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到底算不算一線城市呢?一線城市標準有哪些?

金淘影視


青島不是一線。

既然沒資格跟北上廣深並駕齊驅,那自然就不是一線。

目前所謂“新一線排名”只是媒體級別的榜單,就是把以前的強二線城市單獨劃了一檔而已,其實還是介於一線與二線之間幾個城市所組成的梯隊,美其名曰“新一線”。

此新一線意思並不是新的一線,而是潛力一線,也就是下一個一線城市會從這個梯隊當中誕生。

一線的標準。

一線,顧名思義就是實力最頂尖的第一梯隊城市。幾乎是各個領域都處於最高水準,尤其經濟領域更是如此。這不單單是GDP規模,還有人均GDP、人均收入、人均存款、人均繳稅、公共預算收入等等。

然而目前新一線15個城市當中,沒任何一個在經濟領域有實力媲美一線,包括蘇杭二州,更別說青島這個人口不足千萬的城市。

所以青島在新一線當中只是中游而已,純經濟比不了蘇州、杭州、無錫,綜合實力比不了南京、武漢、成都這些老牌強市,如何媲美北上廣深這幾個世界一線?

青島的定位。

“學深圳,趕深圳”,這是青島奮起直追,認識到過去不足的信號,好事一件。很多人誤認為青島是標榜自己堪比深圳,這純屬曲解。

深圳設市的時候,定位之高就已經是一線標準,而青島至今還在憑藉一己之力硬扛著山東往前走。前者天時地利人和,在經濟最繁榮的珠三角區域鼎力打造;後者在一個農業大省的陸路交通末端憑藉底蘊在發展。這是定位的巨大差距。因此青島現在是要全力學習深圳的經驗和成功之道,也要學習城市管理方面的經驗。就像學生和老師,而不是借別人抬高自己。

能有學深圳趕深圳的決心,我認為對青島而言是有重大意義的,這說明青島已經不甘於做北方經濟強市,而是要做全國經濟強市。是借這樣的學習契機提高自我定位,用更長遠的眼光提升格局。

所以青島的長期發展必然是充滿契機的,雖然不敢奢望一線,但躋身新一線前列並非沒可能。


城市發展報告


中國一線城市

2018年15個“新一線”城市公佈,成都位居“新一線”城市榜首,這也是成都第三次蟬聯“新一線”城市榜首。

四個一線城市在各自的兩個梯次中交換了位置,由“北上廣深”變為“上北深廣”。15個“新一線”城市的席次也有所改變,依次是成都、杭州、重慶、武漢、蘇州、西漢、天津、南京、鄭州、長沙、瀋陽、青島、寧波、東莞和無錫。


因此青島屬於“新一線”城市,山東地級市,國家計劃單列市、特大城市、副省級市、山東省經濟中心、沿海重要中心城市等等。可能有些人年幼時不知山東,卻知青島。今年上合峰會又讓青島火了一把。



有知名度很高的嶗山、五四廣場、海底世界等。2017年上半年旅遊人數超過3500萬人次,消費近600億。

青島有很好的發展空間,很多時候真的是打濟南的臉。我看好青島,但青島離“真一線”城市還有很多的路要走。


山東旅遊小宋


說青島是一線城市的都是沒出過門的人,青島是美麗的城市,我的家,我最喜歡的地方,但和一線城市差的不是一點半點,首先城市化規模太小,真正屬於市區的面積不大,但知名度和各種工業產品給青島加分很多,至於物價還是可以接受的,說物價高的也是從農村來的吧,我經常去全國各地,有一定的發言權,綜合考慮,青島勉強算二線,和北上廣深,差的太多,在城市化上和很多城市也比不了,好好自己發展,別拿什麼一線自嗨。


歐洲的番茄


青島,山東省副省級市,是國家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國際性港口城市。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青島GDP為12001.5億元,人均生產總值128459元,算是一個經濟比較發達的城市。因此按照新一線財經公佈的榜單顯示,目前青島是新一線城市。

根據新一線財經給出的標準,一二三四五線城市的劃分是按照:商業資源集聚度、城市樞紐性、城市人活躍度、生活方式多樣性和未來可塑性五大維度指數來劃分的。

從這些方面來看,青島明顯十分符合新一線城市的標準。

商業資源無非就是看經濟,青島1.2萬億的GDP完全能稱得上商業資源豐富;而經濟發達的城市在生活方式和活躍度方面肯定不會差到那裡去,更不要說根據山東的規劃,青島還將打造一個高鐵新城,到時候在高鐵帶來的便利交通下,青島城市樞紐性和未來可塑性勢必會大大提升。

