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小產權都按商品房市價賠了,感覺自己買商品房的都變成大傻子了。怎麼看?

豆哥闖天涯


拆遷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事情,因為一旦遇到拆遷,很多人的財富可能就會迅速增加。比如在一線城市有些村民因為拆遷而身價達到上千萬,甚至上億的並不在少數。

而更加讓人羨慕的是,有些人當時眼光比較獨到,有錢的時候並沒有直接去買商品房,而是購買了這種小產權房,然後遇到拆遷的時候還獲得了同等的補償,這是非常幸運的事情。

看到這些買小產權房的人因為拆遷而身價暴漲,很多買商品房的朋友就不淡定了,既然購買小產權房可以按照商品房的價格進行賠償,那麼大家去買商品房豈不是大傻子了嗎?這不是白白付出更多的購房成本嗎?

實際上問題並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麼簡單,要是所有購買小產權房的人都可以獲得拆遷補償,並且可以按照市價進行賠償,那麼小產權房價格就不可能這麼低了,而且小產權房的房東也不可能傻到明知道小產權房一定會拆遷可以獲得賠償,還把房子賣掉的。

所以大家不要把買賣小產權房想的那麼簡單,想通過購買小產權房來發家致富是不太現實的。



首先我們不否認在現實當中,確實有部分人通過買小產權房獲得拆遷補償的。

大家都知道購買小產權房是不合法的,而且小產權房也沒有正規的土地證和房產證。有很多人認為購買小產權房即便遇到拆遷了也不可能獲得補償,但這個問題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實際當中確實有一些購買小產權房的人同樣可以獲得拆遷補償的。

比如前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的深圳白石洲拆遷事件,在賠償方案當中,外來人員建房或購買房屋,不區分首層及二層,拆賠比例是1:1,要求每棟480平米內選住宅,其餘選公寓。所以那些早前在白石洲購買小小產權房的人同樣可以獲得補償。



只不過,這些補償是有前提的,並非大家購買了小產權房就一定獲得賠償,前提是所購買的小產權房人必須是村集體的成員,如果是村集體以外的人員購買本集體的小產權房,那必須是在村集體所擁有的土地上建設的房子,而且小產權房買賣合同得到村集體組織的認可才可以獲得賠償。

其次、在現實當中絕大多數人購買小產權房都不可能拆遷補償,或者獲得的拆遷補償非常少。

根據我國現有的法律規定,小產權房的買賣都是不合法的,也無法從房產部門獲得正規的土地手續以及房產手續,沒法正常上市交易,所以很多人買小產權房更多的是用來自住而不是為了投資買賣。

可能有的朋友會說,在購買小產權房的時候已經經過律師的公證,所以這個交易是合法有效的。但是這個所謂的律師公證只不過是律師見證而已,並不是經過公證部門公證過,因為根據法律的有關規定,小產權房不能上市交易,那麼就不能到正規的公證處進行公證,所以這個所謂的律師見證,其實沒有實質性的法律效力,在房屋拆遷的時候,大家根本就不認可這種律師見證。

所以在房屋拆遷的時候,開發商或者相關部門並不認可這種律師見證手續,最終拆遷款只會打給原來的房屋所有者,也就是集體成員。

當然雖然沒法獲得拆遷補償,但畢竟大家購買小產權房確實是付出了買房的成本,那麼這部分成本在原來房屋主人獲得賠償的時候,就應該按照相關的合同來賠付給購房者相應的損失,但這種損失不可能完全按照賠償方案的價格進行賠償,挺多是有些溢價,比如你30萬購買的小產權房拆遷了之後可能會獲得40萬的賠償。

除此之外,即便有一些小產權房能夠獲得拆遷補償,但你要支付相應的罰款之後才能享受這種權利,比如在深圳有些地方,小產權房想要獲得賠償必須按照每平米1000塊錢到2000塊繳納罰款之後才能享受補償的權益。



最後購買小產權房存在很大的風險性。

要是購買小產權房都能夠遇到拆遷,而且都是按照市價來賠償,那麼大家都不要去買商品房,乾脆直接買小產權房,坐等拆遷,一夜暴富得了。

但在實際當中為什麼真正購買小產權房的人很少呢?為什麼那些炒房客不去炒小產權房,而是要炒商品房呢?因為購買小產權房存在很大的風險,這種風險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產權風險。

前面我們也提到了小產權房的交易是不合法的,無法從正規的房產管理部門辦理土地證以及房產證,沒有這些證件,那麼即便這些小商品房拆遷了,開發商也未必認可。特別是所購買的小產權房並不是集體土地建的房,而是私人利用宅基地建的房,如果不是本集體戶口那更是沒法獲得賠償了。

第二、拆遷的不確定因素。

即便大家所購買的小產權房是村集體建設的房子,而且買賣合同已經獲得村集體的認可,如果房子拆遷了可以按照村民的同等待遇獲得賠償。

但是房子到底拆不拆遷,什麼時候拆遷是存在很大的不確定因素的。比如深圳有很多城中村,大家也在等著拆遷,但最近兩年深圳卻出臺了一個城中村改造計劃,很多城中村都被改造成了公寓不再拆遷,所以這些人的拆遷夢只能落空。

