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能保住新疆,其實都是這個“飛將軍”,拼死打下來的

左宗棠能保住新疆,其實都是這個“飛將軍”,拼死打下來的

民族英雄

世人都知道,清朝時期的新疆,之所以沒有被俄羅斯所侵佔,左宗棠功不可沒。

後來,所有的榮譽和桂冠都戴到了他的頭上,什麼晚清軍事家、政治家,“晚清中興四大名臣”、民族英雄等等。

其實,要說起來,在收復新疆的過程中,左宗棠只不過是大清軍隊的統帥,是排兵佈陣之人,而真正衝鋒陷陣,敵前決戰的另有其人,他就是被世人尊稱為“飛將軍”的劉錦棠。

左宗棠能保住新疆,其實都是這個“飛將軍”,拼死打下來的

劉錦棠

劉錦棠(1844~1894),字毅齋,湖南湘鄉人,晚清的著名將領。

劉錦棠早年在左宗棠的湘軍,曾參加過對太平軍的作戰。當清軍攻克天京後,鎮壓了太平天國起義後,他又隨左宗棠轉戰來到西北,參加鎮壓陝西,甘肅等地的回民暴亂。

幾年的勇猛作戰,使他軍功日累,在西北署理甘肅西寧道。

此時的國內形勢,西北地區成了一個熱點。為何?

左宗棠能保住新疆,其實都是這個“飛將軍”,拼死打下來的

阿古柏

早在公元1864年(同治三年),阿古柏從中亞越過邊界進入新疆,直抵喀什噶爾回城,又派兵攻佔了英吉沙爾回城,於是他便成為這一帶的最高統治者。

雖然他統治了這一地區,但總覺得有些名不正言不順,於是緊接著又悍然宣佈,成立偽“哲德莎爾”汗國。

1871年(同治十年),沙俄乘阿古柏侵佔新疆之機,派兵侵佔了伊犁,宣佈“伊犁永遠歸俄國管轄”。

由於阿古柏的進駐,和沙俄的佔領,使新疆地區的問題驟然複雜起來。

在清朝,伊犁是新疆的中心,土地也是新疆最肥沃的。

雖然南疆也很肥沃,但南疆的北面是大沙漠,南邊是青藏高原,過於偏狹,不是用武之地。

但伊犁不一樣,這個地方不僅廣闊,面積將近10萬平方公里,而且輻射整個新疆,所以戰略意義十分重大。

這等於給清廷出了一道難題——看你們怎麼應對?

左宗棠能保住新疆,其實都是這個“飛將軍”,拼死打下來的

阿古柏士兵

當出現這些情況後,駐軍西北的左宗棠多次請戰,但清朝就是不允許。

為何清廷不同意?是因西北鞭長莫及,不想管那裡的事情?

那倒不是。

因為在鎮壓太平天國運動中,曾國藩、李鴻章和左宗棠都已經立下赫赫戰功,清廷這次是不想讓幾個漢族大臣再立功了,否則他們尾大不掉,對朝廷也是一種威脅。

但是滿心寄予希望的榮全、額爾慶額、金順等滿蒙將領,也的確不是那塊料,幾年奔波下來,只有苦勞,而沒有什麼功勞。

眼看阿古柏和沙俄勢力逐漸在新疆站穩腳跟,特別是沙俄,他們在佔領了伊犁之後,如果再順勢向東發展的話,那麼整個新疆都將陷入危險的境地。

萬般無奈之下,只有啟用漢將了。

左宗棠能保住新疆,其實都是這個“飛將軍”,拼死打下來的

左宗棠

1875年5月3日,清廷任命左宗棠為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左宗棠於是向清廷推薦了劉錦棠,認為他“英銳果敏、才氣無雙、志慮忠純”,很適合擔任收復新疆的前敵指揮。

劉錦棠率領西征軍主力自肅州入新疆,順利地進入哈密。部隊各營到達哈密後,把從肅州等地陸續運往哈密的軍糧再輾轉搬運,翻過東天山九曲險道,分運至巴里坤和古城。

劉錦棠的前鋒部隊,迅速佔據了距離烏魯木齊三百里的濟木薩,經激戰又攻下烏魯木齊外圍的古牧地。

當時防守烏魯本齊地區的是阿古柏的馬人得、白彥虎等部2萬多人,他們沒想到這次來的清軍,和以前的滿族軍隊大不一樣。

這隻清軍隊伍作戰勇猛,進軍迅速,嚇得他們棄烏魯木齊而逃,劉錦棠遂兵不血刃收復了烏城。

左宗棠能保住新疆,其實都是這個“飛將軍”,拼死打下來的

收復新疆

阿古柏在得知烏魯木齊失守的消息後,從喀什噶爾(今喀什)趕到托克遜部署防禦。

1877年4月上旬,劉錦棠按照左宗棠的部署,14日率31營人馬從烏魯木齊南下,19日攻佔達坂城,26日攻取吐魯番。

奪取吐魯番後,於同日率兵趕到托克遜,截住準備南逃的敵軍。經過一番激戰,殲敵4000餘人。

至此,歷時不到半月,勝利地結束了攻佔三城的戰役。

被打得失去信心的阿古柏,於1877年5月29日,在絕望中服毒自盡(一說被部下打死),伯克胡裡繼承了阿古柏的汗位。

這是多麼有利的戰機,此時不出擊更待何時!

劉錦棠趁他們混亂之際乘勝追擊,一舉攻下南疆,至此,除伊犁以外的新疆領土全部被收復。

左宗棠能保住新疆,其實都是這個“飛將軍”,拼死打下來的

談判

當年沙俄派兵佔領伊犁時,正逢克里米亞戰爭打得正激烈時,對於此地感覺有些力不從心。

就這樣,他們找好了託詞,對清政府宣稱佔領伊犁是為了“安定邊疆秩序”,“只因回亂未靖,代為收復,權宜派兵駐守,俟關內外肅清,烏魯木齊、瑪納斯各城克服之後,當即交還”。

沒想到左宗棠這夥清軍戰鬥力這麼強悍,如今順利的收復了烏魯木齊、瑪納斯等城,沙俄應該踐行當年的許諾了吧?

左宗棠藉此強調俄方有過許諾,所以要先通過外交途徑和平解決伊犁問題。

然而談判中,沙俄條件苛刻。

在談判進行不下去的情況下,左宗棠表示了為收復伊犁不惜血戰到底的決心。

左宗棠能保住新疆,其實都是這個“飛將軍”,拼死打下來的

劉錦棠故居

1880年8月,清廷召左宗棠回京,劉錦棠接任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

當時正值俄土戰爭結束後不久,沙俄相對虛弱,加之其他的種種考慮,不欲開戰,聞知清廷調左宗棠入京,他們不清楚底細,擔心中俄全面決裂,自己無力應付,終於在談判桌上做了讓步。

1882年(光緒八年),沙俄正式交還伊犁。

劉錦棠請求將新疆設為省,設巡撫、布政使,道、府、州、縣都比照內地予以設置。

同時,他在新疆整修道路、城鎮,設置學校、驛傳,興修水利,廣興屯田。

1884年11月,新疆設省,劉錦棠任新疆巡撫,又授兵部尚書銜,仍擔任欽差之職。

至此,新疆就牢牢地掌握在清政府的手中,也就是說一直在中華大家庭的懷抱中,再也沒有丟失。

《曾文公全集·國史本傳》

《清史稿》民國·趙爾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