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對買買買的熱衷,甚至可以拖垮一個國家

熱熱鬧鬧的雙十一剛剛過去了,我也是熬夜通宵了半天,給孩子囤了不少東西,為了搶東西甚至一整天才睡了三個小時仍然不覺得困。老公很納悶這女人一購物就不知道困為何物了?這算什麼,女人對買買買的熱衷,甚至可以拖垮一個國家。

1793年1月21日,天空飄著小雨,天氣陰沉沉的,似乎連老天都知道這一天將有人的靈魂要悲慘地離開軀殼。但在巴黎廣場的周圍,聚集在一起的人們卻忽略了這陰沉天氣帶來的不快,他們交頭接耳,翹首以盼,只等著一輛囚車的到來。

不一會兒,一隊士兵押著一輛馬車朝廣場走來,人群中爆發出了憤怒的呼喊聲:“絞死他,割下他的頭!”這位讓民眾義憤填膺的人,便是法國曆史上著名的昏君路易十六。在這一天,他跪在群眾面前,被自己參與設計的鍘刀砍下了腦袋。

1793年10月16日,他的王后也被綁著由一輛二輪運貨馬車押解到革命廣場,上了斷頭臺。

是什麼讓法國人民如此痛恨這位國王?這跟當時嚴重的“財政赤字”離不開關係。

女人對買買買的熱衷,甚至可以拖垮一個國家

路易十六畫像

路易十六一生有兩大愛好,其一是打獵,其二是造鎖。他從小就對各式各樣的鎖非常痴迷,還在做太子的時候,他就斥巨資建造了一間五金室,房間裡裝滿了各式各樣的金屬器具,都是國王造鎖的工具。他還專門聘請了法國著名鎖匠加曼來當自己的老師。

路易十六對鎖的痴迷已經上升到了藝術的境界,他的宮廷裡面到處都是鎖,而且是個開鎖能手,據說他可以在鎖芯彈回的零點幾秒之內把鎖擰開。這樣的高手,如果能夠將造鎖當成事業一定能夠有巨大成就,可惜他的事業卻是當國王。

其實路易十六還是很愛自己的百姓的,他並不想整天從這些可憐人身上撈錢。他知道很多法國家庭一年大部分收入都只能用來買麵包,還只能買最差的黑麵包,還有很多人連黑麵包都吃不起,再跟他們收錢,別說收不出來,連自己內心都沒法平靜。

但經歷了一次稅務改革失敗後,路易十六快被錢給弄瘋了,精神都到了崩潰的邊緣,時不時還會出現幻覺,但人們一點都不同情他。同時,民間還傳播各種真真假假的流言,說凡爾賽宮平時生活多麼驕奢淫逸。

而他的妻子瑪麗王后是這些負面輿論的中心人物。

1770年,還是王太子的路易十六迎娶了奧地利公主14歲的瑪麗·安託瓦內特,無疑這是王室中的又一樁政治婚姻。法國王室為這對新人舉行了奢華的大婚聖典,法國人民也對這位“最美麗的奧地利公主”表示了最熱烈的歡迎。當然誰也不會料到在十多年後,他們會不屑地稱呼這位美麗的公主為“那個奧地利女人。”

瑪麗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弗朗索瓦一世最小的女兒,她從小聰明伶俐,且活潑到了極致,沒有什麼東西能夠讓她專心的時間超過一小時,她總是在學習鋼琴的時候走神兒去看窗外的蝴蝶,或者在背誦法語的時候嘟囔出德語,即便是奧地利嚴苛的宮廷教育也未能將她馴服”,因此她的法語說得並不好,在嫁給路易十六之後也不願意和他用法語交流,這也為她在法國宮廷得到支持埋下了障礙。

在16歲的路易十六和14歲的瑪麗新婚之夜,兩人都沒有真正享受到男歡女愛的激情,第二天,路易十六就一頭撲進了自己的五金室,而瑪麗則滿懷好奇地將目光集中於法國宮廷的奢華。

