生蒐集的書籍文物,苦苦地堅持著。趙明誠生前有託,這些文物是捨命也不能丟的,而且《金石錄》也還沒有出版,這是她一生的精神寄託。她在當年11月流浪到衢州,第二年3月又到越州。這期間,她寄存在洪州的兩萬卷書、兩千卷金石拓片又被南侵的金兵焚掠一空。一夕之間她信念被摧毀,幾乎失去了活下去的理由。

中年守寡,一個人的孤單寂寞中她也總有一絲希望,盼望著自己能夠有機會迎來第二春,找個人託付終身,就是寂寞時彼此做個伴也是好的。就在這個時候她認識了張汝舟,那時候的張汝舟大獻殷勤,李清照決定再嫁。

李清照的“易安體”是怎樣煉成的

結婚之後張對李清照照顧得也還不錯,但很快就露出原形,原來他是想佔有李清照身邊的文物。兩人先是在文物支配權上鬧矛盾,漸漸發現志向情趣大異,真正是同床異夢。無奈之中,李清照告發張汝舟的欺君之罪。原來,張汝舟在將李清照娶到手後十分得意,就將自己科舉考試作弊過關的事拿來誇耀。李清照知道,只有將張汝舟告倒治罪,自己才能脫離苦海。但依宋朝法律,女人告丈夫,無論對錯輸贏,都要坐牢兩年。所以這場官司的結果是張汝舟被髮配到柳州,李清照也隨之入獄。可能是李清照的名聲太大,當時又有許多人關注此事,再加上朝中友人幫忙,李只坐了9天牢便被釋放了。

感情生活中的各種不順,加上丟了生活下去的信念,李清照備受打擊,如同一葉孤舟在風浪中飄搖。此時,已漸入暮年的李清照沒有孩子,守著一孤清的小院落。

國事已難問,家事怕再提,只有秋風掃著黃葉在門前盤旋,偶爾有一兩個舊友來訪。她有一孫姓朋友,其小女10歲,極為聰穎。一日孩子來玩時,李清照對她說,你該學點東西,我老了,願將平生所學相授。不想這孩子脫口說道:“才藻非女子事也。”李清照不由得倒抽一口涼氣。童言無忌,原來在這個社會上有才有情的女子是真正多餘啊。而她卻一直還奢想什麼關心國事、著書立說、傳道授業。她收集的文物汗牛充棟,她學富五車,詞動京華,到頭來卻落得個報國無門,情無所託,學無所專,別人看她如同怪異。

李清照的“易安體”是怎樣煉成的

傷心絕望中,李清照更加寄情於文字,著有《易安居士文集》七卷、《易安詞》八卷,但已經遺失。現有《漱玉詞》輯本,現存五十首左右。如《蝶戀花》寫別懷:“……惜別傷離方寸亂,忘了臨行,酒盞深和淺。好把音書憑過雁,東萊不似蓬萊遠。”既寫別懷之亂,又言音書易通,以爽俊之筆,開解沉抑之情,形成了獨特的“易安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