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永根院士:初心永恆 大地為根

科技日報記者 龍躍梅

華南農業大學校園內,盧永根院士雕像靜靜地佇立著。

盧永根是水稻遺傳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華南農業大學原校長。這位把一輩子貢獻給作物遺傳育種學的老科學家,2019年8月12日逝世。卢永根院士:初心永恒 大地为根

盧永根院士 新華社發(華南農業大學供圖)

盧永根的一生,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一心向黨、一生愛國、一身正氣、一生恭儉,充分展現了一名共產黨員、教育工作者和農業科學家的可貴精神和高尚情操。

“祖國才是我安身立命的地方,我打心底裡熱愛自己的祖國。盧永根曾這樣說。

初與終

堅守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

盧永根祖籍廣州花都,1930年12月出生於香港一箇中產階級家庭,從小在香港接受良好的中西方綜合教育。1941年,在盧永根讀小學六年級的時候,太平洋戰爭爆發,香港被日軍佔領。其父將幾位兒女送回老家廣州花都鄉下避難。在花都,盧永根經歷了東躲西藏、衣食匱乏的逃難生活,目睹了日軍的兇殘暴行。

從小經歷離亂苦難,激發了他強烈的憂患意識和家國情懷。

卢永根院士:初心永恒 大地为根

高中時,盧永根不顧家人反對,放棄了在港前途更好的英文學校而選擇在中文學校就讀。1949年8月9日,盧永根在香港正式加入了中共地下黨。

“科學無國界,但科學家有祖國。盧永根常把法國科學家巴斯德的名言掛在嘴邊。改革開放後,盧永根曾以公派訪問學者身份赴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留學,在美期間,美國的親人竭力說服他留下來。

“因為我是中國人,祖國需要我!”盧永根堅定地說。

最初的使命,深深地融入盧永根的血液之中,成為他一生中不曾動搖的信念。

近年來,因身患重病長期住院,無法正常參加支部活動,他便主動向華南農業大學農學院黨委提出,希望學院考慮成立臨時黨支部,並獲得了批准。臨時支部每月定期開展組織生活、交納黨費,支部成員一起學習相關文件材料。

卢永根院士:初心永恒 大地为根

盧永根在病房裡與學校師生交流(2018年5月4日攝)。新華社記者劉宏宇攝

即使到了生命的最後時刻,盧永根依然不忘黨員身份。盧永根去世後,他的遺孀徐雪賓女士,將用信封裝好的一萬元錢交給學校黨委。這是盧永根生前囑託轉交的特殊黨費。

知與行

根深深紮在泥土裡

在廣袤的土地上,農民看天吃飯,如何提高水稻的育種品質?這是盧永根畢生科研的命題。

他像普通的農民一樣,挽起褲腿,赤腳走在農田裡,一步一個腳印地去尋找水稻的祖先“野生水稻”,跑遍了廣東、海南和江西。

卢永根院士:初心永恒 大地为根

盧永根(中)在水稻試驗地指導博士研究生(資料照片)。新華社發(華南農業大學供圖)

野生稻的收集十分困難,要麼在山區,要麼在荒蕪的沼澤地,但盧永根從不放棄。有一次,已經70多歲高齡的他帶隊去清遠佛岡一座荒山的山頂採集野生稻,爬到半山腰已經體力不支,但他仍然堅持要上山。

好不容易才爬到山頂,大家都累壞了,學生們也想讓他先歇一歇,他卻堅定地說:“找!趕緊找!”

