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流浪者幻想曲》的三种演绎

我跋山涉水来自远方,

深谷弥雾,

大海咆哮,

海浪激荡,

我孤寂地到处流浪,

并永远叹问,

“往何方?往何方?”

这里的太阳多么凄凉,

花朵枯萎,人生渺茫

人们的话空虚冷漠

我四处孤独地流浪。

故乡啊,故乡。

你在何方?

——吕贝克

这首诗是舒伯特同名艺术歌曲《流浪者之歌》中的歌词,也是《流浪者幻想曲》贯穿始终的一个思想主题。

相比于令舒伯特名垂青史的600多首艺术歌曲,他的钢琴作品一直隐藏在声乐作品耀目的光环之后。但随着一代代钢琴家不断地演绎,舒伯特的钢琴作品逐渐被更多人了解、欣赏,终于放射出其应有的光芒。而《流浪者幻想曲》可以说是舒伯特中后期最为成熟、庞大的钢琴作品之一,也是他出众的艺术歌曲与钢琴作品的一次完美融合。

在接到《流浪者幻想曲》的邀约之前,舒伯特刚刚完成了他著名的《“未完成”交响曲》。或许是受此影响,这首单乐章奏鸣曲有着十分鲜明的交响乐特征:它有着宏大的和声,大量的模仿器乐音效的弹奏技术,也继承了古典交响乐的乐章安排,同时,作为一个在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间承上启下的作曲家,舒伯特在创作这首作品时也蕴含了大量的个人情感表达,使其有着优美的歌唱性旋律。

《流浪者幻想曲》描绘了一个迷茫而孤寂的旅人,在黑暗的迷雾之中依然向往着远方,有着一往无前的勇气。舒伯特在创作《流浪者之歌》时,恰处于人生的低谷时期,正如歌词中所描绘的,他漂泊在外,孤苦无依,或许正是这份孤独,使他与吕贝克的诗句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创造了“流浪者”这一具有十足代表性的艺术形象。它就像一座可以不断加以挖掘的宝藏一般值得珍视。在此,我们不妨着眼于三位最具代表性的钢琴家对这首作品的演绎,探究谁才是真正的“流浪者”。

布伦德尔、阿劳、波利尼这三位钢琴家都以对舒伯特钢琴曲优秀的演绎而著称。布伦德尔是20世纪德奥钢琴学派承前启后的代表人物,早期致力于李斯特作品的演奏并声名远扬,后期则投身于对舒伯特、贝多芬等作曲家钢琴作品的研究之中,被认为是当今最为权威的舒伯特作品演奏者,本文主要对他于20世纪80年代录制的版本进行分析。阿劳的演奏生涯涉猎极广,早年享有“炫技大师”的美誉,他对舒伯特作品的诠释颇富盛名。波利尼是20世纪最伟大的钢琴家之一,演奏风格理智爽朗,颇具气势,他于1973录制唱片DG 447 451-2中的《流浪者幻想曲》也是非常受欢迎的版本之一。

