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與她的“易安體”,憑什麼屹立於詞壇巔峰?

李清照與她的“易安體”,憑什麼屹立於詞壇巔峰?

詩歌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瑰寶,談到唐詩,我們會想到“舉杯邀明月”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聊到宋詞,必然會講到這位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

李清照詞風清新婉約,通俗易懂,以她名字命名的一種詞作體裁更是被後人稱譽,千百年來,李清照和她的“易安體”,憑什麼屹立於詞壇巔峰?她的詞作有什麼特別之處?

一、易安詞簡約,個性鮮明

1、由繁變簡,一改秦漢魏晉之風


我們熟知的《詩經》與《楚辭》,包括到後來的漢賦,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風格特點,就是詞藻生僻,高深難懂,既不便於民間吟誦,亦不便於系統學習和研究。這樣的說法並非貶低先秦文學,所謂“曲高和寡”,生澀的文字,能看懂的人都不多,更何況普及傳播呢?


而李清照的詞作最大的特點就是一改古代文學晦澀難懂之風,取而代之的是通俗易懂的語言,文字。比如她的那首《如夢令》: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她選用的詞藻都很簡單,比如“舟”、“藕花”、“鷗鷺”,這些都是尋常之物,老百姓都能看到,能讀懂的字詞。李清照的“易安體”,不追求華麗詞藻的堆砌,不刻意雕琢。接地氣,所以深得大家垂青。

李清照與她的“易安體”,憑什麼屹立於詞壇巔峰?


2、南渡前後,詞風各異,個性鮮明。


李清照出身書香門第,父親李格非是大文豪蘇軾的學生,她秉承家學,自幼聰慧。她早期生活富裕,作品中充滿香閨氣息,少女風濃厚。

南渡之前,李清照的詞風歡快活潑,因為她所見所聞所感都是美好的,從未經歷過挫折與磨難。比如她早期寫的這首作品《點絳唇》:

蹴罷鞦韆,起來慵整纖纖手。
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
見有人來,襪鏟金釵溜,和羞走。
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蕩完鞦韆,精心打理著纖纖細手,薄衣透著香汗,見門外有人來,嬌羞的躲藏,生怕被人看到,等人走後,悄悄去門前觀望,折一枝梅花在手中,不時的聞一聞。

這首詞把少女嬌羞的心理狀態詮釋得淋漓盡致。早期的李清照,詞風清新脫俗。

再來對比看看李清照南渡後的作品《武陵春》: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
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這首詞的感情基調是愁和怨,李清照經歷過人世悲歡,離合聚散,詞作中亦散發著滄桑與憂鬱。南渡後,經歷過人世浮沉,飽嘗雪雨風霜,李清照的詞作也越發成熟,厚重。

南渡前,李清照好似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充滿陽光與活力,在她的詞作裡亦充滿激情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南渡後,物是人非,詞作中處處透著哀愁與辛酸。

不偽裝,不做作,個性鮮明,這便是李清照詞作最真實的地方。詩詞便是她自己的人生寫照,她用自己的生命書寫出的文字旋律,自然美妙絕倫,富有感染力。這也是“易安體”流傳千古而不衰的原因之一。

李清照與她的“易安體”,憑什麼屹立於詞壇巔峰?

二、藝術上的獨特魅力

1、獨特的音韻之美


在唐宋之前,古體詩盛行,比如曹孟德的《短歌行》,鏗鏘有力,氣勢恢弘。但魏晉南北朝時期詩歌有其侷限性,表現的形式也比較單一。

到了宋代,長短句又稱“詞牌”的出現,詞作風格開始多元化發展,句有長短之別,律有平仄之分,李清照便是其中佼佼者,她擅於寫抒情小令,選用的字詞,意象皆清新自然,十分雅緻,有獨特的音韻之美。

紅藕香殘玉蕈秋,
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雲中誰寄錦書來?
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
一種相思,兩處閒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
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這首一剪梅寫得清新淡雅,用極其簡單的詞藻,比如“錦書”、“大雁”、“落花”將相思與惆悵描寫得入木三分。李清照詞中韻腳的選用也很別緻,讀起來朗朗上口。

再如李清照的名作《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這首詞多處使用疊字,雙聲字,齒聲字(齒音)及舌聲字(舌音),在詩詞結構上有極大的創新,可以說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在音韻上也是一絕,整首詞基調悽苦而急促,鏗鏘有力,旋律優美。

明代的徐士俊曾在《古今詞》中寫道:餘謂正宗易安第一,旁宗幼安第一。二安之外,無首席矣。對李清照的評價之高,一代詞宗。

李清照與她的“易安體”,憑什麼屹立於詞壇巔峰?


2、開婉約詞風先河


在李清照之前,盛行蘇軾等人的豪放詞風,主要寫人生際遇,官場失意,又或是沙場點兵,氣勢恢宏的感覺。李清照在李煜詞風的基礎上,獨創花間詞,將婉約詞風推上文壇巔峰。

在古代男尊女卑的思想根深蒂固,很少有人會落筆描寫小女子的閨中生活,小女人的情感變化,唯有易安,開此先河。


比如李清照這首《如夢令》: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全詞流暢婉約,清新自然,情感細膩,娓娓道來,閨中詞之典範。


《白雨齋詞話》卷六中記載:

