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問“十三朝古都”西安--“秦”為什麼也是你的?

西安,陝西省省會城市,以前賈平凹小說裡的廢都,如今抖音裡的網紅城市,有太多太多的頭銜,但爭論最多的就是“十三朝古都”的稱號。

有人問“十三朝古都”西安--“秦”為什麼也是你的?

咸陽清渭樓

對於在西安的朝代,除了一些小的割據政權以外,討論的最多的就是為什麼把建都咸陽的秦也歸屬於西安?

據唐代的《元和郡縣誌》解釋:山南曰陽,水北也稱陽,而咸陽正是地處九嵕山之南,渭河之北,山水俱陽,故名咸陽。而“鹹”字意為“皆”、“都是”等。也有人根據《史記》和秦都咸陽出土的陶文,認為商鞅在此置 “咸亨”、“陽裡”,公元前350年,秦孝公將兩名合一,即為咸陽。這便是目前史學家公認的咸陽城市名稱的由來。

有人問“十三朝古都”西安--“秦”為什麼也是你的?

秦始皇

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年),秦國從櫟陽遷都咸陽,"秦孝公築渭城,名咸陽宮。秦咸陽宮就在今咸陽市區以東15公里的窯店鎮(現屬西安市西鹹新區秦漢新城)。

後來歷經秦惠文王、秦悼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莊襄王幾代的營建,秦咸陽以頗具規模,到了秦始皇時期,發動了與東方六國的戰爭,在滅六國的過程中,每消滅一個國家就要在咸陽仿建該國的宮殿,擴建皇宮,渭水北岸建成了各具特色的"六國宮殿",《史記·始皇本紀》記載:“每破諸侯,寫放其宮室”。

有人問“十三朝古都”西安--“秦”為什麼也是你的?

渭河落日

秦在渭河南岸又相繼建造了“興樂宮”(後來的西漢改建為長樂宮,劉邦以後為太后住所)、“章臺宮”(西漢改建為未央宮)、“甘泉宮”(漢武帝改為桂宮,是后妃所住之地),為了取代渭北“先王之宮廷”秦始皇在渭河南岸重新修建“朝宮”---阿房宮,遺憾的是“阿房宮”還未完全竣工,秦就滅亡了。

有人問“十三朝古都”西安--“秦”為什麼也是你的?

秦咸陽、漢長安、唐長安、明清西安

有人問“十三朝古都”西安--“秦”為什麼也是你的?

阿房宮遺址

有人問“十三朝古都”西安--“秦”為什麼也是你的?

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

這些宮殿之間又以複道、甬道相連接,形成了繁華的大都市。《史記》有云:"咸陽之旁二百里內,宮觀二百七十",《漢書》記載:"秦起咸陽,西至雍,離宮三百"。《三輔黃圖》有“渭水貫都,以象天漢,橫橋南渡,以法牽牛”的記載。可見當時的咸陽是橫跨渭水的大都市,圍繞咸陽的關中地區分佈著上百座大大小小的宮殿,這些宮殿組成了龐大的宮殿群。

有人問“十三朝古都”西安--“秦”為什麼也是你的?

咸陽初建時是有外城牆的,後來隨著秦國疆土的擴大,城市人口劇增,城市範圍也大幅度擴張,修建外城牆的速度遠遠趕不上擴張的速度,而且直到秦朝滅亡之前,秦二世還在繼續修建“阿房宮”。

有人問“十三朝古都”西安--“秦”為什麼也是你的?

陳勝、吳廣起義

秦昭襄王在位56年,大部分時間住在章臺宮,在秦滅六國的過程中,"諸侯莫不西面而朝於章臺之下" ,秦始皇就在這裡處理政務的。所以後來西漢的長安城是在秦部分宮殿的基礎上擴充改建的。

有人問“十三朝古都”西安--“秦”為什麼也是你的?

阿房宮

公元前206年,漢高祖劉邦在秦咸陽宮以西重新設立“新城縣”,後併入長安,漢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又重新設”渭城縣”。唐代時屬京畿道京兆府“咸陽縣”,一直到公元1371年明洪武四年,將咸陽遷到渭水驛,就是今天咸陽的老城所在地。此後又和西安分分合合糾葛了好些年,經過複雜的行政區域劃分,直到1984年撤銷咸陽地區,設立地級咸陽市。此時的咸陽市區已經東距秦咸陽宮15公里了。

這也就是為什麼西安要把“秦王朝”納入自己名下的原因。確實,秦在渭水南岸有不少宮殿,秦國到秦朝也有不少君主在渭河南岸章臺宮處理政務,秦未建成的“朝宮”“阿房宮”也在今西安境內,秦咸陽宮所在地如今也劃歸西安了。這一切似乎都能說得過去。

參考資料:《史記》《漢書》《元和郡縣誌》《陝西地方誌》

喜歡就加個關注,不妥之處請批評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