之所以這樣其實源於路易十六有一些男人之隱,其實是個非常小的毛病,但路易十六羞於啟齒,不肯治療。


女人對買買買的熱衷,甚至可以拖垮一個國家

電影《絕代豔后》截圖,講述的就是瑪麗王后

但這在瑪麗眼中卻是莫名其妙,看到根本配不上自己的又矮又胖的丈夫居然在臥房裡無視自己,年輕的瑪麗深受打擊,覺得是自己魅力不足,遂而將注意力集中到了一些美麗的事物上,比如珠寶首飾和華美的服裝。

瑪麗王后是奧地利的公主,從小就沒過過苦日子,喜歡各種美麗的東西、華麗的服裝、熱鬧的舞會,有時候一天就能把自己份內一年的錢都給花光。她特別愛花錢是事實,但其實當時的凡爾賽宮裡,就沒有不愛花錢不愛享樂的人。她作為這個國家的王后,理所當然成為了奢侈糜爛生活的代表。

於是凡爾賽宮裡出現了這樣的景象,年輕的太子妃樂於嬉戲和享受,她喜歡各種聚會舞蹈,喜歡在所有人面前出盡風頭,更喜歡所有人的眼睛都集中在她身上。當然,無數男人陷落在她的風情中,以可望而不可即的姿態瞻仰著太子妃的尊榮,偏偏那位將她明媒正娶回來的男人路易十六對她的一切視而不見,置若罔聞。

其實路易十六對瑪麗是有愛的,雖然並沒有顯得轟轟烈烈,但卻是一種無與倫比的縱容。1774年,路易十六繼位後,瑪麗成為王后,這時候她的奢侈更是體現到了極致。

但在18世紀的歐洲,王室人物的一舉一動都是各國政府關注的內容,即使連國王夫妻的床第私事也不能例外。當時,國王和王后的生育能力並不是個人之間的私事,而是關係到國家命脈的頭等大事自1770年結婚以來,婚後數年,路易十六卻不能使瑪麗王后為王室產下一個繼承人,這使整個法國和歐洲各國為之關注。

後來,瑪麗王后是清楚了整個問題的癥結,在一封給自己的母親瑪麗亞・特蕾西婭女王的信中,她告訴母親:“醫生認為只需要進行一次微不足道的手術,我也同意這樣處理,正在說服他接受。”然而,優柔寡斷的路易十六國王對這樣一件小事,卻左思右想,一再拖延。時間一晃就是五年,這五年裡,他也已由王太子變為了君臨天下的國王,卻始終下不了捱一刀的決心,病情一如既往。

路易十六顯得既可憐又可憎,而瑪麗王后則更是煩燥不安,覺得自己丟盡了臉面。最後在路易十六的內兄、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約瑟夫二世的勸說之下,路易十六才接受了手術治療。瑪麗王后也就於1777年12月19日產下一位千金,並於1781年又生下了一位王子。

儘管如此,路易十六仍然覺得自卑,對瑪麗王后更加縱容。

瑪麗當上王后之後,十分討厭宮廷禮節的生硬呆板,為了擺脫處處受制的宮廷生活,她向路易十六提出的第一個要求就是給她找個可以不受任何約束的住所。對瑪麗王后百般殷勤的路易十六立即將特里亞農宮送給她。從此,這小小的宮苑便成了瑪麗王后在法西王國中心地帶的一處私產和國中之國了。

小小的官苑離凡爾賽僅一箭之遙,孤立於曠野之上,外觀頗似一個古城堡。宮內房間不多,僅七、人間,但瑪麗王后對它卻花費了巨大的精力和財力來進行裝飾。她按照自己的構思來建造自己的安樂窩,此後,這裡就成了她銷魂蕩魄的理想場所。

