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排名前列的安徽师范大学“茶学”专业去哪儿了?

1952年9月18日,《文汇报》第二版刊载报道,复旦大学农学院服从全国高校院系调整计划,其茶叶专修科师生二十余人定于当日启程赴芜湖安徽大学。从此,这个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最早本科茶叶专业走出申城,西迁芜湖。

全国排名前列的安徽师范大学“茶学”专业去哪儿了?

1952年9月18日《文汇报》第二版新闻报道《复旦大学农学院服从院系调整》

众所周知,昔日位于赭山南麓的安徽大学,早已演变成今日的安徽师范大学,可在安徽师范大学102个本科专业中却没有了茶学专业,那么这个专业何时离开了芜湖,是什么原因使它离开了安徽师范大学?那它又去了哪儿呢?带着这个疑问,让我们去赭山南麓寻找答案吧。

暮春四月桃红柳绿,赭山南麓百花争艳。安徽师范大学赭山校区,来往人群熙熙攘攘。长满爬山虎的三大楼,衬着厚重历史感的青砖外墙,却静悄悄地矗立在校园一隅,亲睹了这片校区七十余年沧桑风云的变化。坐上“赭津号”时光机,让我们回到67年前那个春天,看看校园里究竟发生了什么吧。

全国排名前列的安徽师范大学“茶学”专业去哪儿了?

(背景建筑物为一大楼)安徽大学森林系全体师生欢送1951级(届)毕业同学合影 1951.7.1

1952年4月,三大楼多了一位邻居——一座新的大教室落成。为了纪念 “五四青年节”,这座大教室被定名为“五四堂”。这是建国后赭山校区大家庭新增的第一名成员,为师生提供了更多开展教学研究的场所,同时广济寺以南180多亩土地都成为了我们的实验场所,这些为五个月后新来的26位茶叶专修科师生预留了学习与工作的空间。

全国排名前列的安徽师范大学“茶学”专业去哪儿了?

(背景建筑物为五四堂)欢送许杰校长(赴京上任地质部副部长)留念 一九五四年九月十六日

故事讲到这儿,大家一定在想,那么赭山校区怎么没有成为茶叶培植基地呢?这个茶学专业师生又去了哪儿呢?有时历史前进的轨迹往往出乎预料,就在他们到达赭山的一个月后,校长许杰带队前往合肥查勘新校址,准备着手建设安徽大学新校。

1954年4月,合肥新校建成。而在这时,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全面开始了。根据《1953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计划》,安徽大学校名取消,下属师范学院和农学院分别独立为安徽师范学院(即安徽师范大学)和安徽农学院(即安徽农业大学)。同年9月,这个茶叶专业跟随农学院,迁至合肥西门外二里街(现名长丰路)新校址,开始新的发展历程,时至今日已在国内高校茶学专业中排名前列。

全国排名前列的安徽师范大学“茶学”专业去哪儿了?

安徽农学院、安徽师范学院联合报告《今报送截角“安徽大学”印模一份,请备核》一九五四年五月十一日

全国排名前列的安徽师范大学“茶学”专业去哪儿了?

1954年9月安徽农学院(今安徽农业大学)正门

从申城来到赭山,再由赭山迁至合肥,这既是茶学专业办学不易的写照,也是我校前身安徽大学校史中难忘一眸,更是我校与安徽农业大学这一对“孪生子”的身份证明。

2018年4月10日,相承一脉、同根同源的安徽师范大学与安徽农业大学携手举办了建校90周年联合纪念活动,庆祝两校建校90周年。

全国排名前列的安徽师范大学“茶学”专业去哪儿了?

90周年“4·10校庆日”当天,安徽师范大学与安徽农业大学携手举办了建校90周年活动,互赠纪念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