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關市農村科普帶頭人肖志平

肖志平,1996年至1999年,在韶關大學讀政治歷史教育系;1999年至2002年在廣東順德市大良中學教書,走向人民教師的崗位,2003年至2006年,在外務工,2007年返鄉創業。

韶關市農村科普帶頭人肖志平

2003年,經歷了教師,導遊、報關員、賣鞋、洗碗工等諸多職業,2007年毅然放棄了城市的生活和工作,回到了家鄉,從一名城市務工人員做回農民,家裡人一開始就拒絕接受這個事實,父親認為自己耕了一輩子田,覺的實在沒有出路了,才含辛茹苦供兒子讀大學,沒想到他居然跑回來耕田。親戚、同學、朋友說了很多打擊的話,說他很無能,讀了大學出來還要跟牛屁股,枉費花錢讀書。對這些嘰笑和埋怨,他聽之任之。

肖志平大學畢業之後,2007年肖志平回到北鄉鎮茅坪村,嘗試種植馬蹄、香芋。但由於缺乏種植經驗、沒有技術和資金,作物產量不高,品質差,馬蹄個頭小,渣多。第一輪扶貧時,進駐北鄉鎮的扶貧隊引進"桂蹄一號"馬蹄組培苗和檳榔芋優良種苗,派技術人員分析土壤肥力,用花生渣的發酵油作為生物化肥進行人工滴灌,精準施肥。為防止土壤酸性板結,技術人員還教肖志平實施水稻、香芋和馬蹄輪種。當年肖志平田裡的馬蹄畝產量就從3000斤躍升到5000斤。

韶關市農村科普帶頭人肖志平

實實在在的效益村民是看得到的,自然就效仿起來。"在肖志平的組織下,北鄉桂源馬蹄流通專業合作社在2012年正式運轉,最開始登記社員68戶,後來種植面積擴展到3500畝。肖志平和社員們摸索出最佳的種植方式,採取早造水稻、晚造馬蹄,來年輪種香芋的形式,最大程度保持地力,維持高質高產。

韶關市農村科普帶頭人肖志平

在肖志平推廣種植馬蹄的帶領下,北鄉鎮掀起種馬蹄的熱潮。如今,以北鄉鎮為主要產區,北鄉馬蹄的種植面積已發展到1400公頃,年總產量3.8萬噸,年總產值超8000萬元。僅北鄉鎮就擁有1萬畝馬蹄和4000畝香芋種植基地。

北鄉桂源馬蹄流通專業合作社慢慢發展壯大,到2014年社員已有263戶,其中包括168戶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鄰村看到脫貧致富的契機,也跟著成立合作社。2014年11月,由北鄉鎮茅坪、東紅、黃坌、新村、上叢、前村等村的六個合作社共同組建的樂昌市北鄉農產品流通聯合社掛牌成立。扶貧隊為聯合社籌措資金,建設了辦公場所、貯存庫、冷藏庫、產品展示廳。合作社按照"統一技術、統一品牌、統一標準、統一銷售、統一經營"(五個統一)的經營模式進行運作,走"合作社+基地+農戶"路線。

韶關市農村科普帶頭人肖志平

"要想把鈔票塞到農民口袋裡,得先把活的思想塞進農民的腦袋裡。"肖志平在接受南方農村報記者採訪時一直重複著這句話。他定期在聯合社裡為周邊的農戶開課,不僅僅帶給他們新的種植技術,也注重在觀念上提升社員和貧困戶,"農產品就是低價量大取勝的舊觀念應該被拋棄了!"

黃坌村曾經的貧困戶李立新在肖志平指導下,試種了一畝"桂蹄一號"馬蹄。由於新品種打理起來比較費事,李立新一開始很不樂意。但是在肖志平的指導下,他的一畝馬蹄畝產比原來提高了30%,出產的馬蹄個頭大、賣相好。嚐到甜頭後,李立新變被動為主動,積極參與聯合社的活動,後來自己也成了技術人員,為其他社員講起了種植課。按照歷年市場均價,一畝馬蹄可以賣到近1萬元,一畝香芋也有8000元的產值。不少貧困戶都如李立新一般,登記進入聯合社,自己掏腰包買種子,擴大種植面積。

韶關市農村科普帶頭人肖志平

肖志平發現,傳統的馬蹄削皮刀不好剝馬蹄蒂,於是他想起一個辦法,在削皮刀的前後兩端加了一段除蒂的塑料柄。還把這個新"發明"交給一家工廠定製生產,在銷售馬蹄時附贈送出,已經送出了1.5萬多個。

以前種馬蹄要自己拉到集市去賣,現在"坐在家門口點鈔票就行了",肖志平說道。樂昌市北鄉農產品流通聯合社除了推廣良種良法,也幫助社員和貧困戶打開銷路。肖志平介紹,目前聯合社正在試水訂單農業,以合同的方式與社員約定收購,2015年已經完成一單70噸的訂單,今年預計訂單銷售額佔到全部銷售額的五成。

韶關市農村科普帶頭人肖志平

北鄉馬蹄供不應求,聯社的訂單農業也遇到難題。部分社員看到外面來收購的廠商要價更高,就拋棄一紙協議,把庫存的馬蹄都賣了。等聯社的單子派到社員那裡,就謊稱馬蹄被偷了。"一方面確實是品牌打出去了,但是另一方面也發愁,社員的合同意識還沒有那麼強。"不過,肖志平對聯合社的發展是樂觀的,"共同致富是我們的初衷。

韶關市農村科普帶頭人肖志平

肖志平也在謀求新的發展渠道。"以前用蛇皮袋裝著賣,現在要個性化包裝,適應新的消費需求。"2015年底,肖志平嘗試將北鄉馬蹄放在網上銷售,沒想到一下子賣了當年北鄉桂源馬蹄流通專業合作社銷售額的四成。"互聯網的銷售和大量收購很不一樣,並不是個頭大就取勝,而是要"勻稱、飽滿、口感好"目前,肖志平準備註冊互聯網公司,將北鄉馬蹄的品牌進一步推出去。

韶關市農村科普帶頭人肖志平

肖志平在家鄉組織農民創業致富的經歷,先後被《韶關日報》、《南方農村日報》、《廣東衛視》、《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香港翡翠臺》《半島美食導報》等新聯媒體登載報道。同時,2014年被中國科協、財政部授予《全國科普惠農興付帶頭人》,2009年被國家農業部授予《全國糧食生產大戶》,2013年被韶關市科學技術協會授予"科普惠農興村計劃"農村科普帶頭人,2016年被韶關市農業局授予"農民專業合作社示範單位",2017年被共青團中央、國家農業部授予第十屆"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榮譽稱號"。肖志平發明的削馬蹄機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實用新型專利證書》。

韶關市農村科普帶頭人肖志平

現在全國正在實施"十三五"規劃,作為一名返鄉創業青年,一定要更好地發揮土地、氣候資源優勢,發展特色農業,依據"地理標誌產品,北鄉馬蹄"省地方標準,推進馬蹄產業化,專業化規模,標準化生產,做大做強馬蹄產業,吸收更多的農戶加入現代農業行列,帶動農村社員創業致富奔小康。我堅信,"黨的農村政策好,群眾生活步步高;只要辛勤來創業,小康社會很快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