在裝飾中,瑪麗王后使室內既不像路易十四時代那樣華麗,又不像路易十五時代那樣意在炫耀的博大、豪華的風格,而是以親切、和諧為特徵,既有仿古意味,又飽含法國所特有的韻致,即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反映了女人的興趣和愛好,在法國獨額天下的局面,又體現了一種自由、嬌嫩、高雅的風格。置身於此宮之中,處處都能使人體味到一個美女的纖柔迷人的身影。這就是後世所說的“路易十六風格”。為營造特里亞農宮,瑪麗王后共耗費了將近兩百萬裡弗爾,這在當時可是不小的數字。

女人對買買買的熱衷,甚至可以拖垮一個國家

《絕代豔后》劇照,賭桌上的瑪麗王后

在這所專為瑪麗王后取樂的宮裡,她享盡了人間歡樂,沒命地貪玩,有時甚至還戴著假面具,被年輕的貴族抱在懷裡;而她周圍的貴族們常把沉湎在快樂中的她拉進狂樂的草叢中,極盡奢華之樂。瑪麗王后所過的奢侈、糜爛生活甚至連她的母親特蕾西婭女王也深感吃驚不已。她的重大開支,一是服裝和首飾,二是賭博和遊樂。

巴黎有一位名叫貝爾坦小姐的時裝師。此人在聖奧諾雷大街開了一家時裝店,專門為貴婦人做禮服。貝爾坦小姐所做的時裝樣式新奇,別出心裁,甚得瑪麗王后的青睞,一來二去貝爾坦小姐就成了凡爾賽宮的常客了,她每星期進官兩次,為王后選款式,量尺寸,送衣服。只要她一出現,瑪麗王后立即拋開所有其他貴賓,和她呆在一起。

王后的衣服本來就多得沒有地方可放了,除日常禮服之外,她每個季節還要另外新做12套禮服、12套晚禮服、12套新式裙衫。至於內衣、襯裙、胸衣、腰帶、晨服、睡袍、手套、襪子、帽子等,則更是數不勝數了,據說能擺滿十家服裝店。因此,有好事者送給王后一個雅號“高等社會的時裝模特”,她花在衣服上的錢真是不可勝數。

首飾更是瑪麗王后不可或缺的東西。王后對首飾可以說是見枚愛一枚,見兩枚愛兩枚。只要喜歡,不管多麼昂貴,都要買回。據說她所買的一副手鐲就價值25萬里弗爾。巴黎當時有兩個著名的德國籍的猶太珠寶商。一個叫波埃熱,一個叫巴桑熱。兩人也是瑪麗王后的常客,每星期都到凡爾賽來。見到王后時,他們總是鬼鬼祟祟地從內衣裡面掏出耳環、戒指、項鍊、手鐲、別針之類的東西,請王后選購。這兩個猶太人特別工於心計,他們允許瑪麗王后賒帳,但價格得多出一倍;如果王后不願賒帳,也可以拿舊珠寶抵債,但價格則要減半。一句話,他們用首飾作籌碼,要將王后的錢袋掏空。

光是1780年這一年時間,瑪麗皇后購買了170件裙子,1783年買了200雙鞋,修建宮殿又耗費了80萬法郎,這樣拜金程度,一夜就能花光一年的皇后年金。

不僅如此,瑪麗王后的嗜賭也是出了名的。路易十六生平最恨賭博,初登王位他就下詔書,頒佈禁賭令。誰知瑪麗王后竟然膽大包天,將賭局設在自己的客廳內。為了不讓國王知道,瑪麗王后親自派人在門口放哨。每當路易十六來到時,賭局便撤了,而國王一走又接著吆五喝六。有一段時間居然天天賭到凌晨三四點鐘,甚至賭個通宵還覺得意猶未盡。瑪麗王后還喜歡賽馬、滑雪演戲聽音樂。

女人對買買買的熱衷,甚至可以拖垮一個國家

《絕代豔后》中王后的鞋子們

整天紙醉金迷,吃喝穿戴,但還是覺得不滿足,在一封給朋友的信中王后表示:“我為這無聊乏味的生活而苦惱不已!”