宋閨秀詞,自以易安為冠。朱子以魏夫人與之並稱。魏夫人只堪出朱淑真之右,去易安尚遠。

把李清照與魏夫人及朱淑珍相比較,易安閨秀詞更勝一籌,由此可見,從古至今,易安體的婉約風,都被世人認可和推崇。


3、詞中兼具大丈夫情懷


李清照雖是女兒身,但她的詞中透著男兒氣概,正所謂巾幗不讓鬚眉,易安如是。
最有名的就是她寫項羽的那首《烏江》: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李清照的筆鋒犀利,這首詩論豪情不遜色於蘇軾、辛棄疾的豪放作品。一個弱女子對時局有這番見地,眼界如此開闊,羞煞萬千男兒。

李清照雖是閨閣中的女子,生活裡亦不乏男兒氣概,少時好飲酒,也是豪爽之人。除寫詩詞歌賦外,還擅雙陸棋,還專門寫有《打馬賦》、《打馬圖序》。只恨自己非男兒身,不然清照亦想金戈鐵馬,征戰沙場。

再來看李清照這首《漁家傲》:

天接雲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
彷彿夢魂歸帝所。
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
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
九萬里風鵬正舉。
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詞中描寫了水天相接的壯麗景色,在夢中與天帝共語,心懷高遠,壯志難酬。即使是五尺男兒亦寫不出這番豪言壯語。

這亦是易安體之特色,溫婉與雄渾兼備,在藝術上多元化發展。沈去矜曾言“男中李後主,女中李易安,極是當行本色。前此太白,故稱詞家三李。”將李清照與千古詞帝,詩仙李白放在一起也毫無違和感,她的詞作中充滿活力與激情,更兼具大丈夫情懷。

李清照與她的“易安體”,憑什麼屹立於詞壇巔峰?

三、從兒女情長到家國情懷

“易安體”最特殊的地方在於,詞中不止談男女之事,兒女情長,而把詩詞意境與當下的時局融合在一起,以小見大。從兒女情長到家國情懷,讀後更能讓人引起共鳴。
來看看李清照這首《永遇樂》:

落日熔金,暮雲合璧,人在何處。
染柳煙濃,吹梅笛怨,春意知幾許。
元宵佳節,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雨。
來相召、香車寶馬,謝他酒朋詩侶。
中州盛日,閨門多暇,記得偏重三五。
鋪翠冠兒,捻金雪柳,簇帶爭濟楚。
如今憔悴,風鬟霜鬢,怕見夜間出去。
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


這首詞通過對南渡前後元宵節的景象對比,表達國破家亡的惆悵憂思。以往的香車寶馬,如今滿目瘡痍,自己也憔悴不堪,滿鬢風霜。詩人透過眼前的景象,抒發內心的悲憤,山河破碎,昔盛今衰,自己卻心有餘而力不足。


王士禎在《花草蒙拾》中寫道:

張南湖論詞派有二:一曰婉約,一曰豪放。僕謂婉約以易安為宗,豪放惟幼安稱首,皆吾濟南人,難乎為繼矣!


李清照心繫天下,將憂國憂民的情懷與小女人的感情世界相結合,詞寫的淋漓盡致,細微之處見真章。“易安體”兼具李白的浪漫氣息與杜甫的憂國憂民感懷,備受世人推崇。

李清照經歷了離婚,喪夫,改嫁,再離婚,生活已經是顛沛流離,不堪重負了。而此時的朝廷亦偏安一隅,民不聊生。有國才有家,一個閨中小女子尚能明白箇中道理,又何況堂堂男子漢呢?“易安體”深明大義,處處流露著愛國情懷,所以令人驚歎。

李清照與她的“易安體”,憑什麼屹立於詞壇巔峰?

四、李清照及“易安體”對後世影響

李清照別出心裁,崇尚自我的價值觀,推陳出新,在“易安體”中都有表述。李清照文詞絕妙,被後世人稱“千古第一才女”。她的“易安體”亦是中華幾千年來詞作的巔峰。

李清照著有《漱玉詞》,她與丈夫趙明誠纂修《金石錄》,流傳於世,有著極高的文學價值。

大宋詞壇的辛棄疾也是李清照的粉絲,文中直言是效李易安體。辛棄疾作為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也是集大成者,亦對“易安體”愛不釋手。也曾模仿李清照,填過一闋詞:

千峰雲起,驟雨一霎時價。更遠樹斜陽,風景怎生圖畫。

青旗賣酒,山那畔、別有人間,

只消山水光中,無事過這一夏。
午醉醒時,松窗竹戶,萬千瀟灑。野鳥飛來,又是一般閒暇。

卻怪白鷗,覷著人、欲下未下。

舊盟都在,新來莫是,別有說話。

清代的納蘭容若,也偏好婉約詞風,稱李清照為花間詞鼻祖,而且在詩句中也常引用李清照名句,比如“賭書消得潑茶香”就出自李清照的《賭書潑茶》典故:

《〈金石錄〉後序》:“餘性偶強記,每飯罷,坐歸來堂,烹茶,指堆積書史,言某事在某書、某卷、第幾頁、第幾行,以中否,角勝負,為飲茶先後。中,既舉杯大笑,至茶傾覆懷中,反不得飲而起。甘心老是鄉矣!”

納蘭容若被稱為滿清第一才子,文采飛揚,何其尊貴,但對李清照的詞作愛不釋手,讚歎不已,可想而知,李清照“易安體”在當時地位之高,影響之遠。

滾滾歷史長河,大浪淘沙,李清照的“易安體”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屹立於詞壇巔峰。

李清照與她的“易安體”,憑什麼屹立於詞壇巔峰?


參考資料:
《全宋詞》
《金石錄》
《李清照詞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