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山東人比大,你就輸了

全文首發於公眾號:福桃九分飽(futaojiufenbao),關注福桃,帶你吃得更香。

每年進入11月,是章丘大蔥收穫的季節。同時,也是山東妹子的男朋友們最緊張的時刻。

這段時間內,千萬別跟女朋友吵架,別幹任何可能引發口角的傻事兒。

否則,你將會受到另一半的靈魂暴擊,一句終極核能嘲諷:

你還沒我家蔥高呢。

沒我家蔥高呢。

蔥高呢。

呢。

……

跟山東人比大,你就輸了

© 齊魯晚報

一個男孩子跟山東女朋友回了家,頭一次感覺自己成了弱勢群體。

酒量不如人,身高不如蔥,吃個飯,都能隨時感到自己的渺小。

因為山東食物真的好!大!啊!

跟山東人比大,你就輸了

在出產大大大大蔥的章丘,每年此時,會舉辦一屆“中國·章丘大蔥文化旅遊節”。

聽起來,像是又一場散發土味的迷惑行為,特別適合山東電視臺全程直播。

但是,這場看起來沒啥文化的文化活動,有一個環節,總會受到萬眾矚目,且自帶熱搜體質——

章丘大蔥種植狀元評選。說白了,就是比誰家種的大蔥最高。

跟山東人比大,你就輸了

之所以能上熱搜,是因為它的參賽標準,非常傷人:

185cm以下的蔥,沒有參賽資格。

今年冠軍,也就2.435米高,還不算最高的。

跟山東人比大,你就輸了

▲感受一下普通章丘大蔥的高度

據說,很多沒有蔥高的男孩紙,因此陷入

自閉三連

別問我算哪根蔥了。

我哪根蔥都不算。

我太難了。

跟山東人比大,你就輸了

山東這片土地,種啥都瘋長,別人種蔥就是蔥,他們種蔥就是樹。

別的櫻桃長得像櫻桃,山東大櫻桃長得像桃。

跟山東人比大,你就輸了

別的蘋果是蘋果,煙臺蘋果是蘋果11 Pro Max。

跟山東人比大,你就輸了

別的大棗,可以生吃可以煮,可以曬乾,可以做棗泥餡……

沾化大冬棗,除了以上功能,還可以

跟山東人比大,你就輸了

© 身高一五八點九

別的白菜,大嬸舉兩棵,不費事。

跟山東人比大,你就輸了

© 吳寧

壽光大白菜,大叔舉一棵,就這麼大……

跟山東人比大,你就輸了

© 青島早報

更可怕的是,別的地方蔬菜減產漲價,頂多上個當地衛視晚間新聞。

壽光蔬菜一漲價,直接上國際新聞,還是能上好幾天那種。

倒不是大家真的多關心壽光,而是真的出了大事兒:

壽光大白菜一波動,出口都大受影響,韓國人吃不起辣白菜,整個國都不好了。

跟山東人比大,你就輸了

所以,當你的山東小夥伴從老家回來,要給你帶好吃的,一定要做好心理準備。

如果對方看著你驚愕的表情,還一臉不好意思“哎呀就是隨便買了一點啦”,那一定不是ta膨脹了。

山東的蔬菜水果,真的太膨脹了。

跟山東人比大,你就輸了

面對巨型大蔥,山東姑娘的男朋友們,可能會瑟瑟發抖:

不到一米八五的蔥,都不配叫最大的蔥,那不到一米八五的人,會不會被當成弱雞呀……

其實不必擔心,山東人的熱情浩克,舉國皆知。家鄉飯菜的款待,一頓一頓不重樣。

然而,從上桌那一刻開始,你眼中的世界,從此就不太一樣了。

原本,你眼裡的饅頭可能是這樣的:

跟山東人比大,你就輸了

© 豆果美食

然而山東饅頭,是這樣的:

跟山東人比大,你就輸了

如果恰好碰上節慶,膠東人民的棗餑餑,直徑30公分起:

跟山東人比大,你就輸了

© 北京時間

山東人會說,這沒什麼呀。

傳說山東老鄉諸葛亮發明饅頭,為的就是代替人頭,作為祭品。山東大饅頭,自然也承繼了原初饅頭的精神:你頭多大,饅頭就有多大。

跟山東人比大,你就輸了

何況,餑餑雖大,可一點不噎人。暄軟可口,糖甜棗香,撕下一塊輕若雲朵,既是主食,又是甜點,只有家人團聚,才能分食這蛋糕一般的神仙饅頭。

單身久了,看到饅頭都有被催婚的壓力:一個人兩個人的,好意思吃這麼大的饅頭嗎?