瑪麗王后的揮霍無度和大規模的賭博活動,無疑都要花錢,並且要花很多很多的錢。像王室的其他成員一樣,王后也有俸祿,但經不住她如此大手大腳,這樣就導致她債臺高築,財務拮据。於是瑪麗王后又拿出她的拿手好戲,向路易十六撒嬌,要他增加自已的俸祿。毫無主見的國王只好答應她的要求,將她的俸祿提高一倍。但即使如此,也無法滿足她的揮霍無度。法國臣民抱怨說他們的王后的錢袋一定有個洞,再多的錢,一經她的手便漏光了,她的錢袋幾乎總是空空如也。為此,巴黎調侃的小報主筆送給瑪麗王后一個有趣的綽號:“赤字夫人”。

關於瑪麗王后的糜爛生活並非訛傳,即使是她的母親,奧地利的瑪麗亞·特蕾西婭女王也曾多次寫信警告過她。其中一封甚至嚴厲地正告她:“一位討人喜歡的、容貌美麗的王后只要略施粉黛就足足可以了。你應該作臣民的表率。你如此輕浮、庸俗,以至於我不得不向你當頭棒喝。”另一封信也非常直率地說:“國家財政日絀,珠寶價錢昂貴,你為求一戒指而一擲千金,實在是太過奢侈,天理不容!”第三封信則規勸女兒:“賭博不是正當的娛樂手段。它不僅引朋呼類,並且特別容易滋生事端,應立即禁止!”身為人母的瑪麗亞特蕾西婭女王不愧為明白人。遺憾的是她的寶貝女兒此時正在興頭上,對於自己母親的諄諄教誨,耳提面命,一概置若罔聞。

由於國家經濟情況和政治情況越來越令人擔憂,身為一國之君的路易十六對國事異常冷漠,他整天醉心於狩獵和制鎖,一看見公文就覺得頭疼。此時的路易十六不是像其他國王那樣怕大權旁落,而是恨不得有人為他分憂。

女人對買買買的熱衷,甚至可以拖垮一個國家

瑪麗王后和她的孩子們

1785年,發生了一場“項鍊事件”,徹底將她推向了風口浪尖。甚至後來有很多人認為,法國之所以會發生大革命,和她被捲入這場事件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瑪麗皇后對珠寶的狂熱程度一般人難以想象,她婚禮時穿的婚紗是由金線織成的,裙襬上鑲嵌著鑽石和珍珠。路易十六送給妻子一對鑽石耳環,兩大顆梨形切割鑽石分別重14.25 和20.34克拉,來自印度或者智利。

她擁有一串世界上最昂貴的的十大鑽石之一的項鍊,上面由無數閃耀的白鑽和兩個十分罕見的橢圓形黃鑽鑲嵌而成,在項鍊最上方墜著一顆美妙絕倫的1.84克拉的粉鑽,項鍊底端還有一顆白色的梨形鑽石,重量達7.06克拉。這條項鍊共用了181.1克拉的鑽石,奢華無比,大概價位在370萬美金。

因為瑪麗王后對鑽石的極度崇拜,才不可避免地被捲入到這件足以致使法國人集體憤怒的事件中。

1784年,有個叫讓娜的女騙子,看上了一串名貴的項鍊。這串項鍊是當年路易十五命人造出來給他的情婦的,他要求工匠們要做得與眾不同,要夠豪華,夠閃耀。可惜的是,這串世紀項鍊還沒做完,路易十五就死了,他的情婦自然也被路易十六給趕走,無福消受了。

項鍊需要一個新主人,珠寶匠很自然地想到了瑪麗王后。出乎意料的是,王后不要。

關於王后不要的理由,有兩種說法:一種是說,路易十六表示這項鍊太貴了,買項鍊的錢還不如去造軍艦;另一種是說,她自己不想戴一串為別的女人設計出來的項鍊。後來歐洲其他國家的有錢女人也都不要這項鍊,推銷不出去的珠寶商發了愁,這時,女騙子讓娜出現了。

