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看不起林沖,中年不敢看林沖

故事直接從林沖的中年開始。

少年看不起林沖,中年不敢看林沖

沒有回憶什麼勵志沸騰的少年奮鬥,也沒有描寫什麼蕩氣迴腸的愛情故事,林沖一上來就是人生巔峰——八十萬禁軍教頭。家中老人不折騰也沒啥病,娶了老婆還沒生孩子恩恩愛愛正在享受生活,在路邊攤看上把刀,一千貫銅錢,都不帶還價的,有人算過,這差不多摺合現在的人民幣30萬元。

"頭戴一頂青紗抓角兒頭巾,腦後兩個白玉圈連珠鬢環。身穿一領單綠羅團花戰袍,腰繫一條雙搭尾龜背銀帶。穿一對磕瓜頭朝樣皂靴,手中執一把折迭紙西川扇子。那官人生的豹頭環眼,燕頷虎鬚,八尺長短身材,三十四五年紀。"

少年看不起林沖,中年不敢看林沖

看著這外貌描寫,有武人的偉岸,有文人的瀟灑,這個林沖大叔不油膩。

奇怪的是,這樣一個才貌兼備,還是個高級公務員的林沖,卻幾乎沒有幾個朋友。官場上的朋友有一個,陸謙,這廝是個殺千刀的,下面細說。還有個朋友魯達,力氣是有的,智商夠不上,拉來一起火拼打架可以,在官場上相互扶持談不上,因這位好漢早就把官職給丟了。

林沖是個好人,他的形影單隻,說明這官場已經極少有好人,他能一直站在其中,靠得就是個"忍"字。

有人說林沖是"慫"字的徹底貫徹著,其實不然。林沖是善良而正義的,在街上看到賣大刀的,他問起刀的來歷,賣家說不便說,他就不再追問;後來魯達想要殺死想要暗殺他的衙役,林沖卻為他們說話:他們只是奉命而為,也不能左右自己的人生。熟悉吧,我們每個人身邊都有這樣的老好人,平時被強勢的領導欺到不吭一聲,卻從來不會為難外賣員、服務員,因為他門心中有自己的準則,即便自己得不到尊重和公平,他也會將尊重和公平付諸於自己的行動之中。

少年看不起林沖,中年不敢看林沖

林沖應該被我們尊敬,文明社會本就不是以暴制暴的,今天一個善良正義的人終會被世界溫柔以待。但林沖的時代不同,他的時代,不殺幾個惡人都當不了好漢,去他孃的溫柔以待吧。

老婆被人調戲了,他一口怒氣衝過去,書中這般寫著:"卻認得是本管高衙內,先自手軟了。"魯智深說:"你卻怕他本官太尉,灑家怕他甚鳥,俺若撞見那撮鳥時,且教他吃灑家三百禪杖了去。"而林沖只道:"

不怕官,只怕管。"所謂官大一級壓死人,何況這人還是太尉高俅的乾兒子!

可在這中年人的職場上,本就沒有"忍一次"就能解決的問題。高衙內得了一次便宜,只會更蹬鼻子上臉。林沖的好友陸謙邀他喝酒,配合高衙內擺了個調虎離山的局,若不是侍女機靈報信,林沖根本救不下老婆。而林沖卻給了高衙內鋪了個臺階,在門外喊了一聲,讓高衙內得了時間逃跑。而林沖卻將和自己平級的陸謙家給砸爛了。

少年看不起林沖,中年不敢看林沖

林沖是有脾氣的,他不慫,但他怕。他聽到老婆撕心裂肺的喊叫是什麼想法?他傷了或直接殺了高衙內,自己官銜不保,牽連家人不說;林家娘子這段醜事更是傳得街頭巷尾全知。宋朝女子本就保守,市井人只會說林家娘子勾搭高衙內,絕不會為他林家說一句公正話。

