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通起來、用起來到治起來、美起來, 太浦河帶給我們什麼?

太浦河是太湖向東排洩洪澇的主要通道,它穿越蘇州吳江、浙江嘉善和上海青浦,而這三地正是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所在地。

回顧太浦河工程的建設歷程,梳理太浦河建設過程中帶給我們的啟示,對於打破行政壁壘、地理阻礙、政策各異等問題,實現“共商共建共管共享”不無裨益。而開挖太浦河所展示的精神價值在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進程中同樣也有啟迪。

從通起來、用起來到治起來、美起來, 太浦河帶給我們什麼?

▲太浦河

01、太浦河開挖的緣由


太浦河是太湖治理的骨幹工程。太湖治理一直是歷代政府十分關注的水利工程。太湖流域的自然災害以洪澇、颱風災害為主,強降水和上游來水導致太湖水位急劇上漲,而天然的洩水河道不能順暢排出太湖澇水。1957年4月,國家水利部在南京召開太湖流域規劃會議,部署太湖流域規劃工作。同年下半年,江蘇省水利廳組成規劃班子,提出建設太浦河、望虞河和太湖控制線的“兩河一線”工程,實行洪澇分治、高低分開的治理方案,建議從太湖邊開一條排洪專道——太浦河,連接黃浦江洩洪入海。1958年,以“兩河一線”為框架的太湖流域治理規劃獲得中共中央上海局的同意。

從通起來、用起來到治起來、美起來, 太浦河帶給我們什麼?

太浦河的集中建設大致分為三期工程。第一期開挖工程從1958年10月至1960年7月,第二期續辦拓浚工程從1978年10月至1979年3月,第三期續建工程從1991年10月至1998年6月。2006年4月,太浦河工程正式通過水利部竣工驗收。

從通起來、用起來到治起來、美起來, 太浦河帶給我們什麼?

▲太浦河建設現場

經過數十年的建設和沿線三地的協作治理,太浦河成為集防汛水運、水體保護、生態休閒於一體的複合型清水廊道。

從通起來、用起來到治起來、美起來, 太浦河帶給我們什麼?

▲太浦河節制閘

太浦河從通起來、用起來到治起來、美起來,帶給人們的啟示無疑是強烈的。

02、統籌兼顧,區域協同是核心

太浦河從1958年開工,歷經三期工程才完工,一方面是工程巨大,不能一蹴而就,另一方面是沿線江浙滬三地之間沒有很好統籌協同。

前兩期工程,太浦閘下游至江蘇段38公里河段基本成形,可以通水通航,上海段開挖10公里,河身初具雛形,但河底高低寬窄不一。浙江段2公里沒有開挖,僅放樣清基。

從通起來、用起來到治起來、美起來, 太浦河帶給我們什麼?

▲太浦河施工現場

期間,中共中央上海局、中共中央華東局、國家水利電力部、太湖流域水利委員會、上海經濟協作區規劃辦公室和太湖流域管理局分別牽頭召開多次會議,相關部門和江浙滬兩省一市負責人參加,一起討論協商太湖治理的辦法,同意包括開挖太浦河在內的工程方案。前兩期工程太浦河沒有按規劃要求完工,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地方水利建設互不通氣,上下左右不能配合,各地站在自身角度建設水利工程,這也是確實存在的。

事情的轉機出現在1991年。這年夏天,太湖流域發生特大洪水,驚動了黨中央、國務院。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等黨和國家領導人來到江蘇吳江、上海青浦和浙江嘉善等災情嚴重地區,視察災情,慰問受災群眾,指導抗洪搶險。根據國務院和國家防總命令,太浦河節制閘開閘洩洪,這是太浦閘1959年建成後首次正式開閘洩洪。為了讓洪水通過太浦河順利排出,7月5日,國務院副總理、國家防汛抗旱指揮部總指揮田紀雲下令炸開錢盛蕩、紅旗塘等處的攔河壩,打通太湖至黃浦江的洩洪通道。太湖洪水第一次通過太浦河直接流入黃浦江匯入東海,有效緩解太湖流域的災情。而被炸開的,不只是兩處攔河壩,更是打破了省際間聯合治水的藩籬。

從通起來、用起來到治起來、美起來, 太浦河帶給我們什麼?

▲建設中的太浦河節制閘

從通起來、用起來到治起來、美起來, 太浦河帶給我們什麼?

▲現今的太浦河節制閘與太浦河泵站

同年10月,國務院把太浦河工程列入太湖流域綜合治理骨幹工程,隨後,太浦河上海段、浙江段建設工程相繼啟動,用了40多天就完成了開挖任務。1992年11月開始,太浦河江蘇段建設工程全面展開,1998年6月工程竣工。

從通起來、用起來到治起來、美起來, 太浦河帶給我們什麼?

