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乳业市场是否会向植物基酸奶打开?

中国乳业市场是否会向植物基酸奶打开?

中国乳业市场是否会向植物基酸奶打开?

根据欧睿国际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植物基酸奶市场规模为9.74亿美元,其中西欧市场规模最大,北美次之,亚太表现不佳,消费者普遍接受程度不高,而在中国市场规模几乎空白。

植物基酸奶市场发展特点

据复合增长率显示,2018-2023年全球植物基酸奶复合增长率将高达17.8%,北美、拉美、欧洲的增速较快,最快增速可达38.5%,亚太地区的复合增长率预计为3%,增速相对较慢。显然,在欧美,植物基酸奶正处于从素食者拓展至主流消费者的阶段,但目前仍然属于“小众品类”。

另据尼尔森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8月11日的52周内,所有食品零售商出售的植物基酸奶销售额同比增长54%,整体市场规模达到了1.74亿美元。虽然植物基酸奶在美国酸奶市场上只占2%份额,但是近年来植物基酸奶的增长率十倍于普通酸奶。可见,美国是目前植物基酸奶最重要的消费市场之一。

中国乳业市场是否会向植物基酸奶打开?

毋庸置疑,植物基酸奶还是一个新品类,它在整个酸奶市场中还只占据很小份额,欧睿国际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酸奶市场规模达879.42亿美元,其中亚太市场规模几乎占全球的一半,其次分别是西欧和北美,植物基酸奶占整体酸奶比例为1.1%左右。从目前来看,植物基酸奶市场所呈现的特点是消费规模小、销售增速快。

在市场占有率方面,目前,达能稳居全球植物基酸奶第一品牌,其全球市场占有率高达45%,其中,达能旗下品牌 Alpro占22% 、So Delicious占12% 、Silk则占9%。

在植物蛋白原料方面,虽然大豆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但已不再是一枝独秀了,扁桃、燕麦、杏仁、椰子等后来居上,在植物基酸奶领域椰子是一种仅次于大豆的植物蛋白原料,另外,燕麦基酸奶也表现出快速上升势头。

植物基酸奶市场发展迅速原因

第一,消费者向往更健康、更清洁的生活方式,偏爱天然、简单的产品,愈来愈相信植物所带来的健康益处,且已经将动物脂肪/蛋白的消耗与慢性疾病相关联;

第二,植物基酸奶来源安全、营养温和,且具有0胆固醇、低饱和脂肪、不含或少量过敏原、0乳糖等优点,因此植物基酸奶酸奶有益于控制三高、心脏健康、体重管理、应对乳糖不耐症等。随着肥胖、三高、心脑血管疾病等各种健康问题日趋突出,追求素食生活不仅被看作是一种时尚,更是一种解决健康问题的重要方法。

第三,对激素、抗生素等食品安全的担忧,人们越来越担心肉类和乳制品中激素和抗生素的使用问题,促使消费者越来越多地通过植物基食品选择来补充他们的饮食。

第四,消费者愈发关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性发展、动物福利问题,这促使他们更多地消费植物性食品来表达自己的态度与立场。

第五,严格素食者和弹性素食者增加,尤其是弹性素食者不断增加有力推动了植物基酸奶市场的发展。

在全球范围内,植物基酸奶正在发生以下几方面的变化趋势:

其一,由于饮用型酸奶正处于快速上升时期,因此也出现了饮用型植物基酸奶;

其二,在酸奶代餐化的背景下,植物基酸奶也开启了代餐零食进程,如英国CO YO植物基酸奶,下面是椰奶酸奶,上面是小零食(椰子片/可可/南瓜籽/瓜子仁),专攻早餐和健身后零食市场;

其三,原料多样性,除了传统的大豆原料外,更多植物基酸奶品牌选择大米、燕麦、椰子、大麦、扁桃仁、榛子、霹雳果、巴旦木、夏威夷果、腰果、火麻籽和亚麻籽等,如Silk植物基酸奶品牌拥有巴旦木系列、大豆系列、燕麦系列、椰子系列、扁桃仁系列等。

其四,风味多样化,除了甜味、水果味、巧克力等外,又有了咸味,如Blue Hill(蓝山)的咸味植物基酸奶。

中国乳业市场是否会向植物基酸奶打开?

