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全世界都以为我疯了,那我只好疯狂给你们看

“你到底在笑什么?”“你不会懂的。”

“说实话,我能想到的最接近它们的东西——制作精良,演员们在那些特定情况下做到最佳——是主题公园,而不是演员们努力去向别人传达情感和心灵体验的电影。”

今年10月,好莱坞导演马丁·斯科塞斯在接受《帝国》杂志采访时称,他认为漫威电影(movie)是一种新兴的艺术表达,但不是电影艺术(cinema)。

《小丑》:全世界都以为我疯了,那我只好疯狂给你们看

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不少超英粉、漫威粉都对马丁的言论嗤之以鼻,同时支持者亦不在少数。其中,被他们拿来与漫威电影比对最多的,就是与那部马丁·斯科塞斯有着千丝万缕关联的——

《小丑》

《小丑》:全世界都以为我疯了,那我只好疯狂给你们看

导演:托德·菲利普斯

编剧:托德·菲利普斯、斯科特·西尔弗

主演:华金·菲尼克斯、罗伯特·德尼罗、沙姬·贝兹

类型:剧情、惊悚、犯罪

威尼斯金狮奖、IMDb前十、冲击奥斯卡,各项荣誉加身的《小丑》无疑是漫改电影里程碑式的作品。它不仅成为DC日后开疆拓土的先锋之作,也为当下狂欢式的超英电影提供了新的创作方向。

然而,作为DC著名反派角色“小丑”的传记电影,在看过该片后你会发现,除了片中出现的一些标志性元素外,你几乎很难看到任何与DC或“超英”沾边儿的内容。

正如马丁·斯科塞斯对该片的评价:“《小丑》绝非一般的超级英雄影片,它真的非常不同。”

没有超能力、高科技、大特效,也没有一个标准好莱坞商业巨制中必有的典型反派,更没有打败天下无敌手、拯救世界的正派主角。

有的只是,该片导演将所有镜头聚焦,极力描绘和塑造的那个多层次的“小丑”亚瑟·弗莱克。有的只是,关于这个受精神疾病困扰的社会边缘人,如何歇斯底里地,被一个“悲哀”的社会逼入深渊的故事。

《小丑》:全世界都以为我疯了,那我只好疯狂给你们看

《小丑》的主角亚瑟·弗莱克是一个落魄的失败者。

他的职业是在各种促销活动、福利演出中扮演小丑(clown),依靠微薄的薪水为生。

《小丑》:全世界都以为我疯了,那我只好疯狂给你们看

只因扮相滑稽可笑,亚瑟被一群混混堵在小巷子里“海扁”了一顿。事后当同事问起,他却软糯糯地回答道,“那只是一群孩子罢了,我就不该理会他们。”

《小丑》:全世界都以为我疯了,那我只好疯狂给你们看

本来就一肚子窝囊气,老板这时还以“擅离职守”为理由,要求克扣亚瑟的工资。不仅如此,老板还顺带嘲讽他“是个怪胎”。

亚瑟又一次“怂”了。他躲在巷子里拿垃圾堆泄愤,结果一不小心还滑倒了,看起来满是无能者的愤怒与可怜。

《小丑》:全世界都以为我疯了,那我只好疯狂给你们看

此外,亚瑟还患有一种罕见的神经损伤式疾病——每当情绪出现巨大波动,他就会不顾场合、不受控制地狂笑。

因被人误会,他会一边摇头一边疯狂大笑起来,眼神中充满了痛苦。为此,亚瑟甚至每天需要带上一张小卡片,试图在失控时缓解尴尬和误解。

《小丑》:全世界都以为我疯了,那我只好疯狂给你们看

《小丑》:全世界都以为我疯了,那我只好疯狂给你们看

贫穷、懦弱、精神病,老天的不公看来已经快要压垮这个瘦骨嶙峋的可怜人。然而,尽管生活窘迫,其实亚瑟也有着亲人的陪伴、女友的温暖、同事的协助。此外,他的努力还被著名脱口秀主持人莫瑞·富兰克林关注,得到了后者的提携、支持与鼓励。