《流浪者幻想曲》的第一乐章继承了古典交响乐的曲式安排,是省略了再现部的奏鸣曲式。在C大调上开始的四部和声和弦气势宏大,格调明朗,也为整个乐章奠定了一种积极、阳光的情感色彩。在第一主题的演奏中,布伦德尔采用了更加连贯的踏板和稍快于另外两位钢琴家的速度,令整个乐段的风格变得更加柔和而明快,此外,扬-抑抑的主题也处理的更有对比性,弱拍的两个八分音符似乎隐藏于强拍位置的四分音符之中,使曲调更富有生机,似乎是旅人带着愉悦的心情,沐浴着和煦的阳光在春日里踏青,整段演奏给人以轻松而愉快的感受。阿劳与波利尼在这段演奏中,明显要庄重许多,开篇的和弦集中而有力,主题鲜明。有别于布伦德尔,他们所塑造的“流浪者”这一形象在此处是果敢坚定的,他有着一往无前的勇气,昂首阔步地前进着的。随着乐曲的进行,波利尼将88小节至110小节处理得强弱对比突出,非常具有戏剧化色彩,表现了流浪者在旅途中内心的冲突,但是在接下来富有歌唱性的片段中却显得更加理性。与其产生鲜明对比的是布伦德尔在这一段里,有着很明显的歌唱感,节奏相较之前有较大幅度的减慢,为旋律的起伏和由歌唱所带来的适当的节奏弹性创造条件,使其更具浪漫主义的色彩,也融合了更多演奏者的情感。由于舒伯特的钢琴作品受到声乐作品影响很大,大量的乐段有着优美而富有歌唱性的旋律,低声部则经常配以常见的声乐伴奏型,故而布伦德尔这一段更富有歌唱感的演奏,无论是听觉趣味孩是对舒伯特的理解,都要稍稍胜于另两位钢琴家,同时也延续的他在第一乐章塑造的心情愉悦的“流浪者”形象。相较另两位钢琴家较为平和的结尾,尤其是布伦德尔的逐句减弱与强音上的延音踏板,波利尼的演奏显得十分利落,突强位置音色干脆,与后面弱拍的对比格外强烈,依旧是一个倔强而有骨气的流浪者的形象。

谈谈《流浪者幻想曲》的三种演绎

阿劳


第二乐章是充满了迷茫和梦幻的柔板乐章。作为变奏曲式,它的变奏主题直接来自于舒伯特的同名艺术歌曲《流浪者之歌》,在主题展现时旋律深沉而低缓,一个疲惫的旅人形象呼之欲出。而这短短的八小节之中,阿劳的演奏用了近一分半钟的时间,将主题长——短短这一节奏型所传达的厚重、孤寂感更加鲜明地表现出来,在他的演奏里,我们能清晰地感受到夕阳西下之时,奔波跋涉了一整日的“流浪者”拖着疲累的身躯,缓缓地走在崎岖不平的小路上。而布伦德尔与波利尼的演奏在一分钟左右,明显使旋律更加连贯,富有歌唱性。在一段左右手交替演奏,较为激烈的经过句之后,仙乐般的第三变奏再次将主题娓娓道来,波利尼和阿劳在这段中都表达了迷茫的情感色彩,些许的弹性节奏加强了这种迷茫和无奈。布伦德尔在这一变奏里则更平和安详,旋律起伏明显,有着与另两位钢琴家截然不同的情感表达,“流浪者”在疲惫之中,或许是想起了自己的故土,想起了往日与家人共度的快乐时光,心中充满了幸福而甜蜜的幻想,冲淡了一身的疲劳,心境也逐渐平和下来。总的来说,三位钢琴家对第二乐章的演奏区别是比较明显的,布伦德尔似乎并没有着意去刻画孤寂的氛围和疲惫迷茫之感,他的演奏整体上更加趋向安宁的氛围,几段变奏都是比较柔和的。阿劳的录音版比其余两位多用了近一分半钟的时长,其情感表达是三位中最深刻的,将“流浪者”的孤寂和迷茫之感演绎得淋漓尽致。

谈谈《流浪者幻想曲》的三种演绎

布伦德尔


第三乐章一扫之前的的阴郁,乐曲变得朝气蓬勃起来。这一急板乐章在乐曲中起到了“谐谑曲”的作用,第一乐段由前一乐章结尾的ppp力度直接进行到ff,给人一种拨云见日的重生之感。本乐段大量的强弱对比有着丰富的戏剧性,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之态。布伦德尔的演奏是相当灵巧、欢快的,但相比之下,他的演奏由于踏板较多,缺少了由长—短短节奏型带来的坚定之感。但是笔者认为,第三乐章与第二乐章产生的强烈对比,是需要一定的庄重感来表达“流浪者”放下自己的痛苦,转而用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风雨,布伦德尔则显然是通过轻巧和欢快来驱逐之前的忧郁。乐曲的第二乐段在大量的和弦与琶音中充满了一往无前的勇气,在第四乐段处,乐章的性格有了转变,这很明显是一个充满了抒情色彩的段落,在这一段中,三位钢琴家都把速度放缓,波利尼的演奏比较平和,而布伦德尔则充满柔情。在接近结尾处,布伦德尔做了一个明显的渐强渐弱的处理,这是乐谱中所没有的,这样处理能更充分地与接下来ppp做出对比,也使旋律起伏有致。

