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期之王的券商股,該怎麼投資?

券商業被稱為週期之王,這個“王”字說的是股價。當牛市來臨時,市場成交量大幅增長,券商佣金收入賺的盆滿缽滿,股價更是翻了數倍,這個定律在2007年和2014年的牛市均上演過。

今天天使研究院跟大家一起看看週期之王的故事,也歡迎小夥伴後臺留言交流。

1、週期之王的驅動指標

券商主要業務包括:證券經紀、證券承銷與保薦、證券自營、證券資產管理、與證券交易、證券投資活動有關的財務顧問、證券投資諮詢等等,其中最主要的是經紀業務、承銷保薦、自營。同時各項業務均有牛市行業緊密掛鉤,因此業績彈性非常大。

比如上市券商2014年營業收入1411億元,2015年同比增長114%,達到了3987億元。2014年實現淨利潤533億元,2015年同比增長142%,到了1668億元。而隨著成交量下滑,2016年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分別下滑了39%和49%。

正是這種極強的週期性造就了券商股價的高爆發。

與券商業績直接相關的幾個市場數據包括市場交易量、兩融餘額、股票質押規模、市場融資額等。

從市場交易來看,雖然較2015年牛市大幅下滑,但是遠高於2014年的量。同時,近兩年白馬錶現普遍較好,市場交易量還是維持在比較高的水平,預計會持續維持。同時還要考慮費率因素,費率一直在逐年下滑呢。

融資融券餘額方面,最高點超過2萬億,現在基本維持在9000億至1萬億的規模,波動不大。

從融資額來看,近幾年融資額也遠高於2014年之前,預計也將維持。

整體來看,主要業績驅動指標近三年相對穩定,波動並不明顯,未來還是要看是否有牛市。

2、上市券商概況

截至目前,A股上市券商44家,市值2.39萬億元,平均543億,算是市值佔比非常重要的板塊。行業平均市盈率高達50倍,市淨率也有1.93倍,並不低。

券商是牌照業務,一共就100多家券商,上市的就有44家券商,所以絕大部分的大券商都上市了。從市值來看超過500億的一共15家,基本跟各家的行業地位比較匹配。

有兩家比較特殊,一是年初被反覆炒作的中信建投,行業綜合排名前十左右,預計也就是1000億的市值,現在高達1720億,下跌空間非常大。從市淨率來看,3.8倍遙遙領先,大家務必注意規避。二是東方財富,pb高達4.7倍,但是東方財富確是不一樣,現在還是輕資產業務為主,估值上自然較高。

可以看到龍頭券商普遍估值1-2倍PB之間,小券商估值高一點,但是肯定會價值迴歸的至於新上市的華林證券、紅塔證券等,遠離是最佳策略。否則就是解禁時的連續跌停了。

3、投資策略

一直有小夥伴表示,現在買入券商等下一波牛市,是不是一種值得投資策略。

策略肯定沒問題,前提是你買入的時候,估值要足夠低,否則漲之前你先腰斬了,翻倍了你也不過剛回本不是。

從中信證券10年估值來看,1.2倍PB具有較大的安全邊際。

海通表示,我更低,安全邊際在0.77倍PB左右。

華泰證券表示,1.1倍PB,不能再低了。

所以大家要買的話,以上三家龍頭可以考慮。

當然,能推薦的還是東方財富,雖然估值沒低過,但是未來潛力依然巨大,不過想5倍、10倍收益,那要看東方財富能跌多少了。

總之一句話,券商的投資策略就是龍頭低估時,別無他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