其实只要这个社会能对他多抱有一些善意,他就能安稳、平淡地度过一生。

可惜,这个社会 “病”得比他更严重。

由于非法携带枪支,亚瑟最后还是失了业。电车里,三个年轻男子正在公然调戏妇女。亚瑟看在眼里怂在心头,迟迟不敢做声。

《小丑》:全世界都以为我疯了,那我只好疯狂给你们看

但命运就是像漩涡一般,本来和你八竿子打不着的事,偏偏就能拉你下水。

由于过度紧张,亚瑟的狂笑症开始发作。

《小丑》:全世界都以为我疯了,那我只好疯狂给你们看

三个年轻人以为亚瑟笑有所指,怒火中烧,追上去就是一顿毒打。他们做梦也不会想到,这是自己的最后一个夜晚,夺走他们生命的正是眼前这个无名之辈。

枪响,三人应声倒地。

他们后来被新闻描述成三个被社会底层仇富者枪杀的华尔街白领,而亚瑟则自然而然成为荼毒社会的罪犯,被全城通缉。

《小丑》:全世界都以为我疯了,那我只好疯狂给你们看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以地铁凶案为起点,亚瑟的生活开始彻底走向崩塌。

曾经的偶像——脱口秀主持人莫瑞·富兰克林,公然在电视上嘲笑亚瑟的梦想;相互慰藉、取暖的女友,其实是亚瑟妄想症的产物,每一次与女友相聚时的场景,也不过是他臆想里的画面。

《小丑》:全世界都以为我疯了,那我只好疯狂给你们看

直到最后,亚瑟发现自己甚至并非母亲亲生,而且自己曾惨遭继父的暴力虐待。过于痛苦的回忆让他失去了记忆,却留下了永恒的精神创伤,也导致了他狂笑症的出现。

一切的善良、美好皆为虚妄,华丽而虚无缥缈的美梦彻底破碎,亚瑟内心的一切坚强与自信在此时彻底崩坏,摧枯拉朽。

就像此前一条《小丑》的热评说的那样:“30年前,创造小丑需要一个化学池;30年后,创造小丑只需要一个糟糕的下午。”《小丑》给人带来的压抑感是罕见的,是一种在身处白昼之下仍看不到一丝光明的绝望。

《小丑》:全世界都以为我疯了,那我只好疯狂给你们看

而这种压抑和绝望,体现在充斥《小丑》全片各个层次中的矛盾与冲突。它们一环扣一环地引领你关注亚瑟作为一个人的心路历程:慢慢放弃自我,慢慢展现出反社会人格,慢慢熟悉枪支、暴力,到最后慢慢变得杀人不眨眼。

影片最后,亚瑟与心理医生有一段对白:

“请问你到底在笑什么?你想讲给我听听吗?”

“你不会懂的。”

《小丑》:全世界都以为我疯了,那我只好疯狂给你们看

《小丑》:全世界都以为我疯了,那我只好疯狂给你们看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曾经一心想要成为喜剧演员,博得世人欢笑的亚瑟,终于迎来了平静与淡然。可以说,整部电影是以亚瑟的心理转变作为诱因,推动着故事情节发展。而导演为了展现这种转变,做出了大量心理暗示的铺垫。

例如“舞蹈”,作为亚瑟心理变化的投射,舞蹈动作的设计在影片中起到了重要的暗示作用。例如亚瑟在地铁杀人后躲公厕时的独舞那样,诡异、恐怖的同时又存有一丝诙谐与神圣。

《小丑》:全世界都以为我疯了,那我只好疯狂给你们看

当亚瑟正式成为“小丑(Joker)”后,色彩斑斓的服装、青绿的头发、花白的妆容,与“放飞自我”的诡异舞蹈正式宣告着,亚瑟心中的黑暗面——“小丑”终于不用躲在角落中了。

