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鮮零售又一獨角獸崛起:它在全國猛開4000家店,一年進賬上百億

生鮮零售又一獨角獸崛起:它在全國猛開4000家店,一年進賬上百億

近年來,隨著大眾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消費呈現持續增長趨勢。有數據表明,2018年我國人均消費支出同比增長8.4%至1.99萬元,各行業迎來高速發展。在水果行業,消費需求持續擴大,去年國內消費總量約2.53萬噸。在這個規模龐大的市場上,存在許多上下游企業,而百果園是其中一家打通全產業鏈的公司。

百果園始於2001年,總部位於深圳,是一家集果品生產、貿易、零售於一體的企業,同時也是水果專營連鎖業態的開創者。率先推出不好吃三無退貨的服務承諾,拉昇行業服務新標準。截止目前,公司擁有遍佈全國各地的4000餘家門店,且已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成為水果新零售行業的標杆。

時間回到九十年代,創始人餘惠勇畢業於江西農業大學農業蔬菜種植與培育專業,隨後被分配到農科院搞起了研究。他憑藉研製的一批生長週期非常短的食用菌,迅速賺到了人生中第一桶金。

生鮮零售又一獨角獸崛起:它在全國猛開4000家店,一年進賬上百億

那個年代,正值國內大力開放,掀起了一波下海浪潮。想要闖蕩一番的餘惠勇自然不會守著鐵飯碗,很快就南下來到創業氣息濃厚的深圳。不過,他並沒有取得想象中的成功,沒多久便賠光了本錢,無奈回到老家上班。

有趣的是,僅僅一年後他又辭職出來,兜裡揣著幾百元再次來到深圳打拼。這一次,他找了份水果銷售員的工作,憑藉自身能力很快被提拔為銷售經理。進入新世紀後,他帶領團隊實現了上億元的銷售額,並獲得了不菲的獎勵。這時候,還惦記著創業的他辭職出來正式成立了百果園,並在深圳開出了第一家門店。

剛開始,公司採取的是加盟策略,以此迅速擴大經營規模、跑馬圈地,其門店很快就擴張至近百家。然而,在這看似風光的背後卻有著不少隱患。由於管理過於鬆散,導致各門店產品質量很難保證,極大地損害了自身品牌。08年,更是有媒體報道,公司一家門店把國產香蕉當作菲律賓香蕉在出售。這件事對餘惠勇的觸動很大,讓他下定決心轉型為直營模式。

生鮮零售又一獨角獸崛起:它在全國猛開4000家店,一年進賬上百億

雖然轉型過程付出了非常大的代價,但短暫的陣痛與品牌的長久經營相比,後者無疑更為重要。此後,他對所有門店進行統一管理、統一配送,且加強品控。通過這一系列措施,到2015年的時候公司門店已經突破到1000家,地位在業內幾乎不可動搖。

與此同時,百果園也積極佈局線上渠道,整合一米鮮,一舉打通線上線下渠道,成為生鮮新零售又一巨頭。如今,百果園在全球佈局了230多個水果特約供貨基地、20多個倉儲配送中心,年營收超過百億大關。不僅如此,百果園旗下的百果心享平臺還上線了雞蛋、大米等品類,佈局大生鮮領域。

根據今年7月發佈的《2019上半年中國“泛電商”獨角獸數據報告》顯示,百果園的估值已達到14.6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約100億),成為生鮮零售崛起的又一獨角獸。餘惠勇曾多次表示:“我這一生,最大的夢想就是在大都市裡營造出都市人的大果園,讓天下人享受水果好生活。”也正是懷著這樣的信念,百果園才取得了今天的成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