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中小企业融资难正在“解扣”

原标题:济南中小企业融资难正在“解扣”

发展经济,既需要“顶天立地”的大企业,也需要“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多了,会成长出更多大企业,大企业多了,会形成产业生态链,培育带动更多小企业。

然而,由于各类企业资质不同,中小企业一直存在融资难、融资贵这一制约快速发展的“卡脖子”问题。

这已经引起国内各方重视,各级政府出台大量政策措施,济南也积极创新,已初步形成风险补偿、转贷引导、政策担保、数字金融和特色平台“五位一体”的融资支持服务体系。

解决八成以上就业却被融资“卡脖子”

中小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具有“五六七八九”的典型特征,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

从数字中不难看出,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扩大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支撑,是企业家精神的重要发源地。

中小企业快速健康发展,对稳就业、稳金融、稳投资、稳外资、稳外贸、稳预期,增强经济长期竞争力都具有重要意义。在济南,中小微企业多达106万户,在支撑经济增长、促进科技创新、扩大劳动就业、增加公共收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普遍存在,“融资难”主要表现在贷款门槛高、信贷手续繁、办理增信难、资金时间匹配差、贷款稳定性弱等5个方面。

“融资贵”主要表现在银行贷款利率高、第三方服务费用高、银行续贷成本高、民间融资成本高等4个方面。这背后由中小企业特点决定,如经营波动较大、可抵押物较少、资信程度欠缺等,银行为控制风险,尽量避开。

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提高50倍,规模全省第一

日前,济南举行“政银合作助企发展”政银惠企战略合作签约暨惠企融资服务活动,市工信局局长汲佩德表示,近年来,市工信局深入开展流程再造,大力推进制度创新,构建起“五位一体”的融资支持服务体系,有效缓解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一是建立健全信贷风险分担机制,让银行放心贷。今年7月,市工信局等四部门联合制定了《济南市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实施办法》,从健全完善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进一步促进“银企互信”入手,将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从之前的4000万元大幅提升到20亿元,首期规模一次性提高了50倍,资金池规模居全省第一位。根据预测,20亿元的资金池规模将引导银行金融机构向济南市中小微企业新增信贷投放300亿元以上。

二是做大做优中小微企业转贷引导基金,让转贷更高效。济南市中小微企业转贷引导基金于2017年设立,目前规模已接近4亿元,合作银行达到十余家。根据“专款专用、封闭运行、滚动使用、确保安全”的原则,建立了中小微企业转贷服务平台,构建起微利市场化运营机制。截至目前,已累计帮助600余家企业解决应急转贷金额90亿元,平均转贷时间2.5天,转贷费用1‰/天,为中小微企业节约转贷成本70%以上,从根源上解决了中小微企业银行贷款到期资金接续难题。

三是健全完善政策性担保机制,让机构大胆保。为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难题,专门组建了政策性担保机构——济南市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充分发挥政府担保资金的带动效用,年化担保费率低于1.8%,对中小微企业实行零担保保证金。截至目前,已累计为1600多家企业提供贷款担保金额60亿元,担保受益企业中已成功在中小板上市的企业1家,在新三板上市的有23家。

四是创新建设数字金融一贷通平台,让融资更快捷。借助智慧城市运营平台,着力打通政银企数据链,充分利用政府数据、互联网+数据和企业内部数据,为银行提供信用数据支持。与金融机构合作推出以大数据为支撑的“互联网+大数据”金融服务平台——“数字金融一贷通”,为中小微企业及个人提供无抵押、纯信用、在线办理、快速审批的一站式融资服务,可实现1分钟申请、0人工干预、1秒钟放款、纯线上运行。平台上线以来,已上架17家金融机构,33款金融贷款产品,累计为9000多家小微企业提供资金支持超过24亿元。

五是积极搭建特色服务平台,让服务更精准。制定出台《服务企业长效机制实施办法》,实行企业诉求受理渠道7天×24小时全天候不间断开通,着力打造企业版的12345热线服务体系,构建起“企业有需要,部门去报到”的长效工作机制。建成全省首个集中统一高效的服务企业云平台“济企通”,可向中小微企业提供包括融资服务在内的九大类300多项服务,并通过大数据技术实现政策、服务和产品的精准推送,实现了政府与企业从线下到线上全方位、零距离互动对接,为服务企业增添了强大云动能,有效解决了政策、服务的落地问题。

效果显著,政府、银行、企业仍需努力

大力度解决融资困局效果显著,促进了中小企业快速发展。截至今年7月,济南已累计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03家、瞪羚企业46家、隐形冠军企业73家、独角兽和准独角兽企业10家,数量均居全省首位。

不过业内人士表示,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是件大好事,但要把好事办好,还需要多方共同努力。一是政府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在金融机构和企业间架起合作的桥梁,铺平合作的道路。同时,严格执行政策,强化资金使用管理,把钱花在刀刃上,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用。

二是签约银行机构要牢固树立“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意识,加大信贷投入和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要坚持分类指导和差异化的政策,优先重点支持符合国家、省、市产业发展规划以及拥有核心技术的中小微企业。要积极推进金融服务转型,从单一的信贷服务提供商加快转变为综合金融服务提供商,帮助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三是各中小微企业要诚信经营,以打造核心竞争力为根本,在不断增强融资能力的同时,努力提升自身“造血”能力,构筑信任、合作、互利的政银企关系。

关注同花顺财经微信公众号(ths518),获取更多财经资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