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荔城:堅持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

莆田荔城:堅持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

木蘭溪畔崛起玉湖新城(蔡昊攝影)

黨的十八大以來,福建莆田市委、市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治理木蘭溪的重要理念,牢記保護好湄洲島的殷殷囑託,一任接著一任幹,久久為功,帶領全市人民堅持綠色發展,打造宜居港城、建設美麗莆田。如今,莆田實體經濟顯著壯大、城鄉面貌顯著變化、改革活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顯著改善,主要經濟指標增幅連續多年位居全省前列。

作為莆田市4個市轄區之一,荔城區區位優勢明顯,人文底蘊深厚,產業基礎較好、集聚度較高。近年來,荔城區政府始終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全力推進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經濟社會保持平穩健康發展。2018年,荔城區全區生產總值445.08億元,同比增長8.9%,財政總收入達47.81億元,同比增長9.7%,連續7年總量全市第一。

365天不斷檔服務解鎖荔城發展新“密碼”

近年來,荔城區基層黨組織創新服務群眾的方式方法,在全區推行“服務365”工作法。作為開展主題教育的主要載體和抓手,以人民為中心,從群眾關心的民生民情到項目一線建設,以強化服務群眾、服務項目、服務一線為工作導向,深入村居服務群眾惠民生、深入企業服務發展解難題、深入一線服務項目促進度,推動服務工作常態化、制度化、長效化,力求主題教育取得實效,推動荔城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國慶期間,黃石鎮惠下村的黨群服務站里黨員服務、衛生健康、國土村建等窗口全部開放。“只要村民有需求,便民窗口就可提供服務。”惠下村黨支部書記吳金貴介紹,自2016年開始,惠下村就實行全年365天不斷檔服務,實現“群眾在哪裡,服務就跟進在哪裡”。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在自己的辦公室坐班,其他村幹部都在服務站坐班、值班,把原先村幹部辦公室重新調整設計為黨員活動室、兒童之家、村民議事廳、農家書屋等功能室,真正做到“辦公場地最小化、服務陣地最大化”的目標。如今,荔城區17個社區均實行值班制度,大大地方便了居民辦事。

項目引進提速、服務水平提檔升級、營商環境更優越……眼下,荔城區正放射出吸引投資的“強磁場”。數據顯示,上半年,荔城區實際利用外資6.01億元,增長5229.8%,完成全年任務的600.7%。

據瞭解,2019年,荔城區重點項目規劃共415個,計劃總投資315億元,其中在建項目167個、預備項目82個、前期項目166個。年初以來,荔城區早行動、早部署,把招商引資作為推動全區新舊動能轉換和高質量發展的“一號工程”,成立招商引資工作領導小組,區委主要領導“掛帥”談業務,為順利簽下項目“帶節奏”。7月,黃石工業園區優化營商環境網格服務中心開始投入使用,這是今年荔城區在全面推廣“多中心合一”模式基礎上延伸綜治網格化中心的一個縮影。

莆田荔城:堅持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

流光溢彩的商業圈(蔡昊攝影)

項目審批一窗受理、集成服務,開設重點項目審批綠色通道,簡化審批流程再壓縮時限,推行全程電子化、“一趟不用跑”“最多跑一趟”……深化“放管服”改革,寬准入、提效能、暢通道、降門檻,一項項便民惠企服務推出,讓荔城區朝著一流營商環境大步前進;不忘責任擔當,潛心打造營商環境,讓企業引得進,留得住。

腳步就是量尺,一線辦公一線落實。荔城區鉚足勁以“三深入”工作形式為抓手,詮釋了“服務365”工作法一錘錘落實、一件件解決的“釘釘子”精神。總投資9.79億元的城鄉汙水整治PPP項目,解決生活汙水收集問題;強化工業企業汙水排查,發現一例處理一例;全面安裝監控,用技術手段輔助畜禽養殖環境汙染整治……一項項專項行動,讓木蘭溪荔城流域治理得到全面提升。通過階段考評,荔城區11個監測斷面加密監測水質狀況良好。

