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歌壇的香港第一批天王歌后!你認識幾位呢?

我們首先應該簡單聊一下粵語歌的發展史,從上世紀60年代香港興起的第一次樂隊潮,到70年代中葉正式確立樂壇秩序,中間的這段時間,我們稱之為香港樂壇的萌芽階段。在此期間,香港的歌曲幾乎都是香港流行樂壇幾乎是英文歌曲和國語歌,同時還受到廣東粵曲和臺灣抒情小調的影響,幾股音樂勢力的交匯下,構成了香港樂壇黎明前夜的畫面。

粵語歌壇的香港第一批天王歌后!你認識幾位呢?

蓮花樂隊

在60年代香港興起了樂隊潮,其中比較著名的有譚詠麟和他的失敗者樂隊,泰迪羅賓和他的花花公子,許冠傑和他的蓮花樂隊。(在這裡估計很多網友會說溫拿樂隊,溫拿樂隊成立於1973年,失敗者樂隊便是溫拿樂隊的前身。)

粵語歌壇的香港第一批天王歌后!你認識幾位呢?

失敗者樂隊

許冠傑

既然說到粵語歌的興起,那我想大家應該首先會想到一個人,沒錯,他就是粵語歌鼻祖——許冠傑。時間回到70年代中葉,他演唱了他作曲的第一首粵語歌曲《鐵塔凌雲》,1974年發行的粵語專輯《鬼馬雙星》揭開了香港粵語流行樂壇的序幕。許冠傑用香港口語入歌,亦俚亦雅的創作風格嫁接古典與流行,是第一代香港歌神。許冠傑和著名作曲家顧嘉輝聯手建立起了粵語歌壇秩序,粵語流行曲逐步走向正軌,七八十年代交替間,粵語歌壇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大繁榮局面。

粵語歌壇的香港第一批天王歌后!你認識幾位呢?

羅文

1973年,因演唱電視劇《獅子山下》的同名主題曲而走紅,羅文是20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香港流行樂壇的代表人物之一,當初的很多電視主題曲都是由羅文演唱的比如《家變》、《小李飛刀》,80年代的《鐵血丹心》、《世間始終你好》、《一生有意義》等等。他是香港樂壇首位發行概念專輯的歌手,因此他也被稱為香港首位將流行歌曲高度專業化的歌手,羅文不僅自己的歌唱事業風生水起,他也積極扶植後輩,桃李滿門,他的徒弟包括鄭伊健、容祖兒、關淑怡、周海媚、趙學而、譚小環、黎姿、何嘉莉、葉佩雯等等。

粵語歌壇的香港第一批天王歌后!你認識幾位呢?

徐小鳳

1966年參加“香港之鶯”歌唱比賽,以一曲《戀之火》獲得冠軍。1969年發行首張專輯《牆》,並由此進入歌壇,開啟了她的天后之路。1971年,發行專輯《黛綠年華》,1972年推出專輯《徐小鳳第四集愛你變成害你》,1973年專輯《快樂世界》,《柔道龍虎榜》。直到1978年發行專輯《風雨同路》,其中的國語歌曲《賣湯圓》推出後在中國內地也受到廣泛關注。《風雨同路》是徐小鳳歌唱事業的一個轉折點,專輯發行後不僅在香港的銷量超過20萬張,還獲得了白金唱片獎。早在1984年,香港十大勁歌金曲舉辦頒獎典禮時,其他歌手還在爭奪十大勁歌獎,她就已經問鼎代表最高成就的“勁歌金曲榮譽大獎”了,梅豔芳早年也是憑藉模仿她出位,所以說徐小鳳稱之為第一代粵語歌壇天后並不為過。

粵語歌壇的香港第一批天王歌后!你認識幾位呢?

關正傑

關正傑是粵語流行曲發展史上,一位主要的早期實力派歌手,亦為粵語流行音樂的發展做出過一定的貢獻,在他中學時跟同學合組樂隊The Swinging Minstrels,以唱英語民歌為主,並在大約1976年開始唱粵語流行曲,他最為人熟悉的歌之中,有不少也是電視劇及電影主題曲。《天蠶變》、《大地恩情》、《萬水千山縱橫》等。關正傑淡泊名利,香港電臺曾考慮頒發金針獎予他,但他本人以“不想為領獎而減肥”為由拒絕返港領獎,在80年代後期淡出歌壇!

粵語歌壇的香港第一批天王歌后!你認識幾位呢?

林子祥

林子祥在學生時期就開始組織樂隊。1976年推出首張英文專輯《Lam》。林子祥是香港樂壇高音方面很厲害的男歌手之一,他天生有一副極具衝擊力和爆破力的嗓音,換句話說就是歌喉特別“嗆”,幾乎無法模仿。他的代表作《真的漢子》、《男兒當自強》、《十二寸十二分》等,如果問林子祥在香港樂壇是什麼地位的話,張學友就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有林子祥在的地方,請不要叫我歌神。”劉德華將他奉為恩師,稱:“是他一手把我帶進了樂壇。”

粵語歌壇的香港第一批天王歌后!你認識幾位呢?

甄妮

甄妮在1971年憑藉第一張個人專輯《心湖》正式出道,開始其演唱生涯。1978年,在香港推出個人首個粵語專輯《奮鬥》,打開香港唱片市場。甄妮嗓音出眾,屢獲“金嗓”美譽,音域廣闊,氣量雄厚。當年與徐小鳳紅透港澳東南亞,縱橫歌壇。而她連續四屆最受歡迎女歌手榮譽紀錄,只有梅豔芳可破。

粵語歌壇的香港第一批天王歌后!你認識幾位呢?

在譚張稱霸歌壇之前,這幾位早就已經是天王歌后級別的人物了,也許正因為他們早期的優秀基礎,才有了後來的香港樂壇黃金時期。不論是早期的他們,還是80年代的雙王一後,亦或者是90年代的四大天王,都是一代又一代人的記憶!

粵語歌壇的香港第一批天王歌后!你認識幾位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