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糖多年没效果,可能是这4大「陷阱」害了你

控糖多年没效果,可能是这4大「陷阱」害了你

每10个糖尿病患者当中,有3~5个人肾脏有问题,虽然前期没有明显症状,但等到真正有感觉的时候已经太晚了。

控糖多年没效果,可能是这4大「陷阱」害了你

糖尿病肾病持续发展,患者就会面临尿毒症、肾衰竭等可怕后果。

糖尿病的其他危害也早为大家所知: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足,甚至很多癌症都与糖尿病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糖尿病的危害很大,如果能科学有效地控制血糖,便能极大地改善糖尿病造成的靶器官损害,避免多种远期健康风险。

所以,控制血糖是治疗糖尿病的重中之重。

控糖多年没效果,可能是这4大「陷阱」害了你

今天,祝博士邀请到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 母义明主任为我们一一解答。

控糖多年没效果,可能是这4大「陷阱」害了你

01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所致或两者兼有而引起。

控糖多年没效果,可能是这4大「陷阱」害了你

糖尿病的最大危害是损伤血管,血糖经过肝脏把糖输送到血管里之后,再经过心脏把它分布到全身。血糖一旦超过正常范围,几乎全身所有的细胞、组织、器官都会受到影响。

血糖增高会破坏血管,被损伤的血管易出现动脉硬化。每个肾脏大约有100万个小的过滤器(肾单元),用来把不好的东西过滤掉,把好的东西重新吸收。

  • 如果动脉硬化发生在肾脏,灌注肾脏的动脉就会越变越细,造成肾脏过滤功能下降;
  • 如果动脉硬化发生在眼底血管,就有可能出现糖尿病眼病;
  • 如果发生在大血管则增加了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风险......

通常来说,糖尿病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也随之越来越高。

在糖尿病前期如果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有可能使疾病逆转。如果已经罹患糖尿病,治疗的核心就是控制血糖水平。

严格控制血糖水平,能极大地减少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同时,积极监测血糖和相关靶器官损害也尤为重要。

控糖多年没效果,可能是这4大「陷阱」害了你

02 常见的控糖误区

误区1 空腹血糖正常便可高枕无忧?

空腹血糖指的是一个人禁食8~10小时之后测出的血糖水平,它比餐后血糖更可靠。一旦空腹血糖高了,多半是患有糖尿病。

但是依靠空腹血糖判断,容易漏掉一部分处于糖尿病临界值的患者,这时候需要测餐后血糖,进一步检查、诊断。

糖尿病患者在餐后血糖达到高峰后会持续保持高血糖状态,血糖下降较慢。

餐后血糖是指测于餐后两小时的血糖水平,国际上规定餐后两小时血糖超过11.1毫摩尔/升为糖尿病,大于等于7.8毫摩尔/升为糖耐量减退(餐后两小时是指从开始吃饭算起)。

所以,如果测出的空腹血糖在正常值内接近上限或是处于临界状态,应引起重视,及时就医,进一步检测或是予以干预。

误区2 吃蔬菜后血糖不会升高?

进食后血糖升高的情况与食物中所含的碳水化合物性质和含量密切相关,并不能简单地认为「吃蔬菜不会升高血糖,吃主食就会导致血糖升高」。

控糖多年没效果,可能是这4大「陷阱」害了你

1⃣️ 蔬菜中也存在部分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的种类,吃多了对控制血糖不利。

通常来说,绿叶蔬菜碳水化合物含量只有2%~5%,而山药、藕、土豆等蔬菜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为15%~25%,有些甚至可以达到30%,糖尿病患者在进食的时候一定要小心。

2⃣️ 食物的形态对于血糖也有一定的影响。

控糖多年没效果,可能是这4大「陷阱」害了你

将山药、土豆、藕制成山药泥、土豆泥、藕粉后,更易被人体消化、吸收,患者的血糖水平也会更快地升高。

食材处理得越细致,吃下去的食材形态越破碎,对血糖的提升作用就越明显。

控糖多年没效果,可能是这4大「陷阱」害了你

误区3 吃无糖食品不会导致高血糖?

无糖食品中常见的木糖醇和阿斯巴甜都属于甜味剂,这些甜味剂并不会直接升高人的血糖,但也不代表我们就可以放心大胆地食用。

甜味剂会让大脑兴奋(与摄入糖分后相仿),大脑兴奋后会激发人的食欲,使人摄入更多的食物,这对控制血糖是不利的。

根据国家食品安全的有关规定,每100克(毫升)食物含糖(果糖、葡萄糖、麦芽糖、蔗糖)量低于0.5克即可标注为无糖,所以无糖食品并不一定做到了「百分之百不含糖」,大量食用对血糖仍有不利影响。

此外,关于无糖食品中甜味剂的安全问题,一直存在争议,故而食用不建议超量、过于频繁。

控糖多年没效果,可能是这4大「陷阱」害了你

误区4 糖尿病患者不能吃米饭?

据统计,米、面等主食依然占中国糖尿病患者每天饮食总量的60%。

临床上不吃米饭但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与仍将米饭作为主食但血糖控制良好的患者均很常见。

其实,控制血糖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米饭作为饮食中的一种,对血糖有一定的影响,但并不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在保证血糖水平受控的基础上,患者可以适当吃些米饭。

如果盲目减少主食甚至禁食,胰岛反而会因为长期缺乏刺激而功能减退,以合理的量进食碳水化合物能刺激胰岛素分泌,从而维持机体必要的胰岛功能。

控糖多年没效果,可能是这4大「陷阱」害了你

03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建议

No.1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原则

1⃣️ 控制主食总量,每餐不要超过100克(二两)。

2⃣️ 根据自己的并发症情况选择主食,如果没有胃肠并发症,可以加入适量杂粮和杂豆。

3⃣️ 每餐最后吃主食且放慢咀嚼速度,帮助减缓吸收速度。

No.2 糖尿病患者一般进食顺序

控糖多年没效果,可能是这4大「陷阱」害了你

1⃣️ 素汤,含油脂少的清淡的汤。

2⃣️ 蔬菜和蛋白质。

3⃣️ 碳水化合物。全程注意细嚼慢咽。

其实进餐的顺序对血糖的影响也很大。很多患者会采用先喝汤、后进肉菜、最后吃主食的顺序进餐,以图减少进食对血糖的影响。

这一进食顺序是对的,但是操作中有2点需要注意:

1⃣️ 汤的选择很重要。

餐前喝汤千万不要选择肉汤或是其他油脂含量高的汤,否则会摄入过多的热量,对控制血糖十分不利。

2⃣️ 进餐速度不宜过快,需细嚼慢咽。

控糖多年没效果,可能是这4大「陷阱」害了你

餐前喝汤会稀释胃酸,降低消化功能,因此,有胃酸不足、消化功能差等胃肠不适的患者不建议先喝汤。

04 监测血糖的方法

控糖多年没效果,可能是这4大「陷阱」害了你

1⃣️ 测血糖一般选择前4指指腹的两侧,避开中间的位置,可避免感染,而且两侧神经分布要少一些,能减少痛感。

2⃣️ 扎出的第一滴血不能采用,以避免出现误差。

3⃣️ 取血完成之后,用棉签按压住取血位置3分钟以止血。

指血血糖能作为血糖监测的途径,但不能作为诊断的依据。静脉采血测的是血清血糖,用的是静脉血,而指尖采血用的是全血(动静脉混合血),二者测出来的血糖不完全一样。

虽不能作为诊断依据,但指血糖高还是要引起重视。


内容支持 《祝您健康·养生堂》杂志

微信公众号 凤凰养身研究所(WeChat id:znjk283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