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杏這種樹讓邳州人很受傷,隨著經濟價值變低,越來越“雞肋”

銀杏這種樹讓邳州人很受傷,隨著經濟價值變低,越來越“雞肋”

銀杏樹(圖庫)

大家都知道現在銀杏的經濟效益很低,賣不值錢,不賣佔用那麼多良田,產生效益很低,實屬雞肋。農民手裡的銀杏是組成邳州銀杏文化最重要的部分,然而農民看重的是經濟效益,邳州銀杏以後會怎麼樣呢?

銀杏這種樹讓邳州人很受傷,隨著經濟價值變低,越來越“雞肋”

水杉樹(圖庫)

昂揚向上、堅韌挺拔、心無旁騖、團結協作”這是邳州水杉精神16字方針,如果把水杉比作邳州的精神象徵,那銀杏樹就是邳州人的“寵兒”。

銀杏這種樹讓邳州人很受傷,隨著經濟價值變低,越來越“雞肋”

銀杏樹(圖庫)

尤其最近幾年銀杏文化的蓬勃發展,邳州處處都有銀杏的影子,市區銀杏大道、銀杏廣場、鎮上銀杏湖、時光隧道、銀杏小鎮等,沙溝湖公園還是桃花島公園都有成片銀杏樹,

銀杏已經融入邳州人的生活中。

銀杏這種樹讓邳州人很受傷,隨著經濟價值變低,越來越“雞肋”

銀杏湖(來自網絡)

銀杏在邳州種植概況

如果有細心的人就會發現,一直說邳州銀杏甲天下,其實銀杏的種植集中區就是沿沂河一帶。邳州市東北部五鎮:鐵富鎮、港上鎮、官湖鎮和陳樓、炮車局部範圍,橫跨沂河兩岸,總面積:337平方公里。邳州西部和西北部是大蒜的種植區,南邊過了大運河基本上的水田種植區。

2007年銀杏成片園26萬畝,定植銀杏總株數達1000萬株,銀杏果年產量達1100噸,年產優質銀杏幹青葉12000噸,銀杏盆景180萬盆。這個是邳州07年統計數據,現在不低於這個數。
銀杏這種樹讓邳州人很受傷,隨著經濟價值變低,越來越“雞肋”

銀杏小鎮規劃(來源網絡後加工)

為什麼這五個鎮獨愛銀杏,難道百姓喜歡這種樹。

銀杏樹在邳州,大家習慣叫它白果樹,不是因為他白,是他的果實成熟之後腐爛之後是白色的。這種樹生產非常緩慢,前20年基本沒什麼變化,往後變化幅度會很大。因此邳州叫他為“爺孫樹”,爺爺種植,孫子得錢。

既然這麼慢的樹,為什麼這五個鎮要大面積種植?

銀杏樹是百寶樹,具有觀賞,經濟,藥用價值。觀賞對於農民來說沒人會在意這個。主要這個經濟價值太大。葉子、果實、樹本身都是錢。在我記憶中邳州銀杏樹有二次大面積種植歷史。

第一次在陳樓和炮車大面積種植的是在80年代底和90年代初,最開始種植這種樹的是北部的港上那邊,當時葉子和果實值錢,因為藥用,樹不值錢。

銀杏這種樹讓邳州人很受傷,隨著經濟價值變低,越來越“雞肋”

銀杏葉子(來源圖庫)

農民看到只要把樹種上去就,每年夏季採一季葉子,秋天撿果實就行。在哪個年代,農民是怕種地的,因為一年二季的農作物,冬天小麥和夏天玉米,純屬人工播種和收割,不是現在全機械化。收割之後,還得晾曬,遇到天氣好還好,不好還不得把人愁死。銀杏這個樹種省心,還能賺錢,何樂而不為呢。

當時葉子一斤一塊錢左右,物以稀為貴,這個價格在當時來說已經很貴了,但沒有樹,所以陳樓和炮車開始從北部港上地方買種子,開始大面積種植。

銀杏這種樹讓邳州人很受傷,隨著經濟價值變低,越來越“雞肋”

銀杏樹(來源圖庫)

第二次是2005年左右五個鎮大面積種植的動力和之前不一樣,這次樹葉和果實的價值不高,樹值錢了,因為國家大環境的發展,城市建設,銀杏樹的觀賞性就體現出來了。因為銀杏樹長的慢,再值錢,也不能幾年就長出來,挖一顆少一顆。其二遇到城鎮化建設,很多拆遷需要在拆遷的地上種植經濟作物,才能賠更多的錢,銀杏樹3年苗左右的,正好派上用場。高峰期時候,邳州賣房子的人偏愛北部人群,那時候就誇張的說徐州金鷹商場邳州人挺起一半銷售。所以催生第二輪大面積種植。

