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樂器,這是個大坑!瞎考證,你就毀了

學樂器,這是個大坑!瞎考證,你就毀了


我曾經遇到過一個媽媽,帶著孩子準備學一件樂器,第一次見面,還沒決定學啥,上來就問:我孩子要多久才能考過十級?

我跟他說,現在考級一般一年一次,或者一年兩次,快的話,五年。於是這位媽媽就猶豫了,在屋子裡來回踱步,喃喃自語:怎麼要這麼久啊。

當時就忍不住在心裡默默吐槽:這心態還學啥琴,不是瞎折騰嗎?

學樂器,這是個大坑!瞎考證,你就毀了

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樣,這年頭,十級,根本就不算什麼。而且正相反,彈琴真正牛逼的,從來不考級。

普及一個小知識,國內機構主辦的所有樂器的“考級”,都是業餘考級,人家專業的根本不玩那一套。以鋼琴為例,鋼琴業餘十級,放到中央音樂學院附小,也就是四年級小朋友的水平。

碰到一個音樂學院的專業學生,你要是開口問人家,你幾級?這簡直就是在罵人了,脾氣暴躁一點的,當場跟你翻臉都有可能。

學樂器,這是個大坑!瞎考證,你就毀了△附中附小這些從小準備走專業的孩子,練琴強度是一般人難以想象的

這些年,考級本身也變得越來越水,它就更不能代表什麼了。

怎麼看出越來越水?第一,是考級曲的難度在降低,同一首曲子,從前可能只是四級的考試曲目,但現在,就可能是五級,甚至六級的曲子。

另一方面,對於曲子完成度的要求也在降低。只要你能基本彈下來,沒出重大事故,考官就睜隻眼閉隻眼了。很多過了十級的孩子,離十級的技術要求,還差得遠呢。

譜子上的速度明明標的是120,你彈成90沒準也能過——沒錯,就是這麼水。

學樂器,這是個大坑!瞎考證,你就毀了

但在我小時候,考級其實一點都不水。如果有誰過了十級,那在我們看來,就跟考了北大清華一樣厲害,水,都是被逼的。

1987 年末,廣州鋼琴學會舉行了我們國家的第一次鋼琴考級,報名的只有40多個人。但是僅僅過了一年,到1988年,上海音協第一次組織鋼琴考級,就有300多人參加了。

十年後,1998年,考級的人數就超過7萬,再過了十年,到2007年,光一個上海,每年考級的人數就超過了25萬,算算增速,說今天的考級有百萬大軍,一點都不誇張。

學樂器,這是個大坑!瞎考證,你就毀了

但是問題來了,學生增得快,考官沒這麼多啊!


中國音樂家協會曾經透露,中國學鋼琴的孩子,有3000萬,而最後能進入音樂學院學習的,不到20萬,專業人士本來就少,而能擔任考官的,一般都還得是有點資歷的老師,這哪夠用?

所以考試的時候,一首曲子也聽不完,只能聽一段,就草草結束,評語也來不及好好寫,隨便寫兩句得了,畢竟精力有限,車輪戰一樣聽那麼多,很累的!

學樂器,這是個大坑!瞎考證,你就毀了△車輪戰的考級現場

考級越來越熱,這門生意自然也越來越火。

首先是各家考級的主辦單位,你要考他們的級,就得買他們的教材,交報名費,他們巴不得越多人考越好,這樣一直有人能給他們交錢。

還有培訓機構,和考級單位聯手賺錢。他們打出的宣傳口號,就是三年八級通過率100%之類,一期一期的課時費,這可是大頭。

你現在跳出來說,你們這麼考級太水了,會把整個藝術行業搞臭的!朋友,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啊!

學樂器,這是個大坑!瞎考證,你就毀了△這種“指定”培訓點,也許只是暗示了某種利益輸送,並不意味著靠譜

更何況,考級容易,家長正好也求之不得。

從前學三年只能考四級,現在學三年能考六級,媽媽們一碰面,喲你孩子才八級啊?我家孩子早過了十級了。

是不是倍兒有面子?

至於彈琴水平是不是紮實,孩子是不是喜歡彈,音樂素養怎麼樣,啥?這有什麼好關心的?我是十級!你是嗎?

學樂器,這是個大坑!瞎考證,你就毀了

碰到不講道理的父母,就更是令人窒息。

早年間,考官的評語還是會認真寫的,你彈得不好,考官就會直接批評,指出問題。但是有一些家長,看到考官話說的重,就要上網大肆批判一番,還要投訴。

雖然這樣的父母不是主流,但只要有那麼幾次 ,還不夠人受的?所以後來,大家也都學乖了,考級的評語,批評的話全都不寫,你好我好大家好還不行嗎?

