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碧華:雷鋒的故鄉咋樣了?

周碧華:雷鋒的故鄉咋樣了?

享譽世界的解放軍戰士雷鋒,他的故鄉在哪裡?現在很多人只知他的故鄉在湖南,再具體點是長沙,能說出“望城”的人已不多了。

全國人民學習雷鋒那陣子,雷鋒讓他的故鄉望城縣提升了很高的名望,那真是個望城。

現在“望城縣”不存在了,她已成為長沙市的一個區。

別看是個區,她的硬實力可不得了。望城區全境納入長株潭“兩型社會“配套改革試驗核心區和洞庭湖生態經濟區,是全國投資潛力百強區、全國科技創新百強區、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區、全國綠色發展百強區、全國工業百強區。

而筆者認為望城的軟實力更是不可小覷。

紅色資源是座富礦

當代中國樹的典型人物還沒有誰的影響力超越雷鋒。 雷鋒紀念館目前佔地面積99900平方米,是國家、省、市三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全國頗具影響的精神文明建設陣地。遙想1981年五四青年節,咱班同學包車去雷鋒紀念館,嶽麓山以西全是鄉村,那時的“雷鋒公社”一座小山下,一棟簡易的紀念館孤零零的,冷冷清清。如今,當年的 “雷鋒公社”已成為長沙城的一部分了,舊址邊上聳立著別墅群,氣勢恢宏的雷鋒紀念館,每天迎接著全國各地的參訪者,參觀時間還得預約。眼下正建設和諧社會、文明型中國,還要謀求世界大同,雷鋒精神不可或缺。

周碧華:雷鋒的故鄉咋樣了?

每天來到雷鋒紀念館參觀的人絡繹不絕

望城除了雷鋒紀念館,還有郭亮紀念園,郭亮是湖南工人運動的開創者和著名領袖,郭亮墓、郭亮故居更是受保護的文物,倘若全國總工會將郭亮紀念園闢為全國職工教育基地,那又是望城的一個全國亮點。

我前不久考察望城時,偶然獲悉那連綿的並不太高的山林中,竟然還隱藏著許多紅色秘密!

湖南是和平解放的,湖南土地上因此免遭了一次戰爭摧毀,當年程潛和平起義是怎麼做到的?全靠一部秘密電臺!這秘密電臺就設在橋驛鎮洪家村的一座老宅中。當年,程潛和地下黨就是通過這部電臺直通毛澤東。我走近這座古宅時,猶聽見發報機的“滴滴”聲,感覺到周圍樹林裡有許多暗哨的身影。因此,湖南和平起義秘密電臺所在地很適合向公眾開放,讓人瞭解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那天我們紛紛戴上耳機做發報狀,畢竟是和平年代,我們怎麼也體會不到革命者將頭顱繫於腰間的緊張氣氛了。

周碧華:雷鋒的故鄉咋樣了?

遊客爭相體驗地下工作者緊張發報的情景

而橋驛鎮群力村一週姓老宅,竟然是大革命時期湖南省委所在地!該村就有三位湖南省委委員,全部為理想而獻身了。現任村支部書記是個80後,他以一村之力正在努力挖掘紅色資源,口若懸河地向我們講解革命英烈的故事和他打造紅色基地的設想。我對他說,小夥子,如果省裡將此闢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教育基地,你就不用講得口乾舌燥了。

古鎮資源得天獨厚

望城區的靖港古鎮已被國家旅遊局評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昔日的“小漢口”經過恢復建設,重現當年繁華景象。亮點是“毛澤東手跡館”和“曾國藩行營”。著名主持人汪涵遊歷於此後寫道:靖港給我的美感在於它生活的節奏,它固執地在緊鄰都市的地方保持了自己的時間感:那裡的水鳥,總在黃昏的時候沿著固定的線路歸巢。那裡的木匠午睡醒來總在同一個時間,然後擺開自己的工具,打開他的窗戶。那裡的豆腐作坊,不用任何鐘錶,也知道在什麼時候開磨最好。然後,開磨的豆香蔓延到整個石板長街。

周碧華:雷鋒的故鄉咋樣了?

銅官窯古鎮

與靖港古鎮一江之隔的銅官窯古鎮更是值得大書特書,該古鎮自唐代起就稱“陶都”,歷來以陶瓷製造聞名於世,早在1300多年前的隋末唐初,銅官鎮便出現了大型的窯場,即現在仍保存完整的“長沙銅官窯”。這裡是世界陶瓷釉下多彩發源地,被譽為陶瓷史上的里程碑,曾開闢“海上陶瓷之路”,產品暢銷29個國家和地區。

我眼前的銅官窯古鎮總建築面積達110萬平方米,擁有8大博物館、5大演藝中心、3個星級酒店、20家民宿客棧、18處人文景點和4大親子游樂項目等,集“文、商、養、學、閒、情、奇”等旅遊新要素於一身,被列為全國旅遊優選項目、“一帶一路”建設樣板工程。特別是博物館群,最適合研學,我那天就遇到了許多阿拉伯人在此參觀,也許,當年他們祖先訂製的陶器,也只能在此一睹真容了。

具備建設中國書法名城的條件

出生於望城區的歐陽詢是唐朝書法大家,楷書四大家之一,其字尊為“歐體”,並且獨創“歐陽詢八訣”書法理論,在中國書法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

周碧華:雷鋒的故鄉咋樣了?

大書法家歐陽洵

當下,中國政府已將書法納入中小學教育課程,許多城市在爭創書法城,望城區既然擁有歐陽詢這樣的書法大家,是完全可以爭創書法城的,連同靖港古鎮的“毛澤東手跡館”(該館不僅僅擁有毛澤東手跡,還擁有眾多名人手跡)裡的名人手跡,是完全具備這一條件的,屆時,望城區又擦亮了一張文化名片。

葬在遙遠的遼寧撫順的雷鋒,當年離開故鄉時,故鄉仍是一窮二白的景象,倘若他九泉有知,看到故鄉如此欣欣向榮,一定又會寫下許多日記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