林沖拿了一把解腕尖刀,守了陸謙三日。他是恨,他只能找陸謙這個突破口洩憤。少年時看林沖,覺得他一言一行都在被束縛著,活得不快活。而人到中年才曉得,凡人哪有什麼快活。

少年看不起林沖,中年不敢看林沖

帶刀誤入白虎堂後,林沖落得個刺配滄州的下場。風雪山神廟是林沖人生的一個分界線,落難後的他處處被人排擠,當一箇中年人落魄到不能再落魄,退後到已經沒有了退路,他還會計較體面和涵養嗎?林沖被逼急了,終究還是痛快地殺了人。在山神廟,他自言自語道:"都走了,老子快活吃酒。"吃了兩口,他提槍走進了大雪之中。

水滸傳最經典的畫面不是108位好漢齊聚一堂,而是林沖孤身扛著槍,一步步走向另一端人生。多少年過去,我看過無數影視劇,看過無數英雄的背影,回想起來,卻只有林沖的這個背影最為清晰。

沒有武松血洗鴛鴦樓的快哉暢意,林沖在風雪山神廟的這一橋段,卻是蒼涼的,雪中禹禹獨行的他,就像一隻蒼狼。

少年看不起林沖,中年不敢看林沖

林沖是被逼上梁山的典型,他拿著柴進的推薦信,得來的卻是王倫的陽奉陰違。八十萬禁軍總教頭,八十萬啊!這個數字就夠王倫吞幾口口水了,他卻也沒讓林沖好過。他臨時立了個規矩讓林沖納投名狀,又讓他和楊志pk,完了他舔著臉請王倫留下來,對林沖不聞不問。林沖是羨慕楊志的,一個白道上的人,可以想來就來想走就走。而他一個曾經的國家精英,竟然連做土匪都做不成!

後來林沖又經歷了幾班領導,無論是晁蓋、宋江,都將他排除在權力中心之外的,沒有將他當做自己人。若不是林沖的一身好本事,怕是早就被排擠到天涯海角了。

梁山在宋江手上發展成了規模,眾人們一口一個稱這個油膩的中年人為"哥哥",但這位土匪頭子想的,永遠是重回體制內。但林沖的心不是這樣的,他知道,只要回去,就肯定做不到"替天行道"。他的心願只有手刃高俅。

少年看不起林沖,中年不敢看林沖

他等到機會了,高俅來剿梁山,三敗後被梁山所俘虜。林沖離自己的目標已經很近了,只要一刀下去,就真正完成了自己心中的"替天行道"。但宋江卻在此時大宴高俅,高俅梁山一遊後毫髮無傷地回了京城,走時宋江還在殷切囑咐他,一定要把梁山歸順的意思告訴皇帝。

書中沒有詳細寫林沖的反應,只有在電視劇之中,這位幾乎為復仇而活著的悲愴英雄,只得提著刀怒目而視。正如我們小時候常掛在嘴邊的那個笑話,如果他眼裡有刀,已經殺高俅一百遍了。

少年看不起林沖,中年不敢看林沖

梁山的每一個好漢,武松也好,魯達也罷,即便經歷種種,都沒有磨平身上的稜角。唯有林沖,從來都是隱忍的,以大局為重的。

宋江"奴",林沖"慫",這是少年時期看水滸的最大印象。略大些看漫威,看周星馳,就愛那種正義戰勝邪惡的暢快淋漓,當惡人的鮮血染上鏡頭的那一刻,心中的英雄主義正在躍躍欲試。

少年看不起林沖,中年不敢看林沖

林沖和我們一樣,一個平凡的中年人,有老婆,有事業,拼一拼,彷彿還能再爬高點。

林沖和我們還不一樣,他不用還房貸,不用教小孩寫作業,老婆也不會看那些"女人要對自己好一點"的雞湯文,和自己吵著需要"儀式感"。

人到中年,有些事情糾結了,有些事情看淡了,有些許無奈,有些許感慨……

少年看不起林沖,而人到中年,卻不敢再看林沖。

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