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中總是嗡嗡作響,是為腦鳴?中醫上分為虛實兩種來解決

腦鳴,是指延腦的耳蝸神經核至大腦皮質聽覺中樞的整個通道的任何一個部位的病變所致的耳鳴,病人感覺在腦內鳴響。以自覺腦內如蟲蛀鳴響為主要表現的腦神疾病。

腦鳴是因腦髓空虛、腦細胞病變所致。自覺腦內如蟲蛀,如蟬鳴,如汽笛,如過火車,如燒水,如電流嗡嗡作響,令人感到非常煩躁。隨之而來的失眠多夢、頭暈、心煩氣短、記憶力下降,視力下降等症狀,更有甚者睜不開眼睛,吃不下飯讓人痛苦不堪。專家提醒:長期腦鳴,會導致高血壓、失眠,視力下降,記憶力減退,神經紊亂型抑鬱症,腦動脈硬化以及腦萎縮等疾病。

腦中總是嗡嗡作響,是為腦鳴?中醫上分為虛實兩種來解決

臨床醫學上,腦鳴是指頭腦中有聲響的自我感聽。屬西醫學神經官能症、神經衰弱和癔病範疇,亦有少數因高血壓、頸椎病、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腦動脈硬化、小灶性腦梗塞或顱內腫瘤所致。

腦鳴一般是由於老年人腦供血不足引起的,病人主要表現為腦鳴、頭暈和記憶下降,結合年齡,考慮腦供血方面存在不足、腦功能活動降低,在睡眠不足、用腦過多及勞累時,就會誘發以上症狀。

腦鳴是怎麼引起的?

一、主要是耳部的疾病,如外耳疾病:外耳道炎、耵聹栓塞、外耳異物等,中耳的急慢性炎症、鼓膜穿孔、耳硬化症及內耳的美尼爾氏綜合症等都能引起腦鳴。

二、血管性疾病也會發生腦鳴,如頸靜脈球體瘤、耳內小血管擴張,血管畸形、血管瘤等,來自靜脈的腦鳴多為嘈雜聲,來自動脈的腦鳴與脈搏的搏動相一致。

三、其它一些全身性疾病也能引起腦鳴:植物神經紊亂、腦供血缺乏、中風前期、高血壓、低血壓、貧血、糖尿病、營養不良。

腦中總是嗡嗡作響,是為腦鳴?中醫上分為虛實兩種來解決

四、另外,過量使用了對耳有毒性作用的藥物如慶大黴素、鏈黴素或卡那黴素等,也可出現腦鳴和聽力下降,且耳鳴比聽力下降出現得早。

五、過度疲勞、睡眠不足、情緒過於緊張也可導致耳鳴的發生。

腦鳴的辨證分型,目前國內尚無統一的標準。結合臨床經驗,腦鳴總體上可分為虛實兩大類,實證主要有風熱侵襲、肝火上擾、痰濁上壅3型,虛證主要有肝腎不足、脾胃虛弱2型。

風熱侵襲型

起病較急,但症狀通常不會很嚴重,腦鳴音調較低沉,耳內有脹滿、堵塞的感覺,常伴鼻塞、流涕、咳嗽等肺經表症。治療應採用“耳聾治肺”,從肺論治,用疏風、宣肺、通竅法治療。

肝火上擾型

症狀比較重,腦鳴聲較大,與情緒變化關係密切。多伴有口苦、心煩、頭昏、頭痛、急躁易怒等肝火上逆的症狀,舌質紅,苔黃,脈弦數。此型為肝火上擾清竅而致,法應清肝洩熱通竅。

腦中總是嗡嗡作響,是為腦鳴?中醫上分為虛實兩種來解決

痰濁上壅型

此型病程一般較長,腦鳴、頭昏、頭沉、頭重、頭悶,耳內脹悶、堵塞感明顯。可伴有胸悶,納呆,舌質多較胖,邊有齒痕,苔厚膩,脈弦滑。此型為痰濁上壅矇蔽清竅所致,治法應該化痰降濁、和胃開竅。

肝腎不足型

此型病程較長,據臨床情況來看,多為老年人發病。耳內猶如蟬鳴,可伴有腰膝痠軟、眼花、眼乾澀等腎經不足之症,兼症往往表現不明顯,舌質紅,少苔,脈細。對於老年人腦鳴,又無其他兼症表現時,多可歸於此型中。治療以補腎益精、滋陰潛陽為主。

脾胃虛弱型

患者多表現出精神差,疲乏無力,頭昏,勞累後症狀加重,納差,舌質淡,苔薄白或厚,脈弱。治以健脾益氣,昇陽通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