第三、房子屬於違建。

大家都知道小產權房一旦拆遷會讓很多人一夜暴富,所以很多人為了獲得更多的賠償款就私自擴建或者新建小產權房,如果這些房子是在城市相關規劃提出來之後才建的,那就屬於違建行為。

如果小產權房是屬於違法建築,那就沒法獲得拆遷補償。根據《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第22條第2款規定:拆除違章建築和超過批准期限的臨時建築,不予補償。

在現實當中大多數小產權房到底屬不屬於違建,很多人其實是很難判斷的,所以這種潛在的風險也是比較大的。


貸款教授


這是個例,不具備普遍性!小產權房,本來就被嚴格限制交易的,一般只具備居住的功能。即便是買小產權房,未來拆遷安置,購房人想要拿到按市價賠償的商品房,難度也很大!

我身邊就有現成的例子,2006年,我一哥們買了當地一獨居老人的二層住宅(無房產證)。當時,老人、子女都在,簽訂了一份轉讓協議,總價15萬元,且有村委會主任等見證人的簽字!

2016年,城市改造,剛好拆遷,本以為能拿到相應的補償。拆遷指揮中心不認可原來的買賣合同,拆遷補償協議需和房主的子女籤(房主已去世),由於我兄弟一直堅持,且多方反應!最終的解決方案如下:

  1. 重新簽訂協議,承諾子女將所享受的拆遷權利轉由第三人繼承,且需要到拆遷指揮中心登記備案。

  2. 補相關的公證書。

  3. 村委會的認可此項交易的認可文件。

這三個事情,原本以為很簡單,但剛開始子女死活不願意重新簽訂協議!其後,經過好幾輪商量、又是找關係之類的,子女提出額外補償40萬(每人20萬),否則不會簽字的!沒有辦法,只能捏著鼻子又拿出了40萬元!

後來,我與哥們聊天才知,其實不止40萬,加上中間送禮、請客、找人的費用,前後額外支出有60多萬元。有這個錢,2008年,都能買兩套以上住房咯!

小產權房拆遷安置,有很多限制條件的

很多人以為,小產權房拆遷能按市價賠償,不如去買小產權房,靜等拆遷即可!其實不然,小產權房交易,還是存在一定風險的。

由於小產權房不可上市交易,因此所有簽訂的交易合同,實際上都是“抽屜協議”,是不被認可的!除非,是很早之前(2010年)購買的小產權房,否則,拆遷補償協議需要與原房東籤、補償款也是給原房東的!

到時候,不要偷雞不成蝕把米,房子被拆遷了,補償款自己又沒拿到!到時候,豈不是虧得慌!

總之,指望購買小產權房,之後拆遷、一夜暴富,可以洗洗睡了!這種事情,目前是不可能會發生,且極易引起糾紛,很難處理的!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交流!財經問題就請點擊關注【財經者思】,記得多多點贊哦!!!


財經者思


沒辦法,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當年深圳小產權幾萬一套不敢買,買了的最後都能賠償


強哥284713


這個不能這樣看,小產權房獲得市價賠償,只是一種概率。並不能代表全部,不意味著凡是買了小產權房的人都能有機會獲得賠償。

說過不一樣,但有些類似的例子。

我有個同學,在2012年的時候在縣城的效外買了一塊地,當時他說有個同學在拆遷隊工作,通過“內部消息”可以確定三年之內,那個地所在的區域會被徵用,會有很高的拆遷款賠償,至少可以賺10倍。然後他們三個人,一起出錢買了那塊地,每個人出了十萬。

為了獲得更多的賠償,還特意請工人假裝挖了地基,往裡填了石頭。但是三年之後,那塊地依然是一塊荒地,根本沒徵用,而那個同學工作已經調動了,現在已經過去九年了,地還荒著,也沒有被徵用,賣也沒人要,濫在了手裡,這十萬近十年時間,就算是做理財都可以賺5萬了。要是那塊地以後一直都沒徵收,那就得不償失了。

所以用拆遷戶獲賠償成為暴發戶的個例去作為公理來論證買商品房的都是“大傻子”,本身這個想法就過於太“聰明”。小產權房本身不好交易,而未來能不能獲得拆遷補償本身是未知數,而且就算是真的拆遷了,能不能符合補償條件還是未知數。

而且小產權房還存在諸多問題,如果相關政策調整,比如把小產權房定為違建強行收回以及禁止交易等,這樣的話,以後很可能就會產生更多麻煩事情,投進去收不回來。

這就好比有人投資互聯網成功了,發財了,公司獲得了幾百上千倍的發展,感覺投資非互聯網的,做餐飲的、做服務業的都是“大傻子”,但你真的去投資互聯網也不一定能成功,也有千千萬萬的失敗者。看問題不能太簡單。


財經宋建文


國家在前幾年已經明文規定:小產權房作為歷史遺留問題定性為三無房產不得買賣。而現住的人員可以一直住下去,但是超過了商業土地的使用年限40年就被收回。這些已經明文規定了小產權房的具體定期,也規定了小產權房不得轉變為商品房產。這是房地產調控市場裡邊兒最重要的一個手段把一部分買小產權房的人給封堵住了,小產權房房的價格應聲而落跌到了谷底,