在第四乐章里,显然舒伯特在开始时打算以一个赋格乐章做结尾,调性回到了C大调上,奠定了本乐章积极阳光的性格。赋格片段的开始,左右手的主题、答题都采用了八度的形式,并延续了长—短短的节奏形式,更增添了一份坚定无畏之感。与第一乐章类似地,布伦德尔在演奏时非常强调四分音符,而八分音符的触键更加轻巧,整个赋格片段音乐非常具有流动性,呼应了布伦德尔在第一乐章着意塑造的积极向上的“流浪者”形象,与此同时大量的八度更添一种勇敢与无畏。另外两位钢琴家的演奏更庄重、坚定,尤其是波利尼,在弹奏节奏非常稳定,使得着一段旋律有着近似于进行曲的风格。在这段赋格之后,舒伯特转向了快速跑动的有着炫技成分的旋律的创作,布伦德尔在每两组跑动之间改变了音色,第二组的音色较为柔和,音量也更低些,这种对比的处理使这一段除了右手跑动与低音旋律之外有着更加丰富的层次感。而在之后右手旋律部分,他的演奏风格也更倾向于活泼有生机,而非强奏带来的庄严和辉煌感,使本乐章在其固有的热烈的结束外,融入了其他的性格,使强弱对比有致,音色变化丰富。但是在整首曲子结束之前的琶音,波利尼与阿劳都弹出了辉煌,热烈地推向结束之感;布伦德尔则继续他的风格,将琶音所用的力度减小从而突出和弦,这样的处理使得“流浪者”稍显疲态。三位钢琴家在第四乐章的演奏上风格较为相似,都将曲终的辉煌热烈很好地表现出来,不过就听觉趣味而言,布伦德尔对第四乐章的演绎确实要稍优于另两位钢琴家的录音版本。

谈谈《流浪者幻想曲》的三种演绎

三位大师的演奏各有其特点与匠心独运之处,相比之下阿劳和波利尼的演奏更趋向于古典的风格,在个人情感的融合上比较理性,强弱对比突出,令整首乐曲有着电光火石一般的辉煌炫目。波利尼指尖下的“流浪者”充斥着昂扬的斗志,从头至尾都有着一往无前的勇气。阿劳在第二乐章里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令一个的迈着沉重而疲惫的步伐的“流浪者”形象呼之欲出,和实是可圈可点之处。而布伦德尔的演奏风格与另两位有着很大的不同,他整首乐曲都演奏得更加轻快灵活,在抒情片段更有一种浪漫主义风格。在乐曲的四个乐章中,“流浪者”的情绪有着显著的不同,或是轻松愉悦,或是疲累迷茫,或是安宁向往,或是勇敢坚定,布伦德尔在遵从舒伯特乐谱的同时,使“流浪者”的性格更加饱满。就三版录音效果而言,阿劳在20世纪50年代录制的唱片或许由于年代较为久远,杂音有些多,布伦德尔与波利尼的版本就清晰很多,细节处理可以聆听得更加清晰明确。如果要从三位钢琴家演绎的“流浪者”中,选出一个更丰满、更真实的,那么笔者认为应当是布伦德尔所塑造的形象了,它值得我们反复地去聆听、感受。

舒伯特的“流浪者”凭借着独特的艺术形象,获得了多位钢琴家的青睐。肯普夫、里赫特等钢琴家也曾演奏过《流浪者幻想曲》,其中不乏对“流浪者”独到的理解与诠释。而今,这首乐曲依然是音乐会上经常被演奏的曲目之一。一千个读者的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流浪者”在不同的演奏者的心中也拥有着不同的性格与形象,并且在相互碰撞与交流中,日趋丰满;而我们也期待着不断有上佳的演绎展现在我们面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