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駕駛技術高交會受青睞,業界預測最快明年實現商業化落地

在城市中心區實現任意點對點的無人駕駛、當駕駛員低頭時系統便會發出危險警告、通過APP實現在線預訂車位……

在今年的第21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以下簡稱“高交會”)設立的22條主題參觀路線中,一條“智能駕駛路線”贏得不少觀展者青睞,大會推薦了以無人駕駛、自動駕駛、輔助駕駛等領域為發展方向的企業展示單位13家,讓參展者多方位瞭解智能駕駛在當下的發展態勢。

无人驾驶技术高交会受青睐,业界预测最快明年实现商业化落地

不過,令不少觀展者疑惑的是,無人駕駛技術似乎早早進入人們的視野,為何生活中卻遲遲未見無人駕駛的場景應用?小南從本屆高交會相關參展企業處瞭解到,從今年上半年開始,北京、上海、武漢等城市已經大面積放開無人駕駛運營示範區的建設,在無人駕駛資質拍照放開政策上比企業預期的要快很多,或許在2021年甚至明年,在某些地區便能真正享受到自動駕駛服務。

無人駕駛發展突破點:高精度定位與高精度地圖

在本屆高交會上,“雙高”技術成為眾多無人駕駛企業談及最多的關鍵詞,何為“雙高”技術?即高精度定位與高精度地圖。

“一個人在自己每天上下班的路上便會神態輕鬆,但當他來到一個陌生的城市,即便有導航也會小心翼翼,而高精度定位與地圖便會是無人駕駛技術中的記憶儲備,給自動駕駛汽車提供一個先驗的基礎數據,有效地降低風險。”來自廣東星輿科技有限公司高精度定位技術總監杜洪偉通俗易懂地介紹了“雙高”技術對於無人駕駛的重要性。

杜洪偉表示,定位技術包括絕對定位和相對定位,例如基於導航衛星的定位是絕對定位技術,而IMU、視覺、雷達等則是相對定位技術。衛星精度雖高至釐米級,但會受遮擋的影響,IMU則受時間的影響,視覺受時間和光線的影響,激光雷達受大霧等環境影響。

因此,在安全性為首的前提下,多個傳感器共同輔助自動駕駛“大腦”進行決策就顯得尤為重要。這一次,杜洪偉所在的公司在高交會中展示的便是他們一直致力於研究的北斗高精度定位平臺、室內外定位以及圖像識別等多項聚焦高精度定位的產品。

而另一家在高交會現場展示無人駕駛技術的AutoX深圳裹動智駕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王立彬則對高精度地圖進行了相關闡述。他介紹,如今人們手機使用的地圖僅僅是給人使用的,自動駕駛使用的地圖則更加複雜,例如每個紅綠燈關聯哪些車道都需要十分明確,要求地圖的實時更新頻率也應該非常快。

王立彬指出,在國內,高精度地圖屬於電子導航資質,採集的過程是需要一個甲級測繪資質要求,因此,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採集地理信息提供給相關使用者。而作為中國第一個獲得自動駕駛行業標準NHTSA官方認證的企業,王立彬所在公司於本屆高交會上展出的無人駕駛汽車,就因附帶L4級大規模三維高清地圖等核心產品技術從而成為十分“緊俏”的合作對象。

无人驾驶技术高交会受青睐,业界预测最快明年实现商业化落地

顛覆傳統出行方式,智慧城市交通產品多樣

站在路邊,乘客通過小程序一鍵召來Robo-Taxi,Robo-Taxi會以自動駕駛模式,將乘客從A點送至B點,途中不需要駕駛員進行任何操作。在深圳元戎啟行科技有限公司展臺,展出的Robo-Taxi可以將人從駕駛中解放出來,該公司硬件部總監劉念邱指出,這是未來出行的一種主流模式。

“我們開發了一套獨立傳感硬件系統,能對傳感信息預處理,實現不同傳感器相關信息保留,加上我們自己開發的感知系統,能夠實現更可靠的感知結果。” 劉念邱介紹,對於城市中常見的禮讓行人風潮,Robo-Taxi也同樣能夠實現,自動駕駛汽車擁有靜態感知與動態感知,因此,Robo-Taxi對周圍所有交通參與者都可以識別到,並且還會根據它的分類預測行人可能行走方向、行走速度,從而進行避讓和減速。

除在汽車本身的展品外,本屆高交會還展出了眾多智慧交通運用技術。如炎鑫智慧停車(深圳)有限公司便針對城市停車難,專注於智慧停車系統的開發,該公司推出的APP全面打通了線上線下使用場景,不僅能夠在線預定車位,還能在線交費與反向尋車。

與此同時,能夠隨時提醒注意力不集中的駕駛員,用於輔助駕駛的智能車載、可以根據往來車流量進行自動調整的交通信號燈等高科技的亮相,同樣預示著一場充滿智能、便利的出行場景的到來。

无人驾驶技术高交会受青睐,业界预测最快明年实现商业化落地

無人駕駛離我們究竟還有多遠?

11月14日下午,高交會新聞中心在會展中心舉辦了第一場記者服務廣場活動,活動主題為“聚焦自動駕駛場景應用”,當日,活動邀請了相關參展單位進行分享。

針對無人駕駛目前所面對的困難,深圳市元戎啟行科技有限公司硬件部總監劉念邱表示,在商業推進過程中,不同國家進度不盡相同。

例如在美國鳳凰城為什麼現在允許無人駕駛商業運營?因為那裡地廣人稀,大家又很遵守交通規則,又不下雨,空氣也很好。如果我們是生活在鳳凰城的居民,我們就可以認為無人駕駛已經進入我們生活了。但是如果到印度街道上做無人駕駛的話,估計非常非常困難,因為路都不一定看得清楚。

“站在我們無人駕駛廠商角度來說,我們更多抱著樂觀態度。因為在國內,整體得到車道複雜情況都是處於可控狀態。”劉念邱表示,現在我們需要做的就是通過更多的測試和數據採集去解決非常非常邊緣化的一些問題,對於99%情況其實已經能夠處理了。

AutoX深圳裹動智駕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王立彬則對目前無人駕駛的進展進行了闡述,“目前國內對自動駕駛相關的標準制定,是包括測試相關的、封閉測區標準是有的。下一步在公開道路行駛過程中,對自動駕駛技術、相應的標準,國家包括工信部也在緊密做一些相應制定。”

无人驾驶技术高交会受青睐,业界预测最快明年实现商业化落地

王立彬表示,去年全國各地還在大量建造封閉測試場。但從今年上半年開始時候,北京、上海、武漢等城市,已經大面積開放了無人駕駛運營示範區建設,大家也欣喜地看到政府對無人駕駛資質牌照有了更開放的政策。

“我們AutoX公司2016年成立於美國硅谷,2018年把總部落到深圳南山,AutoX是目前唯一一家拿到美國加州載人、載物雙運營的牌照,目前在加州推出了商業化運營。”

王立彬透露,今年公司已經與上海市政府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計劃於明年在上海嘉定區落地100臺無人駕駛汽車進行試運營。他表示,可能在2021年甚至明年,在上海嘉定區就能夠真正可以享受到自動駕駛服務。

【撰文】徐峰

【攝影】朱洪波

【作者】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