銀杏的危機

因為銀杏樹是農民自發去種植的,如果達不到農民滿意的話也是被拋棄的。大家也知道第一次是因為醫藥的價值而種植,醫藥的市場就那麼大,後期種植多了,肯定有過剩。在2000年前後,當種植面積過大。銀杏葉和果實開始掉入低估,到無人問津的地步。因為不光邳州地區有,全國還有江蘇泰興,山東南部地區也有。市場飽和在所難免。沒有經濟效益,農民還得吃飯啊。開始有一部分人開始大面積挖除。銀杏這個東西,樹枝很柔,當柴火還不著火。所以那時候到處扔的都是。所以當樹值錢的時候都是當時不砍的人賺到了。

現在也一樣,城市建設的高峰期已經過去了,價格太過於理性了。樹變成了雞肋,長那麼大你又不捨得賣,因為賣不值錢。是真不捨的,因為這些樹在地裡已經生長了20-30年左右。投入這麼多,就賣幾百元,心不甘。不賣吧,他又佔你的口糧田。所以也很矛盾。只能再等等看什麼時候再好轉。

地區發展差異

邳州市東北部五鎮:鐵富鎮、港上鎮、官湖鎮和陳樓、炮車局部範圍,還有一個最大的相似度,就是人多地少,人均口糧田少。尤其港上地區,一家1.5畝左右。90年代左右,女兒出嫁能找新河附近的就很好,家裡地多,糧食多,在哪個時候家庭大部分經濟來源都是土地。

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因為家裡地少人多,很多被逼出去打工。北部的打工人數比列要比南部要高。北部大部分出去打工或者做生意。隨著近年來農業收入的低廉,反而北部的家庭生活水平要比南邊要好。從房子的外形就能看出來。南邊瓦房偏多,北部樓房很多。尤其港上鎮、官湖鎮地區。因為地裡種植銀杏樹,可以安心外出打工,也不會有農忙的時候。所以銀杏間接的促進了當地的發展。

銀杏未來的路在哪呢?

對於我們農民來說,經濟因素佔到第一位,其他意義不是太大。現在邳州政府也是積極宣傳銀杏文化,積極打造銀杏產業鏈。由原來的醫藥到綠化再到現在觀賞,都是在積極尋找適合當下發展的趨勢,進行產業轉移。

銀杏這種樹讓邳州人很受傷,隨著經濟價值變低,越來越“雞肋”

時光隧道(來源圖庫)

第二,也有企業也在大力深挖銀杏潛力,做什麼銀杏顆粒、銀杏茶、銀杏開心果、銀杏盆景等,發揮他自身最大的經濟效益。

第三,做好第三產業,把旅遊配套做好,深挖銀杏文化結合當地情況,讓銀杏文化有根,才能更好的宣傳。

多方面讓農民增收了,邳州銀杏文化才會越做越大。

邳州“時光隧道”

馬上進去11月份,也是邳州銀杏最美的季節,“滿城盡帶黃金甲”也不過如此。江蘇邳州姚莊,最美的季節即將到來,就連中國天氣網都推了一把,觀看銀杏的地方就有我們邳州。

秋天的銀杏時光隧道,樹冠枝頭一片絢爛金黃,地上鋪滿落葉,走在裡面猶如變換了時空,美哉!
銀杏這種樹讓邳州人很受傷,隨著經濟價值變低,越來越“雞肋”

來源氣象網

銀杏這種樹讓邳州人很受傷,隨著經濟價值變低,越來越“雞肋”

來源氣象網

“軍霞杯”馬拉松

“軍霞杯·2019邳州國際半程馬拉松”將於11月3日鳴槍開跑!屆時路過銀杏大道也可以參觀一下邳州銀杏風景,邊跑邊看,實在一舉二得。看看今年有哪些賽道。

銀杏這種樹讓邳州人很受傷,隨著經濟價值變低,越來越“雞肋”

半程(來自網絡)

銀杏這種樹讓邳州人很受傷,隨著經濟價值變低,越來越“雞肋”

(來自網絡)

銀杏這種樹讓邳州人很受傷,隨著經濟價值變低,越來越“雞肋”

(來自網絡)

銀杏這種樹讓邳州人很受傷,隨著經濟價值變低,越來越“雞肋”

(來自網絡)

銀杏這種樹讓邳州人很受傷,隨著經濟價值變低,越來越“雞肋”

(來自網絡)

銀杏這種樹讓邳州人很受傷,隨著經濟價值變低,越來越“雞肋”

邳州馬拉松(來自網絡)

我會持續更新邳州信息,然後我也會寫關於地理和歷史上的文章,感興趣可以一起學習。
銀杏這種樹讓邳州人很受傷,隨著經濟價值變低,越來越“雞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