作為全市重點項目,玉湖新城古山片區自2019年7月13日正式啟動徵遷工作以來,充分發揮基層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以“黨支部+指揮部”的形式組建7個徵遷小組,堅持“四以四促”(以談促遷、以拆促遷、以建促遷、以解促遷)徵遷工作法,全力推進拆遷簽約工作。目前,已完成簽約率87%,房屋已拆除約45%,爭取11月30日基本完成徵遷淨地工作。今年,荔城區開展“四看四促”一線調研、專題調研以及蹲點調研220多場次,強化黨建促發展,力促項目增後勁,聚焦民生補短板,圍繞“服務365”形成的一線工作法走出了荔城特色。

融入一線,解放一線,身下心下,站在一線視角,加強各級協調配合的“一線+服務”的工作形式如今已覆蓋全區。正如荔城區委書記楊朝東所說的那樣: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就是政府服務工作的要點重點。

厚植創新創業創造沃土 推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福建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營造有利於創新創業創造的良好發展環境。荔城區在抓好各級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政策落地的同時,制定出臺區級惠企政策《關於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從持續降本減負、推動轉型升級、開展分類扶持、實施綠色製造、優化企業服務等五個方面,提出17條具體措施。

莆田荔城:堅持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

莆田創世紀科技有限公司超算中心效果圖

為讓企業更全面理解政策,荔城區工信局強化主動作為意識,加大對惠企政策的宣傳解讀力度,當好惠企政策傳遞的“宣傳員”和惠企政策兌現的“服務員”。據瞭解,今年上半年,該區194家規上工業企業完成產值364億元、比增13.6%,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116.84億元,超序時2.9個百分點。

“政策的出臺、資金的補助,極大提振了企業發展信心。”該區許多企業負責人表示,在當下複雜嚴峻的經濟形勢下,政府及時出臺門檻更低、普惠面更大的惠企政策,對企業來說無疑是一場“及時雨”。

“今年生產經營情況如何?有什麼需要幫忙解決?”7月4日,荔城區工信局幹部來到轄區的飛特鞋業公司走訪,現場瞭解情況。該公司總經理楊忠志表示,一直以來,公司只代工生產國外品牌運動鞋,每年7月至9月是外貿鞋生產淡季,而對於內銷來說恰是生產旺季。為確保產能得到充分利用,公司於今年起開始試水內銷,並與安踏、森馬等品牌達成合作協議,年計劃生產100萬雙。

聽心聲,解難題。為提升服務水平,荔城區工信局還制定了《關於推進規上工業企業走訪服務常態化制度化的實施方案》,按照“五個一”要求,即填寫1張聯繫卡、建立1個工作臺賬、每週至少進企業走訪1次、每個月梳理彙總1次情況、每個月聽取1次彙報,展開一系列“加減乘除”舉措,扶持企業做大做強。同時,推動實施區領導掛鉤聯繫62家重點工業企業制度,大力營造“進企業、解難題、促發展”的服務氛圍。在實際走訪中,各級幹部堅持問題導向,針對企業不同需求,實施精細幫扶,發揮企業應急保障週轉資金作用,幫助企業做好貸款資金轉貸“過橋”工作。

莆田荔城:堅持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

北高黃金珠寶產業園(郭仲火攝影)

坐落於興化灣南岸的北高黃金珠寶產業園,是黃金珠寶特色小鎮的核心區,也是莆田市謀劃實施經濟發展“百千萬支撐工程”項目之一。莆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北高黃金珠寶首飾傳統產業發展,市、區兩級政府已陸續投資20億元。對產業園基礎設施進行改造升級,推出金銀珠寶產業專項扶持措施;落實100億元規模的產業基金,落實貸款支持;對年生產加工額超百億元的入駐企業,實行“一企一策”的優惠措施等。據荔城區委常委、宣傳部長吳金鵬介紹,該產業園計劃引進500多家莆籍在外珠寶企業和國內珠寶龍頭企業落戶,計劃到2020年,實現生產銷售額超1000億元。目前,北高鎮擁有70多個省、市知名珠寶品牌,國家專利產品55項,“金玉鑲嵌”等特色主導產品處於行業領先地位。該鎮在全國各地有2萬多家黃金珠寶銷售門店,5萬多從事黃金珠寶產業人員,年銷售額達2000億元以上。

聚焦發展新動能,利用各級推動企業“上雲上平臺”的政策東風。荔城區還加大配套補助力度,鼓勵傳統產業積極與中電(福建)工業互聯網研究院等平臺開展業務對接,推動工業企業加快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方向邁進。據介紹,該區對符合條件的“上雲上平臺”工業企業,在省、市兩級補助資金的基礎上,再按企業實際支付金額的10%予以配套補助,在三級政策疊加的情況下,企業最高可享受100%補助。