▲太浦河工程浙江段民工午餐

竣工後的太浦河工程發揮了巨大作用。實踐證明,太浦河工程能成為流域性工程,靠的就是統籌兼顧,區域協同。只有強化頂層設計,統一規劃,打破省際界限,由各自為戰到協同作戰,讓原本因行政區劃不同而孤立的系統工程早日完成,早日發揮效益。

03、統一思想,組織有力是保證

太浦河工程啟動後,每期工程、每個地方都成立指揮部,開工後都召開誓師大會和動員大會,明確工程任務和目標要求。前兩期工程對於民工實行軍事化管理。施工組織以縣為單位,民工按團、營、連、排、班軍事建制,實行軍事化管理,劃段包乾。1958年10月太浦河一期工程開工,蘇州專署成立蘇州專區太浦河分洪工程指揮部,由蘇州專員公署副專員周公輔負責,實行統一領導,統一指揮。為明確太浦河工程質量標準、施工步驟和方法,在施工前,指揮部向參加施工的民工頒發《施工須知》。1959年3月5日,吳江縣召開太浦河工程決戰誓師大會,有近千人參加。青浦段工程由上海市農委直接領導,並在縣練塘設立總指揮部。二期工程實施前,蘇州地區成立太浦河工程總指揮部,中共蘇州地委常委範育民任指揮。調集吳江、江陰、無錫、沙洲、常熟、太倉、吳縣、崑山8縣民工13萬人編成79個營、3800個連排進行施工。在施工最緊張的關鍵時刻,地、縣、社主要負責同志親臨工地慰問,查詢民工生活情況,解決實際問題。

從通起來、用起來到治起來、美起來, 太浦河帶給我們什麼?

▲蘇州專區一期工程竣工幹部合影

從通起來、用起來到治起來、美起來, 太浦河帶給我們什麼?

▲太浦河工程誓師大會婦女代表發言


三期續建工程開始,1991年10月,上海市成立了由市長黃菊為組長的上海市太湖治理領導小組,並召開了上海太浦河水利工程動員大會。11月20日,國務院總理李鵬、國務委員李貴鮮在市委書記吳邦國、市長黃菊陪同下,親臨太浦河慰問奮戰在工地的軍民,並參加勞動。


1991年11月24日,太浦河工程浙江段舉行開工誓師大會,大會提出“奮戰四十天,拿下太浦河”的響亮口號。


1991年10月28日,江蘇省政府成立以省長陳煥友為組長的江蘇省治理淮河、太湖領導小組,12月成立江蘇省治理淮河、太湖指揮部。1992年開始,江蘇省實施太浦河第三期工程。由於太浦河江蘇段全在吳江境內,吳江承擔了大部分的施工任務。8月,吳江市太湖治理工程指揮部成立,11月太浦河工程吳江段舉行開工典禮。


正是有了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強有力的組織保證,太浦河各階段的工程才能順利實施。

04、攻堅克難,自力更生是前提

太浦河前兩期工程,機械化程度不高,都是人工開挖。參加施工的民工靠自己的雙手一鍬一鍬挖泥取土,用自己的雙肩一筐一筐挑運土方。少數工地上,鋪上木軌道,用小木車運土,算當時最高水平的機械化了。民工們白天干了還不算,夜裡還要挑燈夜戰。每天施工10多個小時,中午在工地吃飯。隨著河道的挖深、兩岸堆土場的延伸和升高,推車拉泥更費力。手掌水泡,肩膀紅腫,腰痠背疼,超負荷的勞動讓這些症狀成為民工的標配。

從通起來、用起來到治起來、美起來, 太浦河帶給我們什麼?

▲民工在施工現場

施工期間正是冬季,滴水成冰,寒風刺骨,雨雪交加。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廣大民工發揚一不怕苦二不怕累的大無畏精神,戰天鬥地,櫛風沐雨,他們喊出“頭頂星、腳踏冰,不完成任務不收兵”的豪邁響亮口號,克服了一個又一個難關,完成了一段又一段河堤。

從通起來、用起來到治起來、美起來, 太浦河帶給我們什麼?

▲開挖太浦河工地

江蘇段第一期工程,因串湖接蕩,地形複雜,湖蕩清基時,面臨大量淤泥,施工困難,各級指揮員、技術人員和廣大民工群策群力,獻計獻策,終於攻克淤泥深的難關。

從通起來、用起來到治起來、美起來, 太浦河帶給我們什麼?

