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客觀世界,從何而來?

有時最簡單的問題是最難回答的,什麼是“事物”?為什麼“事物”會發生?又為什麼“事物”會如他們應該的樣子發生?讓我們嘗試一步一步地去了解它們是由什麼組成的。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客觀世界,從何而來?

你是物質,物質又由分子組成,分子又由原子組成,而它們都是由基本粒子組成。但是,如果基本粒子已經是以最小的東西存在著,它們又由什麼組成?為了回答這個簡單的問題,我們從最簡單的開始,先讓我們把宇宙清空,沒有物質,反物質,輻射,粒子和任何東西。現在,讓我們來仔細看看真正的”什麼都沒有”,什麼是空的空間,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真空嗎?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客觀世界,從何而來?

這裡沒有原子,沒有物質,什麼都沒有!難道這真的是”虛無”?”虛無”給了我們建立一切的基礎從某種意義上說,”虛無”的空間像一片巨大,平靜的海洋。當水面什麼事都沒發生,非常平靜時,一陣大風就可以掀起一些劇烈的波浪,我們的宇宙就像這樣運作,這些海洋充滿著整個宇宙,物理學家稱它們為哈伯深領域。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客觀世界,從何而來?

這可能很奇怪,又很陌生,但是想想輻射,通過激發所謂的電磁場,一個小小的紐結產生了,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光子,帶有輻射的粒子我們稱為光子,我們認為不只有光是這樣,宇宙中所有的粒子都是如此,產生所有粒子都有屬於自己的規則與領域。舉個例子,有一個電子場伴隨著電磁場充斥著整個宇宙,在這領域裡的糾纏產生出的就是電子,宇宙中的領域可產生17種粒子,並被分為3大類:輕子,夸克,及玻色子。

輕子有電子、緲子、陶子並各有一個相應的中微子。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客觀世界,從何而來?

然後是夸克,夸克是核子家族的粒子,他們總是彼此連結複合並組成原子核的成分──質子及中子,輕子及夸克是構成物質的粒子它們構成了我們所看到的一切:比如你呼吸的空氣、照亮你的太陽,你正在使用的計算機……但事物不僅僅存在,它們還要做點什麼,站在哲學的角度,”存在”僅是一個事物本質的一部分。這就是玻色子和使它們發揮作用的場的領域。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客觀世界,從何而來?

圖解:由二個上夸克及一個下夸克所構成的質子

夸克與輕子由物質場產生,玻色子則由力場產生,我們將宇宙的法則稱作”基本力”目前人類發現了四種基本力:電磁力、萬有引力、強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這些基本力就像遊戲規則一樣,而遊戲棋子是粒子,遊戲盤是整個宇宙,它們讓粒子知道該做什麼以及如何做。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客觀世界,從何而來?

圖解:標準模型中的粒子有六種是夸克(圖中用紫色表示)。左邊的三行中,每一行構成物質的一代。

主教對角線移動(西洋棋術語)無質量粒子光速移動,騎士可以跳走(西洋棋術語)。重力互相吸引,基本力是粒子間相互作用的規則,最終讓粒子相互組成,創造出我們在這宇宙裡看到的一切。引力不僅讓天體圍繞太陽,或令蘋果從樹上掉下來,作為規則,它也賦予物質吸引的本質,這是創造星體的前提條件。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客觀世界,從何而來?

圖解:在無限深方形阱裡,兩個全同玻色子的對稱波函數繪圖。

電磁力不僅表現在磁鐵的相吸相斥,或燈泡中的電流,它還決定了原子間的鍵結,創造了分子基本力與粒子。就像兒童玩具一樣,玻色子則像個傳訊者在這之間傳遞,或者說連結物質粒子,他們用來告訴對方如何移動。每種粒子使用一組特定的力與其他粒子作用,夸克可以通過強力與電磁力互相作用,但電子則只會通過電磁力作用,而不是通過強力作用。夸克互相交換強相互作用力,玻色子傳達強相互作用力,它們所構成的質子與電子交換電磁粒子和光子。因此,夸克被鎖在原子核中,而電子則通過其電吸引保持附著,共同形成原子。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客觀世界,從何而來?

即使宇宙中有許多雜亂的現象,例如:生命、超新星、甚至是計算機這些表面上看來複雜的東西。如果把所有東西都放大到一定程度,你只會發現17個基本粒子與場的身影並以四大規則互相作用。總而言之,就我們現在所知道的一切,這些正是”事物”,這個理論就是物理學家所稱的”粒子物理的標準模型”基本上你也只是粒子與作用力在場的海洋中擾動的結果,但為什麼?什麼又是力?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客觀世界,從何而來?

1.Wikipedia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 TNTSONIC- GrayHS-泛星- Amara- Kurzgesagt – In a Nutshell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