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闖敢試的氣概 善作善成的精神 率先領先的雄心,天南海北鄞州人,我們為您驕傲

多少年來,無數鄞州人懷揣夢想,走出寧波、走出浙江,走向全國、走向世界。從無到有、從弱到強,他們以敢闖敢試的氣概搶抓一次又一次歷史機遇,以善作善成的精神點亮一個又一個人生夢想,以率先領先的雄心登上一座又一座發展高地。他們中,有勇攀高峰的科學家,有名聞遐邇的藝術家,有叱吒商海的企業家……他們是鄞州的驕傲!

敢闯敢试的气概 善作善成的精神 率先领先的雄心,天南海北鄞州人,我们为您骄傲

馬友友和鄉親們親切握手。

他們以敢闖敢試的氣概

搶抓一次又一次歷史機遇

11年前,他帶著一幫人,將企業基地建到了大西南。如今,他們的鋼構出現在西南第一高樓468項目以及多個超級工程中,而且不斷地出現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他是朱英波,四川凱聖鋼構有限公司董事長。他說,創業關鍵在抓住機遇,哪裡有機遇,哪裡開始創業

正是在2008年赴四川救災時,他意識到,大西南開發的機遇已經到來。當年他就開始在四川打造他的又一家企業。

從上世紀二三十年代起,一個又一個鄞州人乘著輪船闖蕩世界。改革開放後,更多的鄞州人北上南下西進,在五湖四海建功立業。在這千千萬萬的天南海北鄞州人中,朱英波是其中的一個。

正如鄞州人、香港大光明鐘錶有限公司董事長周伍鴻所說:“就算知道前路難走,也要闖一闖、試一試。我很感激改革開放政策,這可以說是我人生當中最大的轉折。”

改革開放沒多久,在蘭溪當廠長的周伍鴻跑到湖南,贏得湖南株洲市皮鞋廠的承包經營競標,3年時間,奇蹟般地讓這家瀕臨倒閉的廠子實現扭虧轉盈。1990年,他辭去廠長職務,轉而闖蕩香港,從租住5平方米的小房間起步,實現了二次創業

敢闯敢试的气概 善作善成的精神 率先领先的雄心,天南海北鄞州人,我们为您骄傲

俞峰在上大師公開課。

蔣良德5年前試水國有資本和民營資本混合所有制,成立上海長江聯合金屬交易中心,如今成為上海現代服務業發展史上一顆閃亮的新星。他抓住的是國家電子商務發展戰略和上海國際貿易中心建設的機遇。

我們看到了一個個的鄞州人敢為天下先,敢闖敢試。廣州白雲液壓機械廠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李志俊當年成功研發第一代電解鋁“天車”機器人,現在公司已成為液壓設備細分市場裡的NO.1。章勤豐接下湖南一個大單,後來在長沙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立企業,以此為基地,將箱櫃賣到了全中國。

中南置地董事長陳凱相繼在華潤、龍湖、復星、陽光城等多家上市房企出任高管,創下一個個行業奇蹟,被稱為是地產界的明星職業經理人,他一直記得就讀浙大時,當年的系主任對他說:“要走得遠,走得越遠越出色。”

他們以善作善成的精神

點亮一個又一個人生夢想

2000年,馬友友為電影《臥虎藏龍》演奏主題曲,這首新古典提琴曲獲得了當年的奧斯卡最佳音樂獎。

2017年2月12日,馬友友和絲路樂團《Sing Me Home(歌詠鄉愁)》獲得第59屆格萊美最佳世界音樂專輯獎。這是馬友友的第18座格萊美獎,他也成為與格萊美結緣次數最多的華人音樂家,被稱為世界最偉大的大提琴家之一。

如今的馬友友正在向全球36個城市進發。拆除“圍牆”,讓音樂成為人與人溝通的橋樑,是他的理想,更為人類構築了一個共存、共融的願景。

善作善成,馬友友為天南海北鄞州人樹起了一個標杆。在浙江、在全國、在全球,在經濟界、在藝術界、在教育界,我們看到更多的天南海北鄞州人在努力拼搏、開拓創新、奮勇向前,實現一個又一個人生夢想。

2018年9月底,平臺累計籌款突破100億元;2018年12月底,平臺累計籌款突破120億元;2019年3月底,平臺累計籌款突破160億元……徐憾憾從成為水滴籌第一名員工起,短短兩年時間,將水滴籌打造成為全國最大的個人大病救助互聯網服務平臺,闖出一條大病救助的新路子。

敢闯敢试的气概 善作善成的精神 率先领先的雄心,天南海北鄞州人,我们为您骄傲

圖為全山石接受記者採訪。

作為新中國培養的第一批畫家,全山石一直在油畫界耕耘。上世紀70年代末,他來到敦煌莫高窟臨畫,被這座中國傳統藝術的寶藏深深震撼和折服,特別是北魏壁畫中呈現的體感、體塊和明暗,讓他看到了東西方藝術的遙相呼應。借鑑敦煌壁畫風格,他探索新的油畫技法;他留學蘇聯,之後又來到意大利、奧地利、德國、法國、美國……站在米開朗基羅、達·芬奇、拉斐爾等大師的原作前,完成了美學觀念的一次又一次顛覆,成功創作出無數作品。