▲奮戰在工地


1979年春,太浦河螞蟻漾穿湖大堤工程動工。此前,因該段淤泥含水量大、泥土活動性強、坍方嚴重而被停工。針對該工段土質特點,指揮部修改了河道設計標準,及時總結湖濱營施工經驗,提出“開好龍溝榨乾水,增加臺階穩住坡,創造條件搞突擊,分期分批築好堤”的施工方案。各民工營經常召開工地座談會、諸葛亮會,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3月20日,穿堤工程順利竣工。

05、比學趕超,挑戰自我是關鍵


前兩期工程開始後,工程指揮部組織各縣民工團開展比工效進度、比工程質量、比團結紀律、比安全生產、比勤儉節約、比共產主義風格“六比”勞動競賽。指揮部還刊印宣傳資料,公佈比武結果。整個工地出現鼓幹勁、爭上游、奪紅旗、虎躍龍騰的局面。

從通起來、用起來到治起來、美起來, 太浦河帶給我們什麼?

▲太浦河工程現場

1960年,江陰團擺下英雄擂臺,提出:“賽常熟,勝吳縣,超吳江,冠軍紅旗江陰飄!”開展社會主義勞動競賽。吳江二團所屬的7個營和吳縣二團所屬的4個營分別開展比武競賽,以每個營的平均工效論英雄。吳江平望營和吳縣光福營開展結對競賽,結果平望營男子組以平均工效5.71取勝,光福營女子組以3.41領先。


三期工程開工後,金山團縣委向全縣青年發出動員,並組織青年突擊隊,趕赴太浦河工程第一線,同時命名了19支青年突擊隊,開展了“青春在太浦河工地閃光”青年突擊隊勞動競賽。

06、顧全大局,犧牲小我是保障

大凡重大工程建設,免不了徵用土地和拆遷房屋,也會影響個人和局部利益,太浦河工程也不例外。但是太浦河工程沿線的居民以大局為重,“一切為了太浦河,一切服從太浦河”。吳江的徵地和拆遷任務是最重的。僅一期工程,全縣挖廢土地7042畝,壓佔耕地13954畝,拆遷房屋8048間,農戶1188戶。蘆墟公社孫家浜、平望公社郭家港兩個自然村落整村被拆遷。當時政府未付挖壓土地和拆遷房屋賠償費,後於1962年按政策退賠。三期工程上海段涉及青浦金澤、蓮盛和練塘3個鄉鎮,村民們識大體顧大局,在動遷問題上堅決服從“土地先用後徵,農作物先損毀後折算,構築物先動遷後補償”的安排,作出了不小的犧牲。嘉善丁柵鎮銀水廟村徵用了650畝農田,74畝桑園和30多畝魚塘,遷走了800多個墳墓。

07、立足本職,支援前線是依託


一期工程中,蘇州專區動員各縣及各行各業大力支援,組織有關工廠日夜趕製膠輪車、四平車、鐵木斗車、拖拉機、水泥船、輕便鐵軌、機械絞關、履帶輸送機、水槍、高壓泵和泥漿泵等,並派技術幹部和工人到工地指導,終於解決了施工困難。二期工程中,蘇州地委號召各行各業大力支援和配合,做好糧草後勤供應和運輸工作,使工程進度快、工效高、質量好,受到水電部和省水利廳的表揚。三期工程開工後,金山縣後方團組織也積極組織開展了“星期日奉獻”活動,以實際行動支援前線。嘉善縣丁柵鎮人民在得知將有2萬民工入駐工地的消息後,無論是機關、商店、學校還是農民家庭,都紛紛騰出地方,讓出灶間,有的還幫忙建造起食堂,以備民工進駐後使用。丁柵食品公司、供銷社優先供應各類生鮮蔬菜,解決了民工的吃飯問題。


在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建設背景下,青浦、吳江和嘉善三地團結治水、聯合巡河、共治共管,為示範區水資源保護、水汙染防治和水安全保障作貢獻。太浦河也將成為生態建設“高顏值”、綠色發展“好氣質”的景觀河!

從通起來、用起來到治起來、美起來, 太浦河帶給我們什麼?

▲太浦河風光

徵稿啟事

我知道,你很有故事,我知道,你也有文采,我知道,你也偷偷的喜歡吳江通。那麼大膽和我們表白吧!要知道,吳江通更喜歡你!你的表白,可以是感悟生活,體會人生,也可以是尋找鄉愁,記憶歷史!文筆不重要,真實真心就好。自行配圖,特別歡迎。

文末請附作者簡介百把字,另附近影一張。一旦錄用,奉上稿酬,雖不高,意很誠,還有你可能喜歡的地情書哦!

請發送至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記得註明姓名和聯繫方式。如已在其他媒體發表,敬請說明(特別是已在其他微信公眾號上推送,一律不錄用)。照片請勿插入文中,請單獨發送,謝謝!


由於來稿較多,自投稿之日起兩個月內沒有錄用,作者可自行處置(同一作者單次投稿多篇除外)。


吳江通會給你一個原創平臺,讓你展現自己,讓更多的人瞭解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