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恋,多少老年人的心酸泪?

“哎,你觉着老张那人怎么样啊?”“没那心思,年轻的时候都没那想法,何况这年龄呢。”“才五十来岁,就这年龄了?”

这是某天偶尔听到的聊天,现在越来越多的丧偶离异的老年人不再热衷再组家庭,之所以说“热衷”一词,是因为曾经,大约在本世纪初的时候,人们把这一现象做成了一项产业,电台有专题,报刊有专栏,街谈巷议离不开的话题。

黄昏恋,多少老年人的心酸泪?

那时笔者身边就有不少或听到或见到的或“被”撮合的黄昏恋,然而回头看来,那时的组合没有一对留存超过一年的,曾经的历史反映了当时的现实。

黄昏恋,多少老年人的心酸泪?

一、当时的社会保障尚不完善,许多女性老年人是没有固定工作的,年老丧偶后没有生活来源,儿女的生活水平也不高,为了不拖累儿女,一些老年女性不得不再找个老伴。

二、那个时期的老年人多是50、60后的父母辈,在四五六线的小城镇生活的又多是些习惯于男主外女主内的老年人,男性老年人丧偶后自己没有生活自理能力,需要找个老伴照料自己的生活。

黄昏恋,多少老年人的心酸泪?

然而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琐碎的,原配的夫妻或者半路夫妻共同扶养了未成年的儿女的,他们的血肉情感乃至利益都已经融合在一起,即使有矛盾,吵过闹过后还是亲人。

再组合的老年夫妻没有共同的子女,没有共同的利益,一旦发生性格摩擦,生活习惯不和等都会离心离德,而一旦一方有大病,尤其是女方有大病,便会给这脆弱的组合以沉重的打击。

所以能和谐走下去的寥寥无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