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最佳已鎖定,首播豆瓣9.9的高分神作

這兩天網上關於南極的話題熱絡不斷,融化的冰山、生存岌岌可危的野生動物……每一個話題都關係著人類的未來。

歷時4年製作,訪問41個國家,92次拍攝,也是有史以來有關生物多樣性的規模最大的作品,隨便一截,都美成壁紙——《七個世界,一個星球》

年度最佳已鎖定,首播豆瓣9.9的高分神作

隨著全球氣候變化,在南極洲的某個小島上,暴風雨更加頻繁,風力也更加強勁。

呆頭可愛的信天翁雛鳥,獨自縮在鳥巢裡,等著離家覓食的父母歸來。

年度最佳已鎖定,首播豆瓣9.9的高分神作

暴風雨來臨,雛鳥只能拼盡全力與暴風抵抗,因為掉出鳥巢等待它們的就是死亡。

年度最佳已鎖定,首播豆瓣9.9的高分神作

信天翁無法通過視覺、聽覺或嗅覺來識別雛鳥,只能通過鳥巢確認自己的孩子。一旦幼鳥離開巢穴,就算在旁邊拼命呼救,它的父母也“無動於衷”。所以雛鳥只能忍著低溫向鳥巢拼命爬,但是大多數雛鳥都死在了路上……

年度最佳已鎖定,首播豆瓣9.9的高分神作

年度最佳已鎖定,首播豆瓣9.9的高分神作

歸家的父母,在孩子屍體旁,久久不肯離去……

年度最佳已鎖定,首播豆瓣9.9的高分神作

由於南極洲的冰凍融化速度加快,巴布亞企鵝的出海越來越困難。成年的王企鵝出門捕食,父母離家前會對孩子“千叮囑萬囑咐”,告訴孩子不要亂跑,不然找不著,畢竟那麼企鵝,長得也都一樣。可是這些“灰不溜秋”的小胖子幼崽還在調皮搗蛋的年紀。追趕玩耍自己身上掉下的毛,組團鬧騰鄰居象海豹……


年度最佳已鎖定,首播豆瓣9.9的高分神作

總而言之就不是讓父母省心的主。

等到褪去絨毛後,標誌著這些幼崽長大了,等待它們的是未知的大海。

年度最佳已鎖定,首播豆瓣9.9的高分神作

出海也絕非易事,氣溫變暖冰層開始融化,出海捕食的道路也變得崎嶇。走也不是,遊也不是,只能手腳並用艱難的撲通過去。

年度最佳已鎖定,首播豆瓣9.9的高分神作

豹形海豹是這些企鵝的天敵,在這些企鵝過雜冰的時候,豹形海豹則趁機出動。很多王企鵝成了囊中之物,對於第一次出海的年輕企鵝,這只是它們的第一課。

這幾十年來,有3.5萬頭南露脊鯨被獵殺。由於人類的大規模捕殺,鯨魚面臨著滅絕的未來。商業價值大、個頭又大又美味、性格和善、對人類充滿了好奇主動會去接近…都是人類“喜歡”它的原因。

儘管被人類獵殺,南露脊鯨依然保持著對人類的和善、主動親近。

年度最佳已鎖定,首播豆瓣9.9的高分神作

說到吃,小影曾經看過一篇關於野生味的報道。

在中國附近的金三角地區,野生動物交易十分火熱,甚至可以說中國食客供養了金三角的野生動物市場。為了招攬中國遊客,一些飯店門口的柱子上會綁一頭活老虎,菜單第一道菜就叫做小炒老虎肉。

經常光顧的中國食客這麼說:“這些動物在中國需要保護,在緬甸不需要,這輩子不吃,下輩子就沒得吃咯。”

天上飛的、地下爬的,在我們眼中都能成為絕佳的美食。甚至有些人不惜犯法,都要吃到“難得的美味”。

有人說近20年內,金三角出貨量最大的野生動物一直是穿山甲,中國一年保守消費30萬隻以上。國人龐大的消費能力,將原本數量眾多的穿山甲吃成瀕危物種——在邊境的人都知道抓穿山甲能致富。

年度最佳已鎖定,首播豆瓣9.9的高分神作

年度最佳已鎖定,首播豆瓣9.9的高分神作

年度最佳已鎖定,首播豆瓣9.9的高分神作

穿山甲、娃娃魚、貓豹、斑鳩、熊掌等珍稀野生動物及其製品...這些走私來的野生動物將販賣到全國各地。因為私慾,野生動物正在走向死亡...

年度最佳已鎖定,首播豆瓣9.9的高分神作

在紀錄片中,人類對生態的破壞被拍得很剋制。事實卻遠比紀錄裡更嚴重。

年度最佳已鎖定,首播豆瓣9.9的高分神作

研究報告顯示南極冰川融化速度是20世紀80年代的6倍,更高於其他地區。

年度最佳已鎖定,首播豆瓣9.9的高分神作

因為氣候變暖造成了融冰,海平面上升,北極熊賴以生存的家園也遭到了破壞。一隻瘦巴巴的北極熊蹣跚地走來,翻找著食物又無力倒地,幾個小時後它因為飢餓而死亡。

年度最佳已鎖定,首播豆瓣9.9的高分神作

越來越多的北極熊為了生存,冒險來到人類的生活區域覓食。

年度最佳已鎖定,首播豆瓣9.9的高分神作

人類也非常擅長採取‘眼不見為淨’的方法,在馬裡亞納海溝十公里深處被發現存在大量的被禁工業化學品,它們正在汙染海洋生命,在比10公里稍淺一點的地方,甚至還存在啤酒罐和塑料袋等垃圾。

年度最佳已鎖定,首播豆瓣9.9的高分神作

圖上這隻鳥,被塑料袋緊緊地包住怎樣都掙脫不了,可能一生再也無法飛翔了,直到死去的那天。

年度最佳已鎖定,首播豆瓣9.9的高分神作

海龜的身體被塑料繩緊緊的勒住。

年度最佳已鎖定,首播豆瓣9.9的高分神作

一隻死去的信天翁,肚子裡有很多塑料垃圾。

年度最佳已鎖定,首播豆瓣9.9的高分神作

倘若我們依舊選擇無動於衷,不僅會有越來越多的海洋生物因為塑料而死亡,人類也會被感染。焚燒產生的塑料微粒遊離在空中,很多塑料袋掩埋在土裡,農作物卻也是從土裡長出來。伴隨著食物、飲用水、海鹽...進入到了人類體內。

在2018年10月舉行的歐洲腸胃病會議上,研究人員公佈了一項驚人的數據,他們首次在人類的排洩物中檢測到了9種微塑料。

量變產生質變,而現在,量變已經開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