考官沒有精力嚴格搞,機構沒有動機嚴格搞,家長又不樂意被人嚴格搞,幾方合力,考級自然越來越水。

所以這種證書,也就只能給不懂行的人吹吹牛,真彈得好的,從來不說自己幾級。

學樂器,這是個大坑!瞎考證,你就毀了

但有時候,它又不是一點用都沒有,就比如,高考裡,有一個“藝術特長生”的說法,報名條件裡,就通常要求,你有最高級的考級證書。

特長生的政策,每年都不一樣,但並不是什麼新玩意,我小時候就有。現在,一般是大學以“高水平藝術團”的名義來收:每個學校提前掛出通知,告訴大家我們今年準備選拔什麼樂器的選手,每種樂器多少個。

還不是每個大學都有資格,2019年,有資格招收高水平樂團特長生的學校,一共就53所,無一例外,全是985/211高校。

學樂器,這是個大坑!瞎考證,你就毀了△2019年有資格招收藝術特長生的53所高校

於是很多家長就開始動心思了,想著,要是能在這個上頭加到分,豈不是美滋滋?

但是現實很殘酷,大多數時候,家長們也就是做做夢而已:光有證,沒用。

證只是一個報名資格,最後選拔,還是現場考。劃重點,現場考!再說一遍,現場考——沒人在乎你有啥證,是騾子是馬,還得拉出來遛。

就這麼幾所學校,就這麼幾種樂器,每種樂器只招一兩個人,這個競爭,跟高考也差不多了,照樣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

學樂器,這是個大坑!瞎考證,你就毀了

△跟很多家長想的不一樣,學習人數最多的鋼琴,在考學上是最“沒用”的,高校高水平樂團幾乎都不招鋼琴

樂器這玩意,你們也知道,只要幾天不練,水平就蹭蹭蹭往下掉,你要是想要這個加分,每天花在琴上的時間,不說多,半小時一小時總要的吧?這個時間你用來搞文化課不好嗎?十分二十分,不也就一道大題的事兒?

有特長的孩子滿大街都是,但加分政策,不一定年年趕得上。每年政策都不一樣,但是趨勢是越來越少,越來越嚴。你與其為了分數,在這種政策上動歪心思,還不如踏踏實實多刷兩套卷子呢。

一句話,藝術從來都不是捷徑。你想要有所收穫,就要做好辛苦努力的準備,數學英語有多難,彈琴練琴就有多難。

學樂器,這是個大坑!瞎考證,你就毀了

更何況,家長確實是很精明,但是選拔的老師,也不是傻子。

你想要證,可以啊,我可以給你證,你開(gei)心(qian)就好嘛~~但有的是其他辦法,在真正選拔的時候,篩掉那些混證書的水學生。

比如,同樣的等級,“通過”可以很容易,但是“優秀”,就很難。如果單單一張證,篩不出認真練琴的學生,那就把線劃到“優秀”嘛,可不可以?

學樂器,這是個大坑!瞎考證,你就毀了

比如,考級很容易,考正規樂團很難。如果考級證書變水了,那我把起始條件,換成有正規樂團的演出經歷,可不可以?

再比如,大眾考級變簡單了,我再增加其他更難的考試,可不可以?

2005 年開始,上海鋼琴考級增加了演奏級考試, 2006 年又增加了難度更高的即興伴奏級考試;2009 年,廣東又開始試行一種全新的“應用鋼琴考級”模式。

刺不刺激?

學樂器,這是個大坑!瞎考證,你就毀了△你們可以品品復旦大學2019年的報名條件,再品品招生的項目和人數,琢磨琢磨證書到底有沒有用

說到這兒,考級是怎麼回事,你大概也就明白了。

如果你是成人,自己學琴,完全沒必要去考,浪費錢。有心彈琴,踏踏實實地天天練,才是正道。

或許你現在還沒有孩子,但等到為人父母的那一日,希望你不要成為那種為了自己的虛榮,而硬要拔苗助長的糟糕家長。

孩子學琴,為了給他一個階段性的目標,去考考級,也沒什麼問題,但千萬別以為有了證書就萬事大吉,讓孩子喜歡音樂,讓樂器能陪他往後餘生,比一本虛無的證書重要太多。

畢竟,音樂這麼美,眼裡怎麼能只有一張證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