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5是“對標”黃蜂級兩棲攻擊艦?雖有塢艙,但還不是“小平頂”

075是對標“黃蜂”級還是“美國”級?

【每點新防務(944期)·11月16日】:我國第一艘兩棲攻擊艦075首艦已於9月25日下水,據悉該型號第一批共有3艘開工,網傳其滿載排水量為4萬噸級。於是,就有不少網友開始自動地將其與美國海軍的兩棲攻擊艦型號進行了“對標”。可由於美國海軍的現役兩棲攻擊艦隻有2個型號:黃蜂級和美國級。那麼075到底“對標”的是那一個型號呢?

075是“對標”黃蜂級兩棲攻擊艦?雖有塢艙,但還不是“小平頂”

如果從網傳075型滿排噸位來看,其與黃蜂級兩棲攻擊艦的4.1萬噸滿排最相近,比美國級兩棲攻擊艦的4.5萬噸滿排則要小不少。但黃蜂級兩棲攻擊艦卻是上世紀80年代陸續服役老型號了,技術性能和戰鬥力都不如本世紀初進行全新設計、建造的美國級兩棲攻擊艦。而以我國“小步快跑”、“跨越式發展”的海軍建設理念,我國積累多年經驗建造的第一種兩棲攻擊艦,正應該以最新型的美國級為“藍本”才對吧!

075是“對標”黃蜂級兩棲攻擊艦?雖有塢艙,但還不是“小平頂”

但事實上卻不是這樣的。我國第一種兩棲攻擊艦075型“對標”的恰恰是最早已經服役了30多年的黃蜂級,而不是“新銳”美國級兩棲攻擊艦。其實從075與黃蜂級和美國級的外觀對比就可以得出這個結論:075和黃蜂級在艦尾都有可以開啟的艙門,裡面則是一個很大的塢艙,用以停放多艘可運送人員和主戰坦克的氣墊登陸艇,主要還是依靠直升機與氣墊船、兩棲車輛遂行立體登陸作戰;而美國級兩棲攻擊艦的設計理念與黃蜂級不同,強調的是大力突出空中支援作戰能力的建設,主要依靠搭載的F-35B垂直起降戰鬥機和MV-22傾轉旋翼機作戰,所以其取消了巨大的塢艙轉而改建成了寬大的機庫、彈藥庫和維修設施。

075是“對標”黃蜂級兩棲攻擊艦?雖有塢艙,但還不是“小平頂”

現在的美國海軍擁有一支實力很強大的兩棲作戰力量,不僅能遂行兩棲作戰,有時甚至能依靠自身強大的空中打擊能力臨時替代航母的霸主地位。所以,作為當今世界上兩棲攻擊艦戰鬥力最強、發展型號最多、探索兩棲攻擊艦戰術最全面的國家,在梳理美國的兩棲攻擊艦發展脈絡後,對於我國海軍之所以會優先發展具備塢艙的075型,而不是“對標”取消塢艙轉而強調空中打擊能力的美國級的選擇,會有更明晰的理解。

從美國海軍的3代兩棲攻擊艦說起

最早,美國海軍在建立兩棲作戰能力時,使用的都是二戰中的舊航母改造的直升機運載艦。但這種臨時拼湊成的兩棲打擊平臺,其實並不適合兩棲作戰,其搭載的直升機運用效率和裝載登陸部隊的條件均不好,登陸部隊在艦上的生活環境也不利於長距離運輸。於是,美國海軍這才意識到需要一種全新設計的專用兩棲垂直登陸運輸艦,這也是美國海軍第一代專用兩棲作戰艦艇——硫磺島級的建造初衷。

075是“對標”黃蜂級兩棲攻擊艦?雖有塢艙,但還不是“小平頂”

雖然硫磺島級是專為兩棲立體作戰設計的專用平臺,但是其排水量只有1.8萬噸,艦體設計雖然考慮到改善裝載部隊的生活條件,但整體設計仍然沒有脫離早期航母的範圍。硫磺島級的“三圍”尺寸與當時的2萬噸級常規航母很接近,但機庫卻只有70米長,只可以容納20架CH-46或11架CH-53直升機,飛行甲板上設置了7個直升機起飛點。

075是“對標”黃蜂級兩棲攻擊艦?雖有塢艙,但還不是“小平頂”

“硫磺島”級是型純粹的直升機運輸艦,並沒有塢艙搭載氣墊船,只能利用直升機向登陸點機降登陸部隊,或者需要其他登陸艦或登陸艇進行運輸。這種設計導致其只能單獨使用直升機執行登陸作戰,無法獨立執行立體登陸作戰,效率並不比之前使用舊航母改造的“拼湊貨”強多少。於是,這也催生了美國海軍裝備了第二代兩棲攻擊艦——塔拉瓦級。

075是“對標”黃蜂級兩棲攻擊艦?雖有塢艙,但還不是“小平頂”

塔拉瓦級兩棲攻擊艦是按照全功能兩棲艦要求設計的。在維持硫磺島級航空運輸能力的基礎上,新增加了船塢登陸運輸的功能。塔拉瓦級的機庫尺寸為長度62米,寬度30米,高度8.5米,機庫內能夠裝載19架CH-46型直升機。飛行甲板的長度為250米,寬度為36米,可以設置9-12個起飛點。可是,雖然塔拉級的車輛甲板可用總面積達到了3135平方米,可是卻沒有考慮到“向後兼容”的問題,導致其尺寸規劃並不適合之後服役的LCAC登陸艇規格,塢艙的利用率不如黃蜂級。