其五,强调简单配方、清洁标签,如Chobani推出Non-Dairy椰子酸奶,采用非转基因有机成分制成,不含乳糖,含糖量比普通酸奶减少25%,且不含人工香料、甜味剂或防腐剂。

其六,强调减糖和低热量,如达能Good Plants扁桃仁益生菌酸奶,与大多数扁桃仁酸奶相比,其热量减少40%,糖减少70%。

其七,注重细分市场,一些品牌尤其是新晋品牌并没有走全面型发展道路,而是集中力量在某个细分领域内谋求发展,如,Good Karma品牌主打亚麻基酸奶;Forager Project品牌主打腰果基酸奶;Blue Almond品牌主打扁桃仁基酸奶;Coyo品牌主打椰子基酸奶等。

为什么在国内发展缓慢

与植物基酸奶在欧美的火爆情形相比较,国内却显得十分冷清,不要说是乳业巨头甚至连有一定知名度和规模的乳企都没有涉足植物基酸奶,只有做饮料的农夫山泉进入了植物基酸奶这一细分品类市场,它计划推出三种口味,分别为巴旦木、椰子、核桃,先上市的是椰子口味,定位超高端市场。

除了农夫山泉外,还有一些小微乳企在做植物基酸奶,只在电商平台上销售,它们在市场上几乎没有影响力。大中型乳品企业的集体缺席,这使得国内植物基酸奶市场缺少强有力的推手。

中国乳业市场是否会向植物基酸奶打开?

@国内植物基酸奶

国内酸奶市场多年来一直保持较高水平的增长,2018年常低温酸奶合计销售额约690亿元,植物奶也在沉寂一段时期后开始复苏,表现出良好的增长势头,凯度发布的《2018第四季度亚洲快速消费品市场洞察》显示,豆奶是2018年中国家庭消费最多的品类,在销售额和销量方面都排在首位。而乳制品消费的增长则从2017的4.4%下降至1.8%。

另据欧睿国际数据显示,2019 年中国植物奶市场规模将达536.9亿元,另外,2014-2018年,中国市场包装豆奶饮品(包括即饮豆浆)年复合销量和销售额增长分别为9.3%和12%,远超牛奶的1.1%和4.6%,未来5年,豆奶豆浆饮品的增速还将是牛奶的2倍以上。

为什么在乳基酸奶和植物奶蓬勃发展的情况下,植物基酸奶细分市场还处于沉默状态?这其中的深层次原因又是什么?

这必须从酸奶这个大类的基本特征来进行分析。对于酸奶这个大类来讲,新鲜、健康、营养、美味和功能是它的基本特征。酸奶发展至今,新鲜、营养和美味已经成为它的共同点,而健康和功能仍然是它的差异点。

就植物基酸奶而言,健康是的它最大优势,因此它具备了酸奶大类的差异点,但是在美味和营养这两个酸奶大类的共同点上却有所欠缺。

营养全面性问题:与乳基酸奶相比较,植物基酸奶的蛋白质含量低,例如,每份牛奶含有8.2克蛋白质,而豆奶含有4-6克,大麻奶含2-3克,扁桃仁奶含1克,椰奶则不含蛋白质,而且还缺少一些维生素和矿物质,例如,维生素B12、维生素D锌和铁等。

口味问题:植物蛋白会带来难闻的气味、苦味和涩味,进而影响产品的味道,而且植物基酸奶的奶油感普遍不足,由于存在这些原因,所以植物基酸奶口味通常不如乳基酸奶,而口味是消费者选购酸奶的第一要素。

除了口味和营养因素外,价格高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由于成本因素导致植物基酸奶的价格明显高于乳基酸奶,例如,农夫山泉的植物基酸奶定价9.9元,这在当前的酸奶价格结构中属于超高档产品,这势必限制了消费人群的扩大,就拿植物基酸奶发展较好的欧美地区来讲,目前植物基酸奶主要还是针对中高端消费人群,要惠及普罗大众,还需要在产业链各个环节进行成本控制。

显而易见,口味、营养和价格是阻碍植物基酸奶发展的三大因素,这也很有可能是国内乳企对植物基酸奶保持谨慎态度的主要原因。

从这三大阻力所带来的影响来分析,口味和营养两个因素削弱了植物基酸奶与乳基酸奶竞争的力量,由于缺乏美味和营养全面性,它的健康特征无法发挥作用;价格因素削弱了植物基酸奶在消费人群中的渗透。

如果单纯从消费端来分析的话,植物基酸奶在国内还是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的,除了消费者的健康意识、环保意识、道德观念外,还有以下原因:

1,2014年国内纯素食者已经达到5000万以上,占全国总人口的4%,另外,弹性素食者逐年增加。

2,选择素食体现一种健康的时尚生活方式,有35%20-49岁的中国人会选择素食。

3,国内肥胖人口近9000万,血脂异常1.6亿人,高血脂1亿人,高血压2.7亿人,糖尿病9240万人。

4,国内乳基酸奶和植物奶的消费广泛普及和快速增长,为植物基酸奶的成长提供了良好土壤。

由此可见,只有消除口味、营养和价格的问题,尤其是口味和营养,植物基酸奶在国内才会进入快速成长时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