走出去,我們看到了更多鄞州人點亮夢想:從一所幼兒園起步,香港知名教育家邊陳之娟建起5所幼兒園、2所英文小學、1所國際學校,將愛的教育理念傳播得更遠;北大教授、數學家朱小華用一生論證那些偉大的“猜想”,解決了凱勒·裡奇孤立子的唯一性問題,被稱為是本世紀復幾何研究中一項突破性的工作……

這些都傾注了天南海北鄞州人無數的心血和汗水。

中央音樂學院院長俞峰第一次報考中央音樂學院指揮系失利,3年後第二次終於考取,10年後,成為系主任。1991年,中國第一次公派選手參加在葡萄牙舉行的國際青年指揮家比賽,27歲的俞峰獲得第一名,實現了中國在此領域零的突破。指揮過幾百部作品的俞峰,他的成功沒有秘籍,而是不停努力:每本譜子,他都要做好功課,不僅要全部背出來,還要演化成樂隊的聲音,這樣的曲譜在他家裡堆滿了大半個房間。

董瑤海是“風雲四號”總設計師、中國航天事業的拓荒人。2004年,為了解決衛星姿態控制系統不穩定的難題,擔任“風雲三號”副總設計師的他帶著一隊新組建的人馬,跑到一個封閉的環境裡,一天工作十五六個小時,屢戰屢敗、屢敗屢戰。

2016年,“風雲四號”衛星成功發射,並在軌穩定運行,這在我國高軌高精度定量遙感衛星事業發展史上具有開創性的意義,董瑤海也被譽為“我國新一代地球靜止軌道氣象衛星的開拓者”。

他們以率先領先的雄心

登上一座又一座發展高地

鄭永剛是位傳奇甬商。

1989年,鄭永剛創立杉杉品牌,主營服裝。1996年,杉杉成為中國服裝行業的首家上市公司。現在的杉杉已成為鋰離子電池材料行業霸主,不久前投產的10萬噸內蒙古包頭一體化基地成為目前全球規模最大的鋰電池負極材料基地,杉杉也向著搶佔未來新能源市場定價權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率先領先,是鄞州一以貫之的精氣神。正是憑著這股子勁,更多的鄞州人在開拓、在攀高。

敢闯敢试的气概 善作善成的精神 率先领先的雄心,天南海北鄞州人,我们为您骄傲

石鍾慈院士

中科院院士石鍾慈,兩次改變研究方向。48歲時,不懂德語的他毅然赴德國深造。是他,最早將一批世界最先進的計算數學帶回國內,並在有限元方法的理論和應用中作出了重要貢獻,成為我國計算數學的領軍人物。

1963年,一紙調令,當時的上海機床廠主任設計師徐志磊帶著《德語字典》和《英漢字典》,隻身來到北京,轉行成為我國新一代核武器研製工程設計的主要領導之一,在我國核裝置新原理突破中作出了重要貢獻。在中物院的院士群中,徐志磊是唯一的一名機械設計與運載工程專家。

從無到有,從弱到強,他們向事業高地發起一次又一次的衝擊。

2016年11月,在美國舉行的全世界高性能計算大會上,當年在東錢湖赤腳小跑去上學的鄭緯民和他的團隊斬獲全世界高性能計算應用領域的“諾貝爾獎”——戈登·貝爾獎,實現了中國科學家在此獎項零的突破。

第二年,鄭緯民的團隊再次殺入大賽,且所向披靡,在我國超級計算機——“太湖之光”上,成功回放唐山大地震全過程,第二次摘得此獎。

2018年,他們殺入首輪比賽,終因“太湖之光”已不再是世界計算最快的超級計算機,遺憾獲得提名獎,但連續3次衝刺此獎項,讓世界為之刮目相看。

今年73歲的鄭緯民是我國首位存儲領域終身成就獎獲得者,仍繼續在存儲領域進行技術難題攻關。他說:“研製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存儲系統,是國家信息安全的戰略需要,科研人員得不怕吃苦,永爭第一。”

他們一心報國,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砥礪前行。

敢闯敢试的气概 善作善成的精神 率先领先的雄心,天南海北鄞州人,我们为您骄傲

圖為院士群體塑像。

兩院院士陳俊亮是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的通訊設備“糾錯大師”,也是中國首個程控數字電話交換機的研製者之一,中國智能網的創建人。

油菜育種專家、浙大博士生導師周偉軍在油菜育種方面攻下一個又一個“碉堡”,他培育的“浙大630”是我國目前含油量最高(49.21%)的常規油菜品種。

張大偉是2011年3GPP無線接入網第四工作組歷史上首位華人主席。祖籍在鄞州的石鐘琴是中國芭蕾舞劇白毛女第一代主角,1972年7月,她隨團來到日本東京出演芭蕾舞《白毛女》,成為中日建交歷史進程中著名的“芭蕾外交”的參與者與見證者。

在他們心中,個人的未來與國家的命運緊密相連,與中國夢緊密相連!

石鍾慈、馬友友、鄭永剛……他們是天南海北鄞州人的熠熠星光,也代表著無數中華民族優秀兒女代代相傳的家國情、赤子心。

他們與祖國同心,與時代同行。他們秉承家國大義,將個人、行業和發展大勢緊密結合,在為國家民族奉獻心力的同時,也鑄就了個人功業的豐碑。

他們,是我們的驕傲!

來源 | 鄞響客戶端

記者 | 俞珠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