再次進化的“黃蜂級”兩棲攻擊艦

在上世界80年代,美國海軍針對塔拉瓦級兩棲攻擊艦的不足,開始了新一代兩棲攻擊艦的設計建造工作,這就是從1989年至2009年在20年內陸續服役的8艘“黃蜂”級兩棲攻擊艦。黃蜂級兩棲攻擊艦基本維持塔拉瓦級的規格,4萬噸的排水量和基本結構也沒有什麼變化,主要改進是適度減少了登陸設施的艙室空間,擴大了航空用燃料和武器的運載艙室。並具備一次運送一整支美國海軍陸戰隊遠征部隊的能力,並可以使其依靠登陸艇和直升機在敵方領土登陸。

075是“對標”黃蜂級兩棲攻擊艦?雖有塢艙,但還不是“小平頂”

並且黃蜂級兩棲攻擊艦也是首個按照直升機是 STOVL戰鬥機組合載機,從開始就考慮到LCAC運載條件設計的兩棲攻擊艦,在結構設計上比較有代表性。黃蜂級的艦體後方設置有近全寬的艙門,艦體內的塢艙長度為82米,寬度超過25米,前方的車輛甲板面積近2000平方米。足以裝下遠征部隊的滿編4-5輛M1主戰坦克、7-16輛輕型裝甲車、15輛兩棲突擊車、6門155毫米榴彈炮、8門M252 81毫米迫擊炮、63輛悍馬、30輛戰術卡車,以及4-6架AH-1Z攻擊直升機、3架UH-1Y通用直升機、12架MV-22A魚鷹、4架CH-53E重型運輸直升機等陸、空打擊裝備。

075是“對標”黃蜂級兩棲攻擊艦?雖有塢艙,但還不是“小平頂”

當然如果黃蜂級執行標準制海任務時,將會滿載20架AV-8B垂直起降戰機和6架SH-60F反潛直升機,並且現在已經開始逐漸將AV-8B替換成F-35B,未來黃蜂級的制海打擊任務配置或許全部將由20架F-35B接任,並且美國海軍事實上已經在今年向外界展現了黃蜂級的這種變身“輕型航母”的潛力。誠然,這樣的黃蜂級的制空、制海能力十分厲害,但是其作為兩棲攻擊艦的另一大支柱——登陸能力,卻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削弱。

075是“對標”黃蜂級兩棲攻擊艦?雖有塢艙,但還不是“小平頂”

雖然其塢艙針對新型LCAC氣墊登陸艇和LCM機械化登陸艇尺寸進行設計,可是這兩種執行運輸主戰裝備的運載工具速度較慢,如果在距離灘頭40海里左右的海域向灘頭運輸,LCAC單程航都大概需要1個小時,而運輸直升機完成一次突擊運輸的時間也類似。這樣一來,整個登陸運輸過程中將會遭到防禦方的毀滅性打擊,要知道此時在海上或空中執行運輸任務的登陸艇和笨重的運輸直升機,無疑是極好的活靶子。而如果以登陸艦靠近岸邊至3-5海里,以降低運輸時間的話,那麼登陸艦本身又將成為防禦方的重點打擊目標,威脅反而更大。

075是“對標”黃蜂級兩棲攻擊艦?雖有塢艙,但還不是“小平頂”

這也是美國海軍將最新型兩棲攻擊艦“美國”級,重新改回老式“硫磺島”級的標準:取消了黃蜂級的船塢設施和登陸艇,完全依靠直升機作為兩棲運輸的主要工具,並且可以依靠取消的塢艙擴大機庫面積,裝備更多的F-35B。當然,美國這種考慮也是基於其自身的裝備體系的變化,畢竟其聖安東尼奧級兩棲船塢登陸艦已經開始大量服役。這種滿排達到2.5萬噸的大型運輸艦,美國海軍已經確定建造26艘,現在服役了11艘。該艦的塢艙面積很大,足以彌補美國級兩棲攻擊艦取消的塢艙搭載量,並且還有空間設置700立方米的彈藥庫和1200立方米的燃料庫。

​現在的075是務實之選

075是“對標”黃蜂級兩棲攻擊艦?雖有塢艙,但還不是“小平頂”

而我國的075現階段之所以選擇參考具備塢艙設計的黃蜂級兩棲攻擊艦,是因為我們現階段沒有自己的成熟垂直起降戰機,所以如果要學美國級取消塢艙全部改為機庫的設計,除了多裝一些直升機外,並不會增加戰鬥力,反而會喪失我們現在急需的立體奪島登陸能力。

075是“對標”黃蜂級兩棲攻擊艦?雖有塢艙,但還不是“小平頂”

雖然現在這樣保留塢艙、主要依靠直升機和的登陸艇遂行兩棲作戰任務的075,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小平頂”,無法像現在的黃蜂級和美國級一樣,搭載20多架F-35B執行強大的制海作戰。但只能說兩國的戰略不同,需求和任務規劃也不同,這才導致我們現階段需要的裝備出現了較大差異。所以,不能說075的功能與30年前設計的黃蜂級類似,就否定其使用價值。

075是“對標”黃蜂級兩棲攻擊艦?雖有塢艙,但還不是“小平頂”

所以,075還是走了一條務實的道路,選擇了保留登陸能力強大的塢艙,因為我們與美軍的假想敵不同,我們面對的登陸目標抵抗力有限,其他部隊完全可以為登陸艇提供安全保障。但是,未來我們肯定會擁有自己的垂直起降戰機,並建造自己的真正“小平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