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葩说》与这个世界握手言和

人类最可悲的是什么?

我们每一个人都在用生命想要去论证:我跟别人不同,可是恰恰是这种想要论证跟别人不同的心态,最TM相同。 你想要脱离大众做不一样的烟火,结果发现满地的鞭炮都比你使劲。

——《奇葩说》

看《奇葩说》与这个世界握手言和

《奇葩说》我经常看,只是我经常看得是《奇葩说》中的很多经典句子,单纯把句子拿出来,很喜欢那种可以用另外一种思维来看事情的视角,可是《奇葩说》本身,我却很少看,表面上是因为没时间,实际上我知道,从内心对这样的娱乐节目,其实有些不屑。

《奇葩说》第6季

第6季的《奇葩说》,一个朋友极力的推荐我去看,因为之前看过李诞的一些资料,所以对诞总还是蛮欣赏,于是认真的看了这一期的《奇葩说》。

这一期的《奇葩说》辩题是:美术馆着火了,一幅名画和一只猫,只能救一个,你救谁?

说实话,看到这样的辩题,我第一个感觉就是好无聊,虽然辩题以舞台剧的形式呈现,但是真的觉得很无聊,猫还用救吗?猫自己不会跑吗?它比人跑的都快。 然而,矛盾的是,假如猫真的不会跑,那么我还是选择救猫。

看《奇葩说》与这个世界握手言和

随着正反方辩手一一上场,尤其是徐吉如从画作的背景开始讲起,讲到画作由神到人的过程,突然开始对这个辩题有了新的看法,显然辩题只是一个引子,而辩题背后承载的东西,才是更值得思考的。

看《奇葩说》与这个世界握手言和

黄执中老师在辩论中提到了“远方的哭声”,一下子把格局又进一步拉高,我似乎听到来自远方的声音,这些年正是因为那些声音,让我不能安住在当先的生活之中,总是向往着想要去到远方,似乎远方的诗与歌都是美好的,而现在的生活只有一地的鸡毛。

看《奇葩说》与这个世界握手言和

还记得节目最初,诞总说他谁都怕,可是我从来没有怀疑过,我一直记得他之前的那些经历,那些独自一个人找不到方向,颓废在宿舍里的过去,那些蚀骨铭心徘徊在生死边缘的时刻,也正是那些时刻的沉淀,让他有了深入浅出的戏谑。

看《奇葩说》与这个世界握手言和

果然,诞总上来,用举重若轻的态度,不慌不忙,三下五除二将之前积累的所有的高度都拆解了,这样的手法,让我不得不再一次叹服,也再一次开始审视自己看待生命的态度。

《奇葩说》之下的后思考

说起看待生命的态度,也就不得不想起生命的意义,从很早很早的时候,我一直生活的都不快乐,我一直想要找到生命的意义,想要知道为什么要活在这里,我想我的生命一定会有一个重大的意义,会有一个使命,我必须要找到这个意义,必须要找到这个使命,才能彻底的将生命活好,活清楚。

为了,找到这个意义,我似乎是忍辱负重一样,牺牲了所有当下的快乐,总是向往着美好的远方,不屑于目前生活的琐碎,因为总想着奔向一个有意义的远方,所以看现在生活的一切都是没有意义的,吃饭有什么意思,打扫卫生收拾房间有什么意思?穿那么漂亮有什么意思?和别人闲聊有什么意思?……,一切的琐碎都是浪费时间的,都影响我找到生命的意义。

看《奇葩说》与这个世界握手言和

只有远方才有诗与歌?

可笑的是,也正是因为总是将眼睛朝向远方,从来没有看过脚下的风景,我过的很悲催,过得更加没有意义,生活看起来没有我想象的那么重大的意义,生活就只有平凡和无聊的要死。

后来,我发现其实生命没有意义,如果硬要说生命有意义,只是每一个个体自己要赋予它意义而已,当我明白这些的时候,我已经失去了太多体验生活的机会,所以开始对生活充满迷惘,竟然不知道要赋予生活一个怎样的意义,换句话说,以为牺牲了太多个人的感受,个人的喜好,只是一味的追求远方,所以竟然开始模糊,不知道自己的感受是什么,喜好是什么?

人生总是很可笑,当意识到这些的时候,我开始慌忙去找寻曾经鄙视生活琐碎,想要从生活的乐趣中看见一丝丝希望,然而,转过头才发现,原来不是生活没有乐趣,而是我自己没有了乐趣,丧失了看见乐趣的眼睛,才致使生活如一潭死水。

看《奇葩说》与这个世界握手言和

如果没有现在的鲜活,又何谈明天的鲜活与意义呢?只有听不见近处的“笑声”,才让远方有了哭声,只有没有从现在做起,才导致了一直无法抵达“远方”。

看《奇葩说》与这个世界握手言和

在我的心目中,辩题的名画,就像我们对生命意义的思考,那只猫,就像我们眼前的生活,你是选择追寻那份生命的意义,还是选择一只猫,从现在开始将生活过出意义?

看《奇葩说》与这个世界握手言和

李诞从颓废中走出来,变成现在戏谑的样子,我不知道他是否真的看透人生,是否真的在借假修真,可是看到他轻松自如的说出那些深刻,我知道远方其实并不远,远方只是在我们心中,在每一刻的生活中,只要你能够将远方放在心里,然后从此刻做起,远方就有了意义。

也许,这就是与这个世界握手言和吧,不再单纯的只是追寻那个永远也不会到来的远方,而只是安住在当下,安住在看起来毫无意义,琐碎的生活里,将这些赋予新的意义,你就有了自己的自由与选择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