獼猴桃的冬季修剪,並不是留枝越多產量越高

天氣漸冷進入冬季,獼猴桃園的管理也進入了一個關鍵時期。一般來說,果樹落葉後至第二年春天發芽前進行的修剪,都稱為冬季修剪,也稱休眠期修剪。獼猴桃的冬季修剪,是確保第二年高產穩產和提高果品質量的關鍵措施,要通過冬剪,使樹體長成合理形狀,保持健壯的長勢,結出最好的果實。獼猴桃冬季修剪的時間,一般安排在落葉以後到冬至期間。這是因為獼猴桃落葉之後,養分由小枝向大枝迴流,到冬至基本回流結束。所以,冬至前後,是獼猴桃冬季修剪的最佳時間。獼猴桃的冬季修剪,要掌握以下幾個原則:

獼猴桃的冬季修剪,並不是留枝越多產量越高

第一個原則:去弱留強

獼猴桃的冬季修剪,與其它果樹不同,像蘋果、桃等果樹的冬季修剪是去強留弱,而獼猴桃要去弱留強,就是把上年已經結過獼猴桃的母枝和結果枝剪掉,留下上面芽多的旺枝,作為第二年的結果母枝來培養。第二年,母枝上每一個芽就是一根結果枝,每根枝可以結多個果實。

修剪的步驟,第一步先從獼猴桃樹的基部開始,修剪樹幹萌枝;第二步再修剪架面,剪口要齊,而且剪口到結果枝最少1-2cm,防止傷及結果枝。留下的結果母枝,基部直徑要1cm以上。

第二個原則:少留枝多留芽

一些果農在冬季修剪的時候,錯誤的認為要多保留枝條,第二年獼猴桃才能多結果。其實,這是錯誤的,並不是留枝越多產量越高,而是要根據樹木的承受能力來科學確定留枝數量。可以參照以下標準:獼猴桃栽培一般株距3米行距4米,每棵樹的營養面積12平方米,架面大概6平方米,每平方米營養面積保留2-3條旺枝,或者每平方米架面保留3-4條旺枝,其餘的枝條全部剪掉。留的旺枝,一定要選擇芽多的,每根枝上保留健壯的有效芽8-12個。就整棵樹來說,一般保留結果母枝20-30根,來年每根結果母枝可結獼猴桃4-5斤,平均一棵獼猴桃樹能收穫80斤左右果實,按照每畝50棵樹計算,可達到畝產4000斤左右。

獼猴桃的冬季修剪,並不是留枝越多產量越高

第三個原則:輕重結合

所謂重,就是對整棵樹來說,獼猴桃冬季修剪,大概要剪掉三分之二的枝條。所謂輕,就是對保留的結果母枝來說,上面至少保留了8-12個芽,也就是說大多數芽保留下來了。一株樹最好保留150-200個有效芽。留的枝芽過少,夏季枝葉量不夠,果實容易受到日傷。

第四個原則:剪後不綁

獼猴桃的枝條有點像葡萄一樣屬蔓性,但不卻沒有葡萄那樣的卷鬚,所以短枝沒有攀緣能力,只有長枝的前端部分才有攀緣能力。因此,獼猴桃要打架生長,還要給獼猴桃綁枝,主要目的是把枝條均勻分佈在架子上,通風透氣比較好,陽光照射比較均勻。綁枝可以用塑料繩,可以用布條,也可以用塑料扎繩,綁枝的時候不能太緊,要給枝條留有生長空間。但是,冬季修剪後保留的枝條,不能立刻綁到架子上固定。因為如果剪後立即固定,冬季降雪會停留在枝條上,特別會停留在凸起的芽部,很容易凍壞枝芽。不固定的枝條會隨風搖動,積雪不能在上面停留。因此,冬剪之後不能綁枝,一般等第二年春天雪季過去後,大約2月中下旬再綁枝。

獼猴桃的冬季修剪,並不是留枝越多產量越高

第五個原則:清園塗白

冬剪之後,要把剪下來的枝條、落葉和果園的雜草清除,或者集中燒燬,或者深埋,也可挖一個深坑漚肥,然後作為有機肥再循環到果園。清理完果園之後,還要塗噴無毒的石硫合劑。具體方法是,用生石灰10kg、水30kg、食鹽2kg、石硫合劑晶體原液1.5kg,混合均勻後塗抹樹幹。樹幹塗白不僅僅能殺菌,而且還能保護樹幹防凍。

第六個原則:留好接穗

獼猴桃的冬季嫁接,也是剪枝後應該安排的事項,因此,冬季修剪之後,要選擇好接穗並保存好。冬季嫁接與春季、夏季嫁接相比,避開了果樹傷流期,嫁接成活率要達到90%以上;而且冬季嫁接的傷口癒合期延長,第二年萌發抽枝早,新梢生長的健壯。另外,冬季嫁接個別不成功的,春季還可以再次補接,確保苗全苗壯。

獼猴桃的冬季修剪,並不是留枝越多產量越高

獼猴桃嫁接,砧木選用實生苗,在地面之上1-2cm處剪斷,選比較光滑的一面,用刀削成馬蹄形,然後在馬蹄部分二分之一處向下削一刀成舌頭狀。接穗要選沒萌發的芽,在芽上方1cm剪斷,芽下方2cm處剪斷,然後在芽下方用刀削一個馬蹄形,在中間部分同樣反削一個舌頭狀。把砧木和接穗插起來,使得形成層對準,最後用嫁接塑料薄膜纏起來。這種嫁接方法叫枝舌接法,也是比較普遍應用的嫁接方法。

小結:獼猴桃的冬季剪枝很重要,要捨得去枝,留足壯芽,加強管理,才能確保第二年高產和果實品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