《小丑》:全世界都以为我疯了,那我只好疯狂给你们看

另外,导演对于光线和色彩的运用,同样是《小丑》这部影片必须拿出来说道的亮点。

在刻画人物方面,侧光与侧逆光绝对是导演手中的必杀技。这种打光方式让人物的面部同时出现阴影和光明两面,将市井小民隐忍与叛逆的两面映照出来。

《小丑》:全世界都以为我疯了,那我只好疯狂给你们看

在光线质感的选择上,电影采用了极具有颗粒感的戏剧光,将人物不洁、恐怖的心理状态进一步放大。

而在色彩上,本片前半程几乎完全使用了阴翳的青蓝色调。随着亚瑟内心恶意的觉醒,这种颜色的纯度开始逐渐褪减,象征恶魔的诞生。

《小丑》:全世界都以为我疯了,那我只好疯狂给你们看

在构图方面,细心的观众可能也观察到,电影的大部分画面都有一定程度的向右倾斜。尤其是在描述混乱的社会环境时,这种倾斜会更加明显。

这样的处理,很难说是不是导演无心插柳。但从观感上来看,无疑是让混乱无序的哥谭市看起来更加失重、癫狂。

《小丑》:全世界都以为我疯了,那我只好疯狂给你们看

除了导演对镜头的纯熟运用外,演员华金·菲尼克斯的“殿堂级”表演更是让全世界影迷看得“头皮发麻”,顶礼膜拜。

话不多说,直接上图。

凤凰叔表演狂笑症发作时的片段。不知道的,肯定以为这真的是个疯子——

《小丑》:全世界都以为我疯了,那我只好疯狂给你们看

《小丑》:全世界都以为我疯了,那我只好疯狂给你们看

刚刚筑下大错,亚瑟的慌张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小丑》:全世界都以为我疯了,那我只好疯狂给你们看

在表演愤怒时,华金变化无穷的微表情将人物情绪层层推进——

《小丑》:全世界都以为我疯了,那我只好疯狂给你们看

《小丑》:全世界都以为我疯了,那我只好疯狂给你们看

还有这段被“封神”的表演,据导演介绍,那滴眼泪是华金在表演过程中自然而然落下的,并没有任何设计,但却非常符合亚瑟的心境——

《小丑》:全世界都以为我疯了,那我只好疯狂给你们看

最后,让我们再聊一聊马丁·斯科塞斯吧,为什么说他与《小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答案就藏在马导的两部经典作品中——《出租车司机》《喜剧之王》。

首先,《小丑》的故事设定与《出租车司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主角同样是游荡在社会边缘的底层人,都在内心饱受孤独的煎熬,都曾经历现实的背叛和欺骗。而他们最终也殊途同归,都举起了手枪,成为堕入深渊之人。

《小丑》:全世界都以为我疯了,那我只好疯狂给你们看

此外,两部电影都有奥斯卡影帝罗伯特·德尼罗出演。说起他,就不得不提到马丁的《喜剧之王》。

现实同样击碎了主人公不堪一击的梦想。为了登上梦想的舞台,主角不得不走上了疯狂而出格的道路。来到《小丑》中,曾经挣扎着想要“上位”的德尼罗,这一次饰演的正是默瑞·富兰克林——亚瑟的偶像。

《小丑》:全世界都以为我疯了,那我只好疯狂给你们看

看到熟悉的演员与桥段,马丁的粉丝一定会会心一笑。也难怪马丁·斯科塞斯曾经一度想要出任《小丑》的监制,甚至执导这部电影。或许在马丁眼里,这就是他所谓的电影艺术:

“启示”——美学、情感和精神上的启示。

“角色”——人的复杂性和他们充满反差、有时甚至自相矛盾的本性,他们能彼此伤害、彼此相爱,又能突然直面自我的那种方式。

“意想不到”——戏剧化进行诠释的现实生活,并进一步拓宽电影这种艺术形式的可能性。

然而与前两部电影不同的是,《小丑》对于虚构世界极为黑暗、极为压抑的描述,也为该片带来了一些负面的评价。没有任何一个能给予正面能量的角色,没有任何一个闪耀人性光辉的瞬间,甚至正因为《小丑》有着对人性细致入微的刻画,反而会更容易对观众造成更深的影响。

可以说,从人物、到叙事、到呈现,甚至连影片本身的话题和内涵,都像是注定为了混乱和矛盾而生。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不失为对影片情绪的另一种延伸。

《小丑》:全世界都以为我疯了,那我只好疯狂给你们看

即便争议声从未停歇,也绝不妨碍《小丑》成为2019年电影市场的高光之作。在接连夺下各项荣誉之后,我们还可以期待它在奥斯卡金像奖上有所斩获,更可以期待在未来,DC能否在本作的基础上重启又一段经典的故事。

别忘了,布鲁斯·韦恩(蝙蝠侠)在片中的存在感可是蛮高的。


-END-

作者丨任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