不過雖然青島現在經濟水平發達,未來發展趨勢也十分良好,但也面臨一個重大問題,那就是青島房價也比較高。根據數據顯示10月青島新房均價為16903元/㎡,而且從趨勢來看青島房價今年都處於緩慢上升中,這對於當地居民並不是很有好。


樓盤網


一線城市的概念

最近幾年興起了一個叫作“新一線城市”的所謂排名,將原有的15個二線三線城市強行帶節奏提升為“一線城市”,其實都是扯淡,二線就二線,哪來的什麼新一線,等以後各城市都發展起來,15個不夠了,是全部都成為新一線呢,還是再挪一點叫新新一線?

其實所有的劃線都並非官方的標準,官方針對城市只有行政級別和按城區人口劃分的大中小型城市。

關於一二三四線城市最先提出這個概念的是90年代的房地產行業,將四個領銜發展的城市給喊成一線城市,久而久之約定成俗也就叫成了一線城市,被國民所熟知。

北京是首都,上海從清末民初開始就是大上海,廣州歷來就是南方最重要的通商口岸和商貿重鎮,深圳更是順應改革開放發展起來的典型。無論是從歷史機遇或政策原因來看,這四個先發展起來的城市都象徵著中國經濟建設的成就,被時代賦予了其它城市所到不了的高度。

青島是不是一線

雖然所謂一線二線僅從城市面貌或建設水平來看,區別並不大,一樣的高樓,一樣的寬闊馬路,基礎設施建設也接近或達到其水平,經濟上的差距也在逐年減小。然而別說青島,就是杭州、南京、成都和武漢這樣的城市都無法達到北上廣深的高度。

這些城市和北上廣深最主要的區別在於影響力和輻射能力!北上廣深是全國的北上廣深,而包括青島在內的其它城市都只能叫區域性城市,沒有聽說過北京、上海的人只怕沒有,沒聽說過青島的人還是有吧?

從影響力來看,外來人口方面北上廣深分別超600萬以上,而這個數字是其它城市所達不到的。青島外來人口僅為170萬,這背後是將近1億山東人,其中絕大部分來自於省內其它城市。

從輻射能力來看,青島無論從交通樞紐和聯通性來看,均不是全國重要的節點城市。北上廣深無論從鐵路車次還是航空客流均是全國前四,說明全國交通基本以這四個城市為重要到達城市。東西南北中,發財到廣東,到廣州深圳打工的,北漂,滬漂等等,這麼多年下來,多少人通過這個四個城市實現了夢想,也是其它城市比不了的吧?

其它關於科教文衛、經濟水平或交通樞紐單一指標來看,某些城市已達到或超過,並不能因此而自動成為一線城市。嚴格說來一線城市只是一種國民的認同感,並不是城市規模與實力的差距(雖然實力的確有差距),而這種認同感才是無法被取代的。

最後總結來看,一線二線最根本的區別在於其全國影響力和輻射力以及來自全體國民的認同感。


極度深寒


一個晚8點馬路上連個行人都沒有的地方也叫一線城市?三線也進不了前十。


第八個是銅像A


青島是不管幾線城市來都會感到驚豔的城市。幾線不幾線不重要,要看你自己過的好不好精彩不精彩。


方圓兩萬公里


青島連新一線都很勉強,二線吧,一線實在不敢當。旅遊城市卻配上了輕工,製造業。第三產業進展很慢,沒有獨角獸,也許潔華生物勉強算,新興的網絡平臺青島一個沒有。

一線城市是區域發展的帶動者,是中國發展的指標性城市,青島剛剛被批評首位度不夠。還離著一線很遠很遠,剛剛破萬億,還只能和北上廣的小弟們比劃比劃。


別裝了小橘貓


北上廣深是一線,南京 武漢 天津 杭州 重慶 成都等是二線(不要提什麼新一線,完全是無良媒體和開發商炒作的,如果有新一線,是不是還應該設置新二線新三線?這樣有意思嗎?),所以青島自己掂量掂量是不是可以和北上廣深平分秋色???


宇宙之崖


青島是新一線城市?工資收入二線城市。濟南是省會都不是一線城市,山東誰敢說自己是一線城市,要想跑的快全平車頭帶,省會濟南都不行,誰還能帶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