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三,它是下一个微芯生物吗?

全球第三,它是下一个微芯生物吗?

微芯生物作为研发驱动的医药企业,受到资本市场追捧,公司2018年的营业收入虽然才1.477亿,然市值为256亿,市盈率为921倍,市销率为173倍,估值之高位居科创板之首。微芯生物的高估值带动了更多的研发驱动的药企备战科创板,这不同样以研发驱动的泽璟生物已通过证监会审核,马上要上市了。

它会是下一个微芯生物吗?且看我们的比较分析......

股东背景比较

微芯生物股东构成中,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鲁先平博士及其控制的基金共控制31.8633%的股权,新加坡淡马锡通过Vertex持股5.82%,深创投持股1.27%,博奥生物持股10.47%。外资、国资、名校加持,明星闪亮。其中博奥生物和Vertex在公司2000年刚成立时便认购持股,是公司坚定的支持者。

泽璟生物股东构成中,盛泽林和陆惠萍通过直接及间接方式共同持有46.8452%股份,为公司的控股股东,小核酸研究所、昆山高新投、深创投、东吴创新为国资持股,分别持有5.57%、1.41%、0.61%、1.07%,国资主要是2016年之后入股。

全球第三,它是下一个微芯生物吗?

相对来说,微芯生物的股东背景明显强于泽璟生物,新加坡淡马锡一直以投资谨慎著称,在2000年投资微芯生物之后持续持有到现在,持股比例仍高达5.82%,此外,微芯生物的实际控制人鲁先平是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理学博士,博奥生物的股东有清华控股、北京医药集团、北京协和医药、武汉华中科技等,能获得熟人圈的认可并持续持有,从某种程度也表明实力强大。

重磅产品比较

重磅产品的技术水平及竞争格局比较

泽璟制药成立于2009年,是一家专注于肿瘤、出血及血液疾病、肝胆疾病等多个治疗领域的创新驱动型化学及生物新药研发企业。公司2020年首款即将上市的产品是多纳非尼片,它是一线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靶向新药,国内首个,全球第三个。国外的两款产品(索拉非尼和仑伐替尼)的专利即将到期,其中索拉非尼专利在中国将于2020年1月到期,国内有3家企业仿制药实验已完成,已申请上市。公司的多纳非尼面临与原有产品及仿制药的竞争。

全球第三,它是下一个微芯生物吗?

微芯生物主要产品均为自主研究发现与开发的新分子实体且作用机制新颖的原创新药。公司已上市产品西达本胺实现了中国首次向国际专利授权,具有全球垄断的地位。此外,西达本胺片是中国首个以II期临床试验结果获批上市的国家1类原创新药,亦是目前中国唯一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药物,目前没有竞争对手。

相对来说,微芯生物的西达本胺的技术先进度、竞争格局均优于泽璟制药的多纳非尼。

重磅产品的市场空间比较

在泽璟制药的多纳非尼之前,一线晚期肝细胞癌靶向药物中全球已有两款获批,其中2007年上市的索拉非尼是德国拜耳公司生产,2018年全球销售收入7.12亿美元,中国地区销售收入7.1亿元。仑伐替尼是日本企业生产的,2018年全球上市,2018年9月在中国刚获批肝细胞适应症,销售势头非常喜人,2018年全球销售收入4.7亿美元,中国地区销售收入达1.0亿元,即去年四季度在中国就销售1个亿。

全球第三,它是下一个微芯生物吗?

微芯生物的西达本胺于2014年底上市,目前适用证主要是外周T细胞淋巴瘤,2016年、2017年和2018年,西达本胺片的产品销售收入和西达本胺境外专利授权许可收入的合计分别为8,529.96万元、11,028.87万元和14,651.14万元。

此外,西达本胺(乳腺癌)已于2018年提交新药上市申请,国家药监局并被纳入优先审评名单。根据米内网数据,2016年我国乳腺癌用药总体规模已超过320亿元,市场规模较大。相较已上市竞争药品,西达本胺作用机制新颖,上市后将通过学术推广等方式及良好的疗效争取获得更多医生和患者的接受和认可。

比较下来,德国的索拉非尼2007年已经上市,对于市场培育比较成熟,泽璟制药的多纳非尼推出来接受会比较快,市场空间也不错。微芯生物的西达本胺在外周T细胞淋巴瘤属于孤儿药,国内市场拓展比较顺利,国际市场仍在推进,这个适用症的空间不算大。不过西达本胺在乳腺癌领域市场空间会比较大,上市后仍需拓展市场。

其他的药品管线比较

泽璟制药和微芯生物都聚焦于肿瘤及免疫系统领域,在研的产品管线都非常多,他们均有5个以上适应症进入临床2期以上。

泽璟制药进入临床2期以上的产品主要是多纳非尼在肝细胞癌、结直肠癌、甲状腺癌等领域应用产品,除此之外是外用重组人凝血酶,这个药是已有血制品凝血产品的替代,在血浆日益紧张情况,存在一定的替代空间。

全球第三,它是下一个微芯生物吗?

微芯生物进入临床2期以上的产品主要是西达本胺在乳腺癌、肺癌、淋巴瘤等领域应用产品,除此之外是西格列他纳,主要适用2型糖尿病,机制新颖的针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药物,不但可以控制血糖,还可以治疗糖尿病患者具有的脂代谢紊乱。

比较下来,微芯生物的储备产品的竞争力更强,它的西格列他纳聚焦于市场广阔的糖尿病领域,产品功能具有一定革命性具有一定革命性。

结语

总之,从产品的技术含量、竞争格局、市场空间看,微芯生物占优;从产业化时间来看,微芯生物2014年已实现第一款产品上市,2018年第二款产品已申请上市,泽璟生物到2020年才提交第一款产品至NDA,产业化还需时日,泽璟生物注定不是下一个微芯生物,至于上市后的市值能到多少呢?我猜不会超过微芯生物一半的市值,您预计能到多少呢?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道科创平台。文章观点仅供交流、分享,不构成对投资人的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