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身戰機殲-31,首飛已7年,為何至今未列裝部隊?


作為我國研發的第二款隱形戰機,殲-31備受關注。目前來看,此款隱形戰機正在試驗,官方稱其為FC-31。那麼,FC-31從2012年10月成功首飛以來已有7年,為何至今沒有服役呢?

與殲-20戰機相比,FC-31的身板要小很多,但是採用的依然是雙發動機設計。它目前使用的是俄製RD-93發動機,也就是米格-29使用的同款發動機。

這款發動機基本可以滿足FC-31的需求,但要實現隱形機4S標準中的超音速巡航,基本不太可能。超音速巡航的性能指標,直接影響戰機的作戰效能和機動性,十分重要。

如果不能實現超音速巡航,隱形戰機的戰鬥力會大打折扣。從隱身角度出發,FC-31具備隱形戰機的特質,但也存在不足。畢竟在氣動佈局方面,FC-31採用的是傳統隱身佈局。

即便如此,FC-31面對非隱身戰機機還是擁有隔代優勢。面對非隱身戰機,FC-31在空戰中取勝當然是十拿九穩。但是與其它更先進的隱身戰機相比,它的動力和火力都有欠缺。

接下來就是機載導彈問題。由於FC-31機身較小,還採用雙發動機,機內可用空間不足。它的彈倉可搭載的導彈數量會受限制,不可能比殲-20多。

總的來看,FC-31只要改進不足,還是一款很不錯的隱形戰機。由於沈飛在艦載機方面經驗豐富,未來FC-31的改進型甚至可能登上航母,成為新一代艦載機。

總的來看,FC-31只要改進不足,還是一款很不錯的隱形戰機。由於沈飛在艦載機方面經驗豐富,未來FC-31的改進型甚至可能登上航母,成為新一代艦載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