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初學者日常練習中的誤區很常見,不及時調整會讓你喪失興趣

現在學民謠吉他的人越來越多,年齡結構也不僅僅限於20多歲的年輕人,30到50歲的人也逐漸增多,我自己在頭條西瓜視頻的粉絲中30以上的年紀佔到了50%以上。

吉他初學者日常練習中的誤區很常見,不及時調整會讓你喪失興趣

吉他熱度不減

民謠吉他的魅力就在於自彈自唱,一把吉他可以演奏一段優美的音樂獨奏且樂器體積小,容易攜帶。

民謠吉他很多人覺得入門容易,但是學精很難!但是我卻不同意這個看法!

吉他入門容易嗎?學到什麼程度可以稱的上入門了?現在很多網絡上充斥著自彈自唱的視頻,仔細去看他們大多數彈的是C大調的和絃,而且F大橫按基本都換成小F的指法,這樣的吉他玩家算入門了嗎?你問下他,D大調的1音在哪個品位?估計十有八九都回答不上來。

吉他初學者日常練習中的誤區很常見,不及時調整會讓你喪失興趣

吉他簡單彈唱並不是入門

這樣的吉他練習者在我認為離入門還是有些距離的,起碼要把吉他上的音熟悉,就想學鋼琴一樣,每個琴鍵是什麼音總該知道吧?

接下來我總結幾個初學者日常聯繫的幾個誤區。

1:直接練習和絃,並找些簡單的C大調和絃的編配的歌進行練習。

2:日常練習從來不用節拍器。

3:吉他拿起來就練,不管吉他的音準不準。

4:沒有針對性的練習各種彈奏技巧,而是看到什麼練什麼。

5:不學習基礎樂理,只會看譜子練習。

所列以上的幾點,假如你是一個初學者可以對照一下,自己佔到了幾條?

我一直在和琴友們說,基礎和樂理必須要學,不然你以後吉他是練不下去的,或許只能停留在自娛自樂的C大調和G大調的基本和絃裡。

我結合自己的4年多的吉他自學經歷給大家分享下我們日常練琴時該做那些事。

1:每當拿起吉他的第一件事花10-15分鐘爬格子和音階,這個動作有2方面的作用。

①:活動手指,就類似運動前要熱身一樣,將手指活動開。

②:增加手指機能訓練,熟悉吉他指板,會在潛移默化中熟悉每個品格的音。

2:音樂無非有3點組成:旋律、節奏、和聲。當吉他初學吉他時節奏練習不可缺少。

爬格子開節拍器,目前手機APP電子節拍器一大堆,從慢到快,逐步形成節奏的穩定性。後期節奏的不穩定會讓你寸步難行,特別指彈歌曲,節奏不對就會讓一首歌曲變成另外一種情形。

3:和絃的練習方式和方法需要了解,不能盲目的練習。

①; 和絃練習不要跳躍性,C大調和絃都沒練全的情況去練習其他的,就類似於基礎沒打完,容易崩塌。

②:和絃的轉換需要了解其中的方式如:保留指、首音先行等,特別彈奏分解和絃是避免出現斷音的現象。

③;F大橫按必須突破,不能老是用簡化的指法去替代,吉他中的大橫按音色魅力十足。

吉他初學者日常練習中的誤區很常見,不及時調整會讓你喪失興趣

一定要和大橫按死磕到底

4:樂理知識的學習

很多吉他自學者,練會很多彈唱歌曲,但是基礎對歌的和絃走向一問三不知。假設有人問萬能和絃16451是什麼和絃走向,可能他會說是C-Am-F-G-C,對吧!這個只是C大調的和絃,那G大調那?F大調那?估計很多都說不上來了。這個僅僅最基礎的樂理知識。

最基礎的一個和絃構成音,音程關係,大小調的關係起碼得了解吧。

自學吉他的琴友,千萬別把這個落下了,一旦落下吉他練習的瓶頸期很難突破。我就是反面例子,前2年對於樂理一竅不通,吉他水平幾乎停滯,哪怕每天都練效果極不理想。後面買書強行自己去學習樂理知識,明白了其中的奧秘後,就像打通了任督二脈的感覺。

我這次可能說的有點絕對了,但是這個誤區確實存在。希望琴友們不要忽視以上的幾點,哪怕不走專業路線,自娛自樂也得有個像樣的自娛自樂吧!

本人在頭條西瓜視頻也開通了視頻分享,或許對吉他初學者的你有所幫助!

在最後感謝你認真的看了我的文章,對你有啟發的給我點了贊,點點關注。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