而題主所說:有些小產權房按商品房的價格賠了錢這些是個別現象。這些一般的都是開發商因為自己賣小產權房虧了買房人的錢或者因為當地的房價漲了,然後開發商呢就把原來的小產權房進行了價格的補償,無外開發商是不會虧的。

當然在社會上還有一些小產權房被國家位列為違建房然後拆遷。那拆遷的房子裡邊有非常多的沒有拿到賠償就直接被拆了,造就了有很多人無家可歸,而這是小產權的歸屬一般都是中級政府或者政績政府,這些政府呢拿著自己的土地或者是商業土地然後直接蓋房。然後政府蓋個章作為產權證賣給周邊的老百姓。 所以很多小產權房拆遷之後拿了這一紙證書去找政局要賠償,很多都沒有要回來成為了無頭官司。

但也有一些小產權房,政府給予了大量的賠償,甚至有點兒像農村自留房的拆遷賠償一樣給了大量的賠償款,這都是小產權房歷史遺留問題的一些個案,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越來越富裕,這些問題都會逐步得以改善,而題主你自己的小產權房,無論是何種待遇都要淡然視之,這是國家經濟發展和房產調控的必要趨勢和手段。


合偉說


我的家也是購買的小產權樓房,三層的面積總共二百九十八平方!買了就是留著兩夫妻住的!原來的家已經蹋陷!。。🎎🏨🏯🀄🙏🙏🙏🙏



用戶105956865506


小產權房,最主要是風險指數高,如果是統建樓有大證的還好一點,如果只是一紙租約合同這種,我看就算了,尤其是現在,你花了100萬去買一個三房的,等於是你花了100萬去租了個三房,到時拆遷的時候跟你什麼關係都沒有,賠償也不是賠償給你的,還有小產權房不能變現,貸款不了的,如果你是很多年前在深圳只花了20萬就買了,那就算了,你現在可以把它租出去,那幾年你的本金也回來了,並且你之前也住了這麼久,但如果現在才去買,我就覺得不要了!其實現在如果有100萬買臨深的商品房,有保障並且以後升值的空間也是肉眼可見的,我就是做房地產的,做了10年了!希望對你有幫助,歡迎交流啊!


陳大頭聊房產


小產權房也是財產,拆遷當然要補償。只是被補償人是原房主。買小產權房是不可能得到拆遷補償的。


嘉樹


如果全國小產權房都是按商品房市價賠償的話,大家還買什麼商品房嗎?所以針對你遇到的小產權房都按商品房市價賠也許運氣好,只是個例不能以偏概全,下面針對這個問題說說我個人看法。

什麼是小產權房?

小產權房其實就是指在農村集體土地上建設的房屋,沒有辦理相關證件和費用,而產權是屬於村所有,只能給以土地使用證,不能辦理房產證。

而且小產權房是不能交易買賣的,只能在村本村居民進行轉讓權。根據國家規定小產權房,不得確權發證,也是不受法律保護。

什麼是商品房?

其實商品房是指各具有經營資格的房地產開發公司建的房子,有五證二書的房子,已經繳納了各種相關費用之後,給以確權發放房產證的房子。

商品房是受法律保護的,是具有相關證件的,可以在市場自由流通買賣;其實說白了就是商品房屬於一種商品,可以按照市場價進行交易買賣,這就是商品房的由來。

小產權房會按照商品房市價賠嗎?

至於小產權房會不會按照商品房的市價賠這是否定的,小產權房也許一分錢都沒得賠,也許賠償會按商品房價格賠,也許按照賠償價還會超過商品房價格賠,所以針對這個問題並沒有一定的標準。

小產權房拆遷有沒有賠,怎麼賠?要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比如說你小產權房已經屬於違建了,一旦拆遷一分錢都不賠,也就是沒有經過審批建房的。或者說一些小產權拆遷只賠償地皮的錢,房子一分錢都沒有賠的,只能吃啞巴虧。

舉例子

我同學家裡就是這樣的,他家那裡要徵掉建工業園,一大片全部徵收拆掉。他家裡有兩套屬於小產權房,其中一套一分錢沒有賠,另外一套按1200元/平賠償,而附近的小區商品房統一按5800元/平賠償。所以同樣的房子賠償價格天差地別的。

這個例子告訴我們,小產權房和商品房價值都不一樣的,兩者沒有可比性。

小產權房永遠不能代替商品房

小產權房始終是產權房,沒有相關證件,不受法律保護的,而商品房是有權有證的,只要拆遷都可以得到賠償,賠償一般都是按市價,而小產權房的拆遷賠償是否定的,並非所有的小產房都可以賠償。

綜合以上分析,至於你這種情況,小產權房按商品房來賠償是個例,不能代表所有的小產權房都可以得到商品房的價格賠償,希望大家一定要區分清楚,不然盲目購買小產權房,等購買後再來後悔已經遲了。


老金財經


小產權房中,有村統建房,有軍產房,有回遷房,還有自建房等等。前三種房,如果拆遷,應該是有賠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