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女娃扎完針太委屈,回頭找醫生“算賬”,網友:不怕再來一針

說到打針,多數人都會有恐懼感,尤其是兒時的時候,有些膽小的人,都不敢看到醫生,甚至每次經過診所的時候,都會被嚇哭。但是生病了以後,又不得不去打針,所以每次談到打針,都會讓人心情緊張。

而現在的孩子,也跟我們兒時一樣,特別懼怕打針,很少有孩子會乖乖聽家長的話,老老實實的打針,因此,作為父母,陪孩子打針也是一個艱鉅的任務,各種哄騙的招式已經用盡,但是孩子們卻依然大哭大鬧、奮力抵抗,每次都會鬧得跟上戰場似得,尤其是在醫院裡的兒科,各種哭鬧聲讓家長人心煩意亂。

3歲女娃扎完針太委屈,回頭找醫生“算賬”,網友:不怕再來一針

在醫院裡,有位寶爸帶著三歲大的女兒帶打針,然而女娃的表現卻讓大家在大吃一驚,原來剛開始的時候,女娃跟著寶爸來到醫院,在女娃的心裡並不知道寶爸帶自己來這裡幹什麼,應該是第一次來這裡打針吧,女娃很乖巧的被爸爸抱著,而醫生開始給女娃打針的時候,女娃根們沒有反應過來,等到打完針把針頭拔出來後,女娃才放生大哭。

對於這位寶爸來說,孩子的反應遲鈍也算是一種好處吧!最起碼不像其他小朋友一樣,需要好幾個大人按著孩子才能完成打針這個“沉重的任務”。女娃大哭後,寶爸連忙安慰女兒,說到:“弄疼寶貝了是吧!別哭了,這不都打完了嗎?咱們回家好不好!”

3歲女娃扎完針太委屈,回頭找醫生“算賬”,網友:不怕再來一針

女娃哽咽著說要回家找媽媽,並且還用手捂著被扎過的地方,顯得特別委屈,當大家覺得小女孩有了這次的經歷,肯定會對醫生有陰影,並且會懼怕醫生,讓大家沒有想到的是,小女孩跟著爸爸剛走出門,回頭看了看醫生,瞬間轉身向醫生走過去,看著女娃氣呼呼的樣子,好像是找醫生報“扎針之仇”的樣子,甚是可愛!

3歲女娃扎完針太委屈,回頭找醫生“算賬”,網友:不怕再來一針

當時寶爸也沒意識到,女兒竟然還會出現這種操作,看到女兒氣沖沖的跑回診室,寶爸連忙追過來進行阻攔,沒想到女娃並不領情,左閃右躲的想要繞過去找醫生算賬,但是由於年齡太小,躲不過爸爸的阻攔,小嘴一噘,眼淚又要流出來了,寶爸只能蹲下來,扮花臉逗寶寶開心。網友看了這個場面後,紛紛覺得這個小女孩竟然還敢回頭找醫生麻煩,不怕再來一針,真是個女漢子,要是其他小朋友,想躲還來不及呢,更別說找醫生算賬了!

3歲女娃扎完針太委屈,回頭找醫生“算賬”,網友:不怕再來一針

總之,像上文中的小寶寶真的不多,更多的是懼怕醫生,懼怕打針,那麼父母該如何讓寶寶不再害怕打針呢?

1、不要隱瞞,告訴寶寶事實

很多家長給孩子打針時,一般都會哄騙孩子,這對於剛開始接觸打針的孩子來說,還算不錯的一個辦法,但是隨著打針的次數增多,哄騙方式就開始失效,並且還會讓孩子對醫生產生恐懼心理,所以如果讓孩子真心接受打針,幫孩子建立心理預期也是很重要的,要告訴孩子是去打針,雖然有點疼,但是打完針以後就不會生病了,這樣就可以痛痛快快的出去玩了!

雖然孩子有些不情願,但是到了醫院也不至於大吵大鬧。

2、家長要學會鼓勵寶寶,勇敢面對

害怕打針並不是寶寶的專利,有些成年人依然害怕打針,但是成年人能夠控制自己,而孩子們卻無法得到控制,這時就需要父母的鼓勵,告訴寶寶他才是最勇敢的孩子,如果寶寶做到了,那麼家長也該適當的給孩子一些獎勵,激勵寶寶勇敢面對。

3、轉移寶寶的注意力

有些寶寶其實並不是害怕打針,而是害怕醫生手裡的針頭,看到針頭以後,孩子就會產生恐懼心理,因此,在醫生還沒有打針的時候,孩子已經害怕了,並作出一些反抗的動作,因此,這時的父母要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打針的時候帶著孩子喜歡的玩具、跟孩子講故事等等,幫助孩子把注意力轉移到其他地方,時間久了,孩子自然就不怕打針了。

3歲女娃扎完針太委屈,回頭找醫生“算賬”,網友:不怕再來一針

對於孩子打針哭鬧這件事情上,其實只要父母用心跟孩子溝通,很多寶寶還是可以理解的,所以,對於孩子的每一件事,家長們一定要用心,才能讓孩子更勇敢!

話說,你家寶寶害怕打針嗎?你是用什麼辦法鼓勵孩子的呢?歡迎留言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