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俊田醫案:肝腎心陰不足虛陽上攏(腦鳴)驗案

肝腎心陰不足虛陽上擾(腦鳴)症驗案

王某,男88歲,原教育局幹部。2013年10月16日診。患者年邁,以其子女扶持求診於我科室。靜坐片刻。吾詢其來意,患者述:吾先祖是當地名中醫,以作古,我雖不習中醫但我對中醫藥很信賴……。我患髙血壓,冠心病,時有耳鳴等症,常以藥為伴,近日繼發頭腦內轟鳴,日夜不止,難易入睡,食慾不香,住院治療十餘日無明顯效果。頭腦轟鳴、頭懵、身睏乏力等病情加重,求中醫治療。

患者精神不振,語言自如而清晰。脈沉弦無力,舌體胖質紅,苔淡白。血壓160/90mmhg(21.3/12.0kpa)。

郭俊田醫案:肝腎心陰不足虛陽上攏(腦鳴)驗案


此患者一生從亊教育亊業,勞心過度,傷於腦神。腦為髓海,元神之腑。髄海空虛,虛陽上擾,腦神無所主而致腦鳴也,治宜補氣血、益腦髓。自擬方。

處方:當歸12克、川芎15克、人參15克、白朮15克、伏神20克、山萸肉20克,遠志15克、棗仁30克、夜交藤30克、益智仁12克、大雲15克、代赭石15克、龜板30克、靈磁石20克、珍珠母30克。六劑,每兩劑合煎取澄清藥液約2000毫升,六小時服一次,日夜兼服。

10月20日複診:患者服藥後有效,腦內轟嗚減弱,其它無殊,效不更方,繼服六劑,服法如前。

10月27日複診:患者述:服中藥後病情基本痊癒,腦鳴呈間斷性發作,但聲音低微能入睡,治療同上方再繼服六劑。以善其後。

按:腦鳴一症較為罕見,很少有人報導。腦鳴在《名醫類案》稱“頭響”。 頭腦為元神之腑,諸陽之會,人身之巔,易受風邪侵襲,風邪入腦而鳴;該患者因年邁體弱,久病陰損陽衰,氣血不足,清陽之氣不能上充清竅,而腦海空虛,虛陽外越而腦鳴也。筆者謂:腦鳴是虛症,是一種虛無飄渺無形之症,既看不見又摸不著而是患者的自覺症狀,各種儀器都檢查不出腦鳴的病理改変。從病理上而言,腦鳴之前應有耳鳴,耳鳴是腦鳴的前兆、漸進至腦鳴,腦鳴是耳鳴之重症。耳鳴多發生於青壯年;腦鳴多生於老年人。治療:宜補氣血,填精益髓,充腦髄、鎮驚而潛欲外越之陽。方論:久病多虛多瘀,故用當歸、川芎、人參、伏神。山萸肉補氣血以活瘀,茯苓有斂心氣之浮越,並有安魂定魄之力。張錫純曰:“山萸肉收斂元氣,振作精神,利九竅通血脈。”茯神味甘平,健脾祛痰溼,安神定志以助遠志、棗仁、益智仁、夜交藤、甘草開心益志養精神使神清志安,促使睡眠。大雲,龜板滋陰補腎,代赭石,生血鎮逆丶同珍珠母,磁石能養腎益精,安神鎮驚,鎮肝潛心陽,治虛陽上擾的心悸,眩暈、耳鳴、耳聾、腦鳴,諸藥合用,達到補氣活血化瘀,填精益髓,滋陰潛陽,安神定志之功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