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戀,”就像青蘋果,在春天裡揮霍夏季,卻體會不到夏天的真諦

大家好,今天帶大家來了解一下怎樣幫助早戀中的少女。如果愛,如果那時是真的愛情?愛情,毋庸置疑,是一個凝結了人類一切美好、聖潔及永恆的主題,它猶如盛夏裡熱情濃郁、絢麗綻放的玫瑰一般。早戀就像這含苞的玫瑰誘人也多刺,像未熟的果實甜美也酸澀。由於“羅密歐朱麗葉效應”,反對的壓力越大,就越容易促成兩人的戀愛發生,甚至作出品嚐禁果等過激的行為。早戀現象一直以來都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但是情況總是令人擔憂的。據上海一項關於10所中學的5000多名高中生的調查資料顯示,其中有過戀愛史的高中生佔30%;而北京某重點中學的高二學生在自己同學中進行的一次調查發現,75%的人認為早戀行為是可取的,選擇有性行為的有48%,在被調查者中,花季少女因早戀,輕者成績下降,離家出走;重者懷孕,甚至自殺之類的報道更是觸目驚心,而此類悲劇又讓家長和老師視早戀為洪水猛獸,對之千方百計地圍追堵截。

“早戀,”就像青蘋果,在春天裡揮霍夏季,卻體會不到夏天的真諦

但是,中學時代的戀愛究竟是不是真正的愛情呢?“早戀”本來就是一個標籤,一旦被貼上這個標籤,那就與品行不端掛上了鉤,就需要教育和糾正。其實,“早”和“戀”本來就是一對矛盾,愛情一般是發生在心理都已發育成熟的兩性之間,他們願意為共同的未來而努力,願意分擔責任併為對方付出;而從社會學角度講,愛情的終極目標應該是婚姻。不過,從心理學的角度看,青春期的感情是一種傾慕,而非愛情。有人說,青春期的“早戀”,其實應該是“早練”,那不是愛情。

“早戀,”就像青蘋果,在春天裡揮霍夏季,卻體會不到夏天的真諦

然而,這種感情是如何產生的呢?從生理上講,近幾年,青少年進入青春期的年齡普遍提前,第二性徵出現變早,性心理成熟時間提前。不過,心理學家艾裡克森認為,青春期是自我身份認同的混亂時期,生理上開始成熟了,但是心理上的自我、社會的自我及道德的自我還未成熟,如此,造成了青少年心理自我的斷裂,並在認知上出現混亂。到了中學階段,少女們已普遍進入青春期,其身體開始迅速發育,體內荷爾蒙的分泌增加,性器官開始發育,對異性開始產生興趣,性意識也開始萌動。於是這群被高樂高、鈣中鈣外加牛奶雞蛋催熟的花季少女們,會過早地向愛神丘比特敞開心扉,愛的種子也開始覺醒。這樣,正值情竇初開的少女,對愛情充滿了嚮往,在她們心中,愛情是那樣美好、那樣聖潔。但是,在這個青澀的年齡純潔的,是朦朧的也是曖昧的。試問這個時候異性間有沒有單純的友誼、單純的喜歡?毋庸置疑,有!

“早戀,”就像青蘋果,在春天裡揮霍夏季,卻體會不到夏天的真諦

但是,她們分辨不出是友情還是愛情,或者介於這兩者之間,這就像那首歌裡唱的:友達(朋友)以上,戀人未滿,甜蜜心煩,愉悅混亂?她們也會問自己“這真的是愛情嗎"?在師長的眼裡,早戀是一劑毒藥,一旦沾上便會無可救藥。然而,這種不問緣由的高壓控制,往往成為少男少女“行動”的催化劑,要麼兩個涉世未深的孩子就像故事中的主人公一樣形同路人,要麼就是同病相憐,假戲真做,而後者也成為孩子反叛和抗議的重要標誌之一。正如她們所說:“既然沒有友情,那麼我們就要愛情。”正是在強烈的“羅密歐朱麗葉效應”的逆反心理下,少女們深陷其中不可自拔。加之,“早戀,”就像青蘋果,在春天裡揮霍夏季,卻體會不到夏天的真諦。小貼士:加強愛情教育和性教育。幫助少女品味經典愛情,豐富她們的情感,提高自己的審美情趣;引導她們正確地審視愛情、憧憬愛情、追求愛情。與此同時,教育者還需要重視近年來少女未婚先孕的上升趨勢,並運用適當的手段普及性知識,進行性心理、性生理以及性安全等方面的教育,提醒女孩子們在感情旋渦中要善待自己、保護自己,不可過早地承受那些本可避免的傷害。總之,愛情猶如佳釀,越陳越甘醇,濃情之舟需要理智擺渡,切莫要在未熟時,就品嚐青澀果實。

“早戀,”就像青蘋果,在春天裡揮霍夏季,卻體會不到夏天的真諦

瞭解產生早戀的原因,端正交往的目的。處在青春期的少女隨著身體的逐漸成熟,性意識開始萌芽並躁動,促使她們在戀愛問題上躍躍欲試,這是很正常的現象。家長要正確疏導,幫助少女斬斷戀情昇華為友情。所以,你要允許他有適當的接觸。”如此,家長不能盲目地把“早戀”的標籤貼到少女身上,要循循善誘,做她們的朋友,傾聽她們的心聲,要了解和滿足她們感情上的需要。同時,要幫助她們明辨自己的真實感受,正確定位和處理與異性同學的關係。此外,家長也要相信並尊重自己的孩子,給予她們適當的自由空間,相信孩子自己作出改善的能力。這樣,當少女們感到自己與父母在平等地對話,體驗了受尊重的經歷之時,她們才能真正理解父母的心意,更願意承擔自己的責任。

“早戀,”就像青蘋果,在春天裡揮霍夏季,卻體會不到夏天的真諦

提倡群體交往的原則。既然那時的感情並不是真正的愛情,而與異性親近的目的是學習如何相處,並要在警防早戀中杜絕與異性交往所形成的閉鎖心理,所以少男少女的群體交往就成為一種比較適當的兩性交往方式。在這種交往中,要儘量避免兩人單獨在一起,形成一個“熱”感情,“冷處理”的凍結過程,逐漸用理智取代過熱的感情,同時又不中斷友誼的建立;另一方面,在團體中,也更容易克服對異性的緊張,有助於自然地表現自己,還為了解不同的異性提供了更多機會。

“早戀,”就像青蘋果,在春天裡揮霍夏季,卻體會不到夏天的真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