跟山東人比大,你就輸了

© 熊胖子呢

偶爾會造成壓力的,除了饅頭,還有包子。

很多人懷疑,山東人民,尤其是膠東人,對“餡兒”這個詞可能有點誤解。

別處的包子,包的是餡兒,山東大包,有可能包了一盤菜。

山東人民包包子的畫風,很多是這樣的:

跟山東人比大,你就輸了

肉包子裡,芸豆是切段的,白菜是切片的,豬肉是切塊的……一掰開,餡都往外掉。

跟山東人比大,你就輸了

然而最神奇的,是一種吐骨頭的包子

一個上海人去買小肋排,人家會問:“做糖醋小排呀?”

一個山東人去買小肋排,人家會問:“回家包包子呀?”

山東的排骨大包,把整塊排骨剁成2-3釐米長的小段,與白菜或豆角一同作餡,排骨特多:

跟山東人比大,你就輸了

吃的時候一定要小心,包子裡有骨頭,邊吃邊吐。

這還只是肉包子,過去的菜包子,更嚇人。

蔡瀾先生描述山東大包,最常用的一句話是:“有一隻鞋那麼大!”

跟山東人比大,你就輸了

當年他在香港吃到的大包,多是素餡的,“皮很薄,餡中的粉絲和木耳炒得又松又發脹,樣子嚇人。”

然而,他老先生能連吃五個,再幹一瓶茅臺——皮又薄,餡裡全是青菜,不會讓人飽脹難耐,甚至還是一道下酒菜。

今天的山東大包,比起當年只能算“小包”,但也算氣勢雄壯了。

跟山東人比大,你就輸了

© 新蔡網i

煎餅像床單,鍋餅像鋼板,桃酥像燒餅,燒餅像湯碗,是山東面食的日常操作。

厚實,則是山東人對糧食基本的尊重。

跟山東人比大,你就輸了

跟山東人比大,你就輸了

飯大,菜自然也大。超乎尋常的菜量,是一家山東菜館的及格線。

如果你跟著山東男/女朋友回家,至少有一頓飯,是要下館子的。這頓飯的意義,對山東人來說非比尋常。

下館子意味著,他們要向來賓展示山東巨型飲食的另一面:一個盤子裡,要承載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美好的祈願、超標的熱量……盛這麼多東西,盤子能不大嗎。

有朋自遠方來,糖醋鯉魚,是一場酒席的擎天柱。

跟山東人比大,你就輸了

一條昂頭擺尾,死不瞑目的鯉魚挺在盤中,澆上糖醋汁,承載著魚躍龍門的美好寓意,也是魯菜廚師一次完美的炫技。

蔥燒海參,則是鑑別一個山東人懂不懂吃的分水嶺:

一人一隻海參按例上,像下圖這種,本地人是不認的。

跟山東人比大,你就輸了

真正的蔥燒海參,就要一燒一大盤,蔥燜得散,汁收得幹,把食材的一切香氣,硬生生逼進原本無味的海參裡,那才見功夫。

跟山東人比大,你就輸了

© 天津美食探店

然而超大盤的魯菜,也只是對來賓的禮敬,平日也不是頓頓吃海參。至於鯉魚?肉緊刺多,再炸出一層硬殼,澆上糖醋汁,也不是人人能消受。

當你跟山東人混熟了,他們帶你下的館子,肯定不是正經八百的魯菜館了。

開在城裡的“農家樂”與大排檔,才是他們吃飯喝酒的第一選擇。

跟山東人比大,你就輸了

▲招牌很迷幻,菜色很本分

然而,這些飯店的第一特點,還是

長期在這裡吃飯的山東人,經常對別處的菜品大惑不解:

重慶的辣子雞,哪能叫吃雞?

雞肉切大塊,蔥姜青辣椒一大把,加醬油炒出一大盆,雞汁拌飯連吃三碗,那才叫炒雞。

跟山東人比大,你就輸了

▲炒雞大的炒雞

鐵鍬盛海鮮,算什麼網紅貨色?

山東人吃海鮮,都是花甲炒一盆,螃蟹蒸一盆,皮皮蝦煮一盆,扇貝煮一盆……好的,開吃。

跟山東人比大,你就輸了

湯裡只有西紅柿雞蛋?那不行。

疙瘩湯,要有蝦仁蛤蜊雞蛋小蔥,一大盆;

排骨湯,要有排骨黃豆粉皮醬雞蛋,一大盆;

全家福,要用海參蝦仁魷魚肉片鵪鶉蛋木耳銀耳,熬出超大的一!大!盆!

