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厌现在的工作,但我不敢辞职。”

如果人生是一场马拉松,当赛程已经过半时,你却想去看看远方的山,在这样的情况下,你会选择中途退场吗?你会不会更换赛道,去攀登另一座山?

前几天,我收到一封私信,来信的女生就叫小Z吧。

和许多年轻人一样,小Z独自一人在城市打拼,租房、生活压力很大。不过,小Z有一个梦想——有一天,可以拥有自己的烘焙、餐饮品牌。于是,她开始尝试在夜市摆摊,可是由于是临时摊位,不仅收入一般,还总是被赶来赶去。

小Z没有信心了,为了保证收入来源,她重新找了一份工作,开始上班。就这样,小Z一边做着不那么喜欢的工作,一边想着自己遥远的烘焙梦,反而更加焦虑起来。

在私信里,她形容自己的生活简直“一团乱麻”。

“讨厌现在的工作,但我不敢辞职。”

如果提炼一下关键词,小Z的问题就变成了许多成年人的共同问题:面对不喜欢的工作,要不要辞职,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这道选择题,看起来难以抉择,但如果仔细剖析,其实只涉及一个问题:未来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很简单,因为“喜欢”和“不喜欢”是根本不需要选择的,兴趣驱动是最好的自驱力。如果做喜欢的事,可以立刻盆满钵满,那么一定不会有人犹豫。偏偏,辞职有风险,选择喜欢的事,未来未必可期,这才令人左右为难。

那么,“热爱”与“面包”只能二选其一吗?

其实不然,只要我们做到一句话:尽可能降低风险。

01 辞职前,我用两年时间准备副业

辞职,和准备辞职,是截然不同的两件事。

上个月,我辞职了,没错,是裸辞。

我所在的行业还算朝阳行业,工作稳定、收入满意、弹性工作、企业文化健康。按照主流评价标准,这应该是一份还不错的工作。

我的辞职原因,听起来也足够任性——在靠近30岁的年纪,我依旧希望转行,然后一边准备考试,一边自由职业。

今天,刚好是我开始自由职业的第50天。每天40%的时间用于工作,40%用于学习提升,20%用于生活,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生活节奏。

看到这里,如果你已经开始摩拳擦掌准备写辞职报告,我可能要给你浇一盆冷水了——盲目辞职,尤其是裸辞,很可能面对或长或短的职业空窗期,给你带来更大焦虑。

“讨厌现在的工作,但我不敢辞职。”

接下来才是重点。

在辞职前的两年时间里,我一直在利用下班后的时间做副业,也有一些相对稳定的合作伙伴,有工作中认识的朋友,也有朋友的推荐。

有了两年的时间积累,裸辞后,虽然整体综合收入降低了,但我有意识地压缩了一天的工作时间,将一半时间用于备考,如果按照时薪来算,其实并不低,并且也没有对我的基本生活造成影响。

所以,在选择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之前,一定要做好充足的抵御风险的准备,把不确定性降到最低。

有人曾经向一位演讲达人求教,问他是如何做到在那么多人面前演讲,也丝毫不紧张的。

演讲者只回答了一个字——练。

练,就是在做准备,只有做好最充足的准备,才将把自己放在更安全的位置。

回到开篇时小Z的问题。

如果是我,我可能永远不会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直接切换赛道。

我会一边上班,一边利用业余时间为梦想增加筹码,多一分筹码,就多一分胜算。

拥有个人品牌的餐饮店需要哪些准备?不妨尽可能穷尽地罗列下来:

① 好手艺

② 不断积累的用户

③ 口碑和品牌影响力

④ 行业资源和人脉

⑤ 供应商

⑥ 资金和稳定的现金流

⑦ ……

这些条件,目前是否都具备了呢?如果没有,就马不停蹄地准备起来吧。

举个例子,小Z目前是没有用户的,夜市的客流量又不够稳定,在业余时间租赁固定摊位资金成本太高,不现实。怎么办?

那就从线上做起,哪怕是从朋友圈开始。在《精益创业》中有一种很好的行动方式,就是“小步快跑”。在试错阶段,不要害怕尝试,不要害怕出错,先让自己快速跑起来。

没有用户,就去积累用户;手艺不精,就去不断精进;没有资源,就去和同行交流,即使还不能进入核心圈层,也可以先从他人身上学习经验……

这些都是在做准备。

“讨厌现在的工作,但我不敢辞职。”

02 建立链接比从零开始容易得多

在我刚刚大学毕业时,我曾经做过一年半的图书编辑,后来,出于对品牌、运营的兴趣,才决定转行互联网行业。

其实,从传统行业转行其实并不容易,但我当时的路径还算顺利,原因是,我并没有让自己真的“从零开始”。

当时,在决定换工作后,我在比较有名的几个招聘网站上,搜索了许多互联网品牌相关的工作,其中有一种岗位叫“内容运营”,这个职位和我之前从事的工作是有相通之处的——都涉及内容领域和项目管理。接着,我又搜索了内容运营的职业发展路径,也是我比较喜欢的,于是就有的放矢地重新写了简历。

在2016年,运营还算一个相对新的职业,许多内容产出缺乏的恰恰是纸媒的严谨和妥帖,于是,我的行业弱势反而成了优势。

如果现在的你,也在面临职业的瓶颈期,希望跨行业寻找突破点,那么我的建议是,与其从零开始,不如先寻找链接,从更容易的点切入,毕竟条条大路通罗马。

最常见的工作链接有以下三种:

第一,链接技能:

比如,广告公司文案具备文字创作能力,互联网行业的新媒体运营同样需要这项能力,这就是技能上的链接。

第二,链接行业:

比如,传统的K12领域老师,跨行业进入互联网+教育平台,就是垂直行业的链接。同样,也可以寻找所在领域的上下游产业链,这样,你的人脉、资源刚好可以派上用场。

第三,链接岗位:

这个比较简单,但实践起来难度反而更大一些。比如,知识付费领域的营销人员,转行进入化妆品行业继续从事营销。

为“梦想”减压,降低难度,也是减少不确定是的一种方式。

“讨厌现在的工作,但我不敢辞职。”

03 警惕“虚假热爱”

有些时候,我们自以为更喜欢的工作,可能并不是真的喜欢,只是想要逃避现状的借口。

小时候,你没有报过兴趣班呢?

学跳舞,觉得基本功好累啊,还不如学钢琴;学了钢琴,觉得一首曲子每天都要重复练习,好枯燥啊,还不如学书法;学了书法,可是连最简单的字也写不好,还不如……

你是真的想学钢琴吗?不,或许只是因为不想再学跳舞;

你是真的想学书法吗?不,或许只是因为不想在学钢琴……

那么,你是真的希望一生从事你喜欢的那项工作吗?或许,只是因为种种原因,想要逃避开现在的工作而已。

很多时候,对于一个领域,只有深入了解,从入门走向精通后,才能感受到它所带来的真正喜悦。而频繁变动,只能让我们停留于皮毛,永远置身于简单、重复和琐碎的工作中,更谈不上喜欢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先投入业余时间,看看自己是否真的愿意长时间从事这件事,就变得更为重要了。如果连学习、准备阶段都心浮气躁,那么很可能所谓的热爱也仅仅是“伪热爱”而已,及时止损,反而减少了一味冲动辞职带来的风险。

有一句话是这样调侃的:小孩子才做选择题,成年人我都要。

以热爱为生,是一种很美好的生活方式,我们与理想生活方式之间,也并没有隔山隔海的距离。只要一点一点为自己的热爱增加筹码,慢慢来,就一定不会被亏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