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驱动 正向创新——第二期医工结合高峰论坛拉开帷幕

2019年11月14日,由清华大学技术转移研究院和数据科学研究院联合举办的第二期“医工结合”高峰论坛于清华大学主楼接待厅拉开帷幕。此次论坛以“科技驱动、正向创新”为主题,汇聚了来自于清华大学医学院、生命科学学院、航天航空学院、自动化系、工业工程系、精密仪器系等十余院系学者,集中展示了清华于医学领域的技术创新优势。

科技驱动 正向创新——第二期医工结合高峰论坛拉开帷幕

“科技驱动、正向创新”医工结合高峰论坛现场

清华大学技术转移研究院院长金勤献作开场致词。他表示,近两年生命科学领域的发展非常迅猛,医工结合的重要性也进一步凸显。在这个方面,清华大学尤为重视,不断加强战略部署、技术研究与行业应用,在产业转化方面颇有成效。接下来,清华将继续依托原有的工科技术平台和信息平台优势,加强核心技术的突破、建立有效沟通的医工结合平台,回归产业,服务社会,真正推动医工结合的深度实践。

科技驱动 正向创新——第二期医工结合高峰论坛拉开帷幕

清华大学技术转移研究院院长金勤献致辞

近些年来,数据科学研究院不断搭建着医师与学者们的交流平台,致力于技术、临床与产业的三方结合。今年五月,以“需求驱动 逆向创新”为主题的论坛同样举办于此,来自于北京华信医院、清华大学玉泉医院、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以及北京市垂杨柳医院四家清华附属医院的一线医务工作者作为演讲者,从临床医学的角度向台下的清华工科老师提出了自己的技术需求。两方相互交流,火花不断碰撞。

而此次论坛的对话模式则有所不同,主讲者均为清华大学各个院系的研究学者。他们以“医疗健康场景的应用”为背景,对接近医学转化的技术项目作集中展示。其中,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罗永章发表题为“生命科学的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与人类健康”主题报告。医学院生命医学工程系教授廖洪恩与大家分享了在微创环境下如何实施更精准的诊断,以提升治疗效率以及临床领域的技术研究。

科技驱动 正向创新——第二期医工结合高峰论坛拉开帷幕

医学院生命医学工程系教授廖洪恩作题为“智能微创精准诊疗前沿与创新”的主题报告

不同方向的议题也吸引了来自于不同科室的医师和医务工作者,他们分别来自于清华四家附属医院、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首都儿科研究所等各个科室。在场嘉宾们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针对于不同的课题讨论纷纷,从基因检测、心理AI检测、单细胞代谢物原位检测、植入式神经接口、心电AI等多个领域不断探索。

论坛期间,“医工结合转化创新支持计划”同期发布。该计划自12月1日起开始申报,将以北京地区为试点,旨在重点扶持已有应用场景并需要资金支持的孵化型医工结合科研项目。“我们以‘火种’的角色为工科学者、各科室医疗专家和投资机构代表们搭建深度对话的平台,希望可以促成产学研的真正落地,为我国医疗健康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作出贡献。”数据科学研究院执行副院长韩亦舜表示。

最后,航空航天学院教授郑钢铁总结道:“我从事航天航空研究已经30余年了。坦率来说,我刚刚所讲的手术机器人技术在这个领域已经是50年多前的技术了,谈不上创新。但是,我们真正需要思考的是如何服务于民众,如何应用于实践,如何切实解决老百姓的疾苦。这才是我们作为学者真正要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