藉助政策資金的引導,該區不少工業企業紛紛將生產運營與“雲服務+”融合,加快企業信息化建設。位於新度鎮的福建恆而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得益於政府的大力支持和良好的發展環境,近年來公司發展迅速。像恆而達一樣,該區目前已有不少規上工業企業分別與中電(福建)工業互聯網研究院、三大運營商、眾鞋網絡等簽訂合作協議,通過嫁接高端技術、智能製造,促進傳統產業提質增效降本,實現高質量發展。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推動“三農”工作高質量發展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三農”工作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今年以來,荔城區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三農”工作的總抓手,著力實施脫貧攻堅、生態振興、法治鄉村、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組織振興、人才振興等專項工作,逐步完善工作體系、政策框架,形成合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開局良好。

據統計,今年上半年,該區鄉村振興戰略項目經費共計支出13040萬元,為扶貧開發、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等工作注入了動力。

黨建引領是實施鄉村振興的組織保障。今年,荔城區積極組織了村黨組織書記代表赴泉州市永春縣學習考察。通過現場聽取講解、觀看多媒體展示、實地親身體驗等方式,拓寬村黨組織書記開展鄉村振興工作的視野,提升履職能力。區財政追加村級轉移支付資金642.3萬元,用於提高村級幹部的基本報酬保障標準,確保村級組織有效運轉。

莆田荔城:堅持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

為貧困戶傳授種植技術

推動鄉村產業振興需要打好組合拳。該區大力支持發展多種形式的新型農民合作組織,目前全區農民專業合作社登記註冊238家,主要涉及果蔬、禽苗、農機、食用菌、花卉、漁業、養蜂等多個領域。對農業標準化生產示範建設實行“以獎代補”,積極創建11家種植業標準化基地和9家養殖業標準化基地,全區“三品一標”企業共有13家。加快發展現代農業,象峰村(西隱亭)景區、山前九十六港田園綜合體等鄉村旅遊項目紅火開展。

鄉村振興離不開人才隊伍建設。據介紹,該區充分發揮技能大師“師帶徒”作用,培養高技能人才。今年以來,開展就業技能培訓138人,崗位技能提升培訓810人,落實職業培訓“見證補貼”87人。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實現各個鎮街村居跨界別、跨區域的人才來源和“三產”協同服務。鼓勵符合條件的企業設立專家服務基地、博士後工作站,為該區農村產業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為補齊基礎設施短板,荔城區建立農村公路管理機制,全面實施農村公路路網提升改造。今年,計劃實施中小河流整治、內河整治、安全生態水系建設等項目共15個,投資4.76億元。與國內知名電商平臺對接,初步選址電商服務站點北高鎮汀峰村、黃石鎮澄瀛村、西天尾鎮下垞村、新度鎮青垞村,引進農村電商物流。農村電網改造升級,新建線路或改造擴建線路共計26條,配變增容增設項目共計77個,有效提升農網供電能力。

莆田荔城:堅持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

整治後的河道水清岸綠

為創建“六無六好”和諧村居,荔城區評選出2018年度平安和諧村居102個,創建達標率78.5%。同時,進一步完善“雪亮工程”建設,組織專人開展網上巡查,全區農村地區現有視頻監控11500多個,平均在線率為93%;開展公共安全領域突出問題大排查大化解大整治攻堅行動,全面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近年來,荔城區把鄉風文明建設納入新時代文明實踐試點建設的重點工作,圍繞春節元宵主題,精心組織遊春活動、十音八樂、扇舞、廣場舞表演等各類文體活動,弘揚優秀文化傳統,促進“莆仙文化+文物+非遺+民俗”的深度融合;選樹新時代新典型,開展荔城區百名“時代新人·荔城好人”及十佳感動荔城人物推薦評選表彰活動,引導群眾孝善立德、敦親睦鄰、重義守信,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

莆田荔城:堅持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

莆仙現代小戲倡新風

“荔城區能夠取得這一系列歷史性的成就,關鍵在於始終堅定不移堅持黨的領導,毫不動搖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區委副書記、區長柯金國表示,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站在新的起點上,全區要繼續緊緊圍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條主線,牢牢把握“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的總要求,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全面推動荔城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 (荔城區委報道組供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