幸運的是最終找到了寶貴的野生稻。他俯下身緊緊地握著稻穗對學生們說:“作為一名農業科學家,你必須把根深深紮在泥土裡,一定要親自察看現場,不能遺漏一絲一毫的細節。”

卢永根院士:初心永恒 大地为根

盧永根(後排右一)在室內指導學生(資料照片)。新華社發(華南農業大學供圖)

盧永根一生致力於水稻的遺傳育種研究,長期奮鬥在科學研究和高等農業教育第一線。

他保存下了丁穎院士生前收集的7000多份稻種,後來逐漸擴充到10000多份水稻種質資源,成為我國水稻種質資源收集、保護、研究和利用的重要寶庫之一。

盧永根在水稻遺傳資源、水稻半矮生性、雄性不育性、雜種不育性與親和性等方面的遺傳研究中取得了很大進展,特別是提出水稻“特異親和基因”的創新學術觀點以及應用“特異親和基因”克服秈粳亞種間不育性的設想,被業界認為是對栽培稻雜種不育性和親和性比較完整和系統的新認識,對水稻育種實踐具有指導意義。

濃與淡

“布衣院士”的坦蕩人生

濃濃的愛國之情,一直是盧永根心中的底色。

1984年,他在給全校學生作的一場題為《把青春獻給社會主義祖國》的報告中,曾深情地說:“我為什麼摒棄比較安逸的生活,放棄個人的名利而回內地?主要是日本侵華戰爭的現實教育了我,使我覺醒到當亡國奴的悲慘。我是炎黃子孫,要為自己的祖國復興效力。回內地30多年來,有過一帆風順的日子,也有過身處逆境的時刻。但我堅信,是中國共產黨指給我有意義的人生之路,只有社會主義祖國才是我安身立命的地方,我打心底裡熱愛自己的祖國。”

他還曾改編過一首詩,表達了濃濃的愛國之情——“生命誠可貴,愛情價亦高。若為祖國故,兩者皆可拋。

卢永根院士:初心永恒 大地为根

盧永根院士在銀行,手裡的牛皮紙信封裡裝著存摺

濃濃的教書育人情懷,也一直伴隨著他。2015年5月,他將廣州花都祖輩傳下來的兩家商鋪贈予當地羅洞小學作為永久校產,商鋪租金收入全部用於學校獎教獎學;2017年3月,他將畢生積蓄880多萬元全部捐贈給華南農業大學,設立教育基金。

對於自己的生活,他卻非常淡然。

卢永根院士:初心永恒 大地为根卢永根院士:初心永恒 大地为根
卢永根院士:初心永恒 大地为根

盧永根始終保持著節儉樸素的作風,辦公室設施簡單,滿室皆舊物,家中使用的是上世紀80年代的舊沙發、舊鐵架床、舊電視。

他一直住在沒有電梯的五樓居室,雖然年事已高,平日仍然常背個挎包、頭戴遮陽帽,坐公交車出行,一旦遇上大雨,就挽起褲腿,蹚著雨水回家。

卢永根院士:初心永恒 大地为根

在盧永根不同年份、不同時期的照片裡,他竟穿著同一件綠色毛衣

患病期間,盧永根又親手簽下了遺體捐贈志願書。盧永根逝世後,已經按照他本人生前遺願,喪事從簡,不舉行遺體告別儀式。他的遺體已無償捐獻給醫學研究和醫學教育事業。

一滴水珠融入大海就永不幹涸

龍躍梅

人的一生,有很多選擇。盧永根的選擇,展現出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國家奮鬥、為事業拼搏、為社會造福的高尚人生。

一滴水珠只有融入江河大海,才能永不幹涸。一個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是融入國家就有無窮的力量。盧永根目睹過國家積貧積弱,看到過國破家亡,堅定地把個人理想融入黨和國家的事業中,為國家發展、科技的進步貢獻出了自己驚人的力量。

“初心易得,始終難守。”“善始者實繁,克終者蓋寡。”比初心更為重要的是不忘初心、堅守初心。縱觀盧永根的一生,他秉持著堅定的信念,朝著一個目標去努力,在本職崗位上兢兢業業,不斷攀登水稻遺傳的科研高峰,不斷為事業拼搏、為社會造福,久久為功,最後成就了自己的精彩人生。

盧永根沒有蕩氣迴腸的驚人之舉,但有著“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家國情懷;盧永根沒有曲徑通幽的科研秘訣,但有著“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的科學精神;盧永根沒有驚天動地的豪言壯語,但有著“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榜樣力量。

來源:科技日報 文中圖片除標註外來自網絡

審核:管晶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