讓娜直接找到了當時的紅衣主教羅昂,想讓羅昂來買下這串項鍊,並想到利用起了瑪麗王后。瑪麗王后不喜歡羅昂,因為這個紅衣主教說過她母親的壞話。但是羅昂想討好王后,因為他想做路易十六的首相。於是讓娜成了羅昂的情婦,並且騙羅昂說自己跟凡爾賽來往密切,跟瑪麗王后關係很好,可以幫他說說好話。羅昂信以為真,從此,他開始與“瑪麗王后”通信。

這些所謂的信都是讓娜偽造的,羅昂又不認識王后,更加不認識王后的字跡,讓娜只需要模仿好王后的簽名就夠了。跟“王后”聊了這麼一陣之後,他很提出要跟王后見面。

於是讓娜找了個跟王后有點相像的女人,在晚上跟羅昂見了面,而羅昂居然也成功被騙。從此對“王后”言聽計從,讓娜說王后要錢,他就很爽快地給錢。讓娜告訴羅昂這個冤大頭,瑪麗王后想要項鍊,但是又不願公開購買,想找他幫忙。羅昂答應了,他和珠寶商達成了這筆交易,項鍊託讓娜交給王后,錢由他來先墊著,分期付款。

讓娜的計劃成功了,她迅速把項鍊上的鑽石拆下來賣掉,換了一大筆錢,但珠寶商因為一直拿不到賣項鍊的錢,直接寫信給瑪麗王后,跟她催款。王后詫異了,自己明明沒買過項鍊,哪來的催款?騙局就這麼被掀開了,當羅昂被帶到路易十六面前,拿出了一封所謂王后的信的時候,路易十六怒了,因為這封信上的落款是“法國的瑪麗·安託瓦內特”,而實際上法國王室從來都不會在落款前面加上“法國的”三個字。

女人對買買買的熱衷,甚至可以拖垮一個國家

瑪麗皇后的鑽石耳環

涉案人員被一一逮捕,主謀讓娜被判重刑,羅昂被宣告無罪。可誰知,讓娜竟然從監獄裡逃出去了,連判決裡的鞭刑和烙印都沒執行。不僅如此,她還在倫敦出版了回憶錄,裡面堅持說自己是被冤枉的,整件事的幕後老闆就是瑪麗王后。

這下,項鍊事件開始變得撲朔迷離。人們不願意相信王后的清白,更願意同情一個普通的女性。瑪麗王后一向喜歡奢侈品,怎麼會不想要這麼一串華麗的項鍊?再說,一個女人就能把這麼多人騙得團團轉,這也太扯淡了,所以這事肯定不像法庭判決出來的那麼簡單,一定是瑪麗王后想要項鍊又不想給錢,才唱出了這麼一臺戲。不然,為什麼讓娜能毫髮無損地跑去倫敦,為什麼羅昂主教最後被判無罪?肯定是王后自己知道有錯,所以才暗中從輕發落。

本來王后的聲譽就已經不太好了,這下更是一敗塗地。這時,離法國大革命還有三年,凡爾賽宮和人民的矛盾已經接近爆發點。人們都願意相信凡爾賽宮是個充滿陰謀的地方,瑪麗王后就是這一切陰謀的罪魁禍首,國王就是被她給迷惑的。

瑪麗王后這會兒完全成了個靶子,各種明槍暗箭都往她這兒發,直到死去,她都沒擺脫這糟糕的名聲。其實,將亡國的罪名都加給一個女人是不公平的,財政赤字並不是一個女人能造成的,但在赤子嚴重的情況下,瑪麗王后的奢侈便顯得不地道,容易成為眾矢之的。準確地說,她是路易十六糟糕的財政政策的犧牲品,或者說,是那個已經不合時宜的君主制度的犧牲品。

​參考資料:《高盧雄雞法蘭西》劉克敵主編;潘敏超​;《風流迷人的后妃》李俊明;《法國故事》許婷,聶曉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