跟山東人比大,你就輸了

© 大眾點評

是的,山東親友聚餐的飯桌,永遠是三維空間。

盤子的平面,已經無法滿足他們了,盆,才是一頓好飯的基本配置。

跟山東人比大,你就輸了

山東食物的大,幾乎是天然的:

誰也說不明白,為啥蔬菜水果都跟遭受核輻射一樣瘋長;也沒人能搞清楚,誰第一個把臉盆端上了餐桌。

因此,這成了舉國撓頭的謎團。

跟山東人比大,你就輸了

蔬菜水果之大,還好解釋:山東的地理與氣候,是真的好。

要山有山,要海有海,沃野千里外加四季常晴,超常發育很正常。

跟山東人比大,你就輸了

▲壽光的象徵:大白菜雕塑

至於飯菜為啥這麼大……山東人撓撓頭:可能我們力氣大吧,飯量也就大了。

其實原因誰也說不準,唯一能確定的是,大家都習慣了。到外地下館子,經常情不自禁露出同情的目光。

原因之一,可能在山東的宴飲文化上。

比如,魯菜最高端大氣的分支,孔府菜的誕生。

跟山東人比大,你就輸了

▲也是中國第一私房菜的誕生 © 晨風光影

山東有個孔夫子,因為他,皇帝隔三岔五就往山東跑。

祭孔大典,是封建王朝的重要祭禮之一,歷代皇帝都要前往山東曲阜祭祀。

其中,最愛熱鬧的乾隆一共去了八次。他一去,當地接待官員就腦漿子疼。

跟山東人比大,你就輸了

招待皇帝,既要讓他吃得開心,又得符合孔府世襲封爵、位列一品的規格。

總之一句話:保質、保量、有排面兒。

我們腦補一下,當時的情景可能是這樣的。

乾隆第一次去孔府,得吃飯吧。

官員:吃,吃大塊滴!兩塊夠嗎!

於是有了孔府知名硬菜“神仙鴨子”

跟山東人比大,你就輸了

沒幾年,乾隆又來了,這次得換換花樣。

官員:吃,吃大塊滴!兩塊夠嗎!

於是有了“一卵孵雙鳳”,一個挖空的大西瓜裡,蒸出了兩隻小雛雞。

跟山東人比大,你就輸了

下次他老人家再來,官員和廚師都要瘋了。

“要不給他來一大鍋得了……”於是有了雞鴨魚肉、鮑參翅肚、大蝦火腿一鍋蒸的“孔府一品鍋”。

跟山東人比大,你就輸了

這當然是玩笑話,不過孔府菜的形成,也是魯菜“巨大化”的一個側面:

場面多大,盤子就有多大。

跟山東人比大,你就輸了

© 新華網

但沒完沒了的觥籌交錯,熱愛酒局的山東人也受不了。

離開酒桌,他們會對朋友吐露真心:

“啥都不想吃,就想燉個排骨白菜豆腐,吃碗米飯喝口湯,多美啊……”

他們只想家裡熱乎乎的大鍋燉菜,下飯喝湯兩不誤,那叫一個養胃。

跟山東人比大,你就輸了

在家,沒有一杯接一杯的白酒,只有蓬鬆暄軟、香甜可口的大饅頭;

沒有主賓副陪勸酒的套話,只有老人和孩子相互勸著“多吃點”的關懷;

沒有誰也不敢第一個動筷的尷尬,只有一家人自在隨意,閒聊家常的溫馨。

跟山東人比大,你就輸了

重要的是,大鍋燉菜大盆湯,是要全家人一起吃的

:酒桌上的孤獨,在一頓團圓飯裡,才有了依託。

所以,當你和一個山東boy&girl,中間只隔著幾大盆菜的時候,ta一定有一肚子話想說。

也許他想家了,特別想跟人一起吃頓家鄉菜;

也許他怕你冷,怕你胃裡不舒服,非要看你吃頓熱飯才放心;

也許,他終於找到了一個人,一起分享溫暖的一頓,還有下一頓,再下一頓……

跟山東人比大,你就輸了

其實那麼多話,就一句:餘生裡一切可以交託的,就交給你了哦。

多少溫柔和浪漫,全在大盆大碗裡盛著,熱氣騰騰,滿滿當當。


微博:『@是飽妹吖 』有更多吃喝日常~

微信:『福桃九分飽(id:futaojiufenbao)』有一手美食推薦。

福桃九分飽,專注於最接地氣的美食報道,探索一切帶勁的美食,對雞鴨魚牛羊、零食點心酒糖茶有較深入的研究,還時不時對社會熱點進行爆炒亂燉式解答。

聽說,關注福桃九分飽的人,怎麼吃都不會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