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蛙”養殖這麼賺錢,為什麼很多農民都不敢入行?

現如今,被人們發掘出來可以食用的動植物越來越多,在吃方面,人們就更是一天比一天講究,不光吃起來要美味,還要富含營養,有的人還會對一些市場上不常見的食物情有獨鍾,於是尋常養殖的產品在這些人眼裡就少了那點獨特,開始追捧起田野間的野味。

“石蛙”養殖這麼賺錢,為什麼很多農民都不敢入行?

石蛙,又叫棘胸蛙,主要分佈在中國南方地區,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因其身形在蛙類中較為肥大,而且肉質細嫩鮮美,還有豐富的營養,在之前被人們肆意捕捉,導致其數量迅速減少,國家便開始下令將石蛙保護起來。雖說捕捉野生石蛙是犯法行為,但是好在現在已經有了人工養殖石蛙,對於這一美食人們還是有幸可以品嚐得到,只不過價格較為高檔,在市場上也要百元一斤。

“石蛙”養殖這麼賺錢,為什麼很多農民都不敢入行?

人工養殖的石蛙在市場上行情良好,價格一直居高不下,很多農民都很看好養殖石蛙這一塊,但是真正行動的卻不多,是因為在他們看來,養殖石蛙這種高風險高回報的項目只有富裕人家才能養得起。這是因為石蛙對於自己的生存環境比較挑剔,通常會選擇在山泉水或者溪流熙攘的岩石縫中扎住,對水質的要求非常高,這一點就讓很多圖便宜急於功利的養殖戶止了步。

除了對水質的高要求,在建造石蛙的養殖池上也是需要多費心思的,這要根據石蛙生長的不同階段,分別設立種苗孵化池、餵養區、越冬池等,同時還要栽上菖蒲之類的水草,做出一個仿原生態的養殖環境,使得石蛙更好地適應。

“石蛙”養殖這麼賺錢,為什麼很多農民都不敢入行?

並且在餵養石蛙方面,也是要投餵活體飼料,因為石蛙不吃死物,這就需要養殖戶再專門騰出一個地方用來養殖黃粉蟲,這種昆蟲繁殖快而且生長速度很快,用來做飼料最適合。

除了在養殖方面農民要下好大功夫,投入不少精力財力,而最讓農民擔心的就是石蛙的生長週期非常漫長,往往都要養上3年才能上市,並且3年才長2兩肉,能超出半斤的都是極品石蛙。這就意味著這三年裡農民是零收入的,期間還要一直往裡投錢,最怕的就是石蛙萬一再害上病,到時候就是整個全軍覆沒,賠的一乾二淨,農民想都不敢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