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少年的你里,那些细思极恐细节后面的人性分析

校园欺凌现象是一个永远的话题,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从个体的深刻体悟辐射到社会各个层面。这个词汇让我想到和它关联的几个词,抑郁症和精神暴力以及冷暴力等等。当我跟随着电影《少年的你》里面的陈念和小北,一路走来后,流过的眼泪让我开始思索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作为个体的人在群体里的位置,社会提供给个人怎样的反思和信念等等。

影视:少年的你里,那些细思极恐细节后面的人性分析

坐在小北身后,陈念有种莫名的安全感

《少年的你》是一部和欺凌有关的青春爱情电影,讲述了忍受不住校园暴力的胡小蝶自杀身亡,她的同学陈念因为愧疚为她披上了一件衣服,而后成为了欺凌小蝶的魏莱下一个目标。

在回家途中,陈念救下了被人暴打的小北,两个孩子开始报团取暖。小北总是默默地保护着陈念,在魏莱给陈念拍下了裸照以后,因为害怕陈念报警哀求陈念放过自己。被陈念推下楼梯。为了保护陈念,小北承担了全部责任。而同情陈念的警察郑易坚持着找到真相,用来救赎陈念。

陈念和胡小蝶为什么会成为魏莱欺凌的对象:

胡小蝶这个美丽的女孩儿,在那年夏天把自己的身体用飞禽跌落的姿态,永远地定格在校园里的那片空地上。她的死亡也只是在同学们的心里泛起微波,很快,她所带给大家的心里影响,就像水面上层层泛起的涟漪,迅速消失不见了。

影视:少年的你里,那些细思极恐细节后面的人性分析

胡小蝶跳下楼时一定是万念俱灰,充满了绝望

她临死前,喝光了一瓶酸奶,层层密密的齿痕像在控诉欺凌她的人,也像是期望着能有人拉她一把,但可以拉她的人,终究和她错过。

那些密密麻麻的咬痕,是她临死前焦灼的内心和挣扎,可是当内心失去光明和希望的时候,什么都没有跳下楼去来的痛快。那种绝望,只有陈念懂得。

自始至终,胡小蝶的父母并没有出现在我们的视线里。

陈念为胡小蝶披上了一件衣服后,很快就成为了魏莱的下一个欺凌对象。而陈念被魏莱推下楼梯后,被她剃了头发时,她的父母并没有出现在她的身边。不能在第一时间给受伤的孩子心灵的抚慰。

影视:少年的你里,那些细思极恐细节后面的人性分析

人要怎样才能失去活着的希望,陈念被推下楼梯时,没有一个人扶她起来

我们可以在陈念和胡小蝶身上,看到这样一些特征:内向、胆小、不合群,沉默寡言等特质。这样的特质,让陈念和胡小蝶成为了魏莱的欺凌对象。

胡小蝶在被人欺凌时选择沉默,并在沉默中结束了自己的性命。

而陈念在被魏莱欺凌时,选择了相信警察,然而欺凌陈念的三个女生矢口否认,而警察又找不到什么证据,只好不了了之。三个欺凌者被学校停课,但仍可以参加高考。这样的处理,没有改变陈念的遭遇,反而让那三个女生更加变本加厉的欺凌陈念,在她放学以后纠结人给她剃头拍裸照。

每当陈念想要求助的时候,总会想到老师的话:他们都是孩子,都有无限的未来,只是同学间玩闹的过了火。而郑易这样告诉陈念:长大就像跳水,闭上眼睛什么都不要想,往河里跳,河里有沙子石头还有蚌壳,但我们都是这么长大的。

影视:少年的你里,那些细思极恐细节后面的人性分析

妈妈对陈念更像一个孩子

而陈念的妈妈这时候,还不知道躲在什么地方,忙着赚钱,忙着躲避追债的人。倒是陈念时不时的给她妈妈安慰。她们之间的关系似乎倒了过来。

人在潜意识里都是同情弱者的,但只有少数有教养懂道理的人不会欺负弱者。一部分人,会欺负比自己弱小的人,甚至会把自己对社会和他人的不满情绪,发泄到那些比自己弱小的群体身上。与其说是人的劣根性在起着作用,不如说人性本恶。

而处于中间的那部分人,不说话的冷漠,其实助长了作恶者的嚣张气焰。在另外一个层面看来,他们也是欺凌者的帮凶。

学校教育的片面和注重学习成绩,让大多数人成为狼的帮凶

在电影里面有几个这样的场面,让我记忆犹新,并且内心无比压抑和沉重

1:胡小蝶跳楼自杀以后,全校学生围着观看,各种拍照,只有陈念一个人默默走上前去给胡小蝶盖上校服。在警察来学校调查胡小蝶自杀案时,没有一个人愿意站出来证明魏莱欺凌过胡小蝶。

2:陈念被警察问询回到教室后,座位上被魏莱洒了墨水,她环顾四周,大家都装着认真学习的样子,没有一个人告诉陈念是谁做了这件事情。班主任安慰陈念,如果有人欺负你,你就说出来,但话锋马上一转,但也要注意和同学搞好关系。

3:魏莱把陈念母亲遭人威胁,被人辱骂的信息发到班级群里,看到手机信息的同学们都在偷偷地爆笑,但没有一个人出来制止这种现象。

4:陈念被魏莱推下楼梯,当时有很多人在旁边看着,没有一个人扶着陈念站起来,而陈念去校医室包扎伤口,校医室的老师只是嘱咐她以后下楼的时候小心点。

5:在体育课上,大家一起打排球,但没有一个人愿意和陈念一起打球,因为魏莱在这个群体中。大家不敢也不愿意。

6:胡小蝶自杀以后,警察在与魏莱谈话的时候,魏莱告诉警察,“死了就死了呗,胡小蝶的家长到学校闹闹,学校还说不准赔她们家十几万几十万的,胡小蝶即使念了大学,要工作多少年才能给家里那么多钱啊!”

影视:少年的你里,那些细思极恐细节后面的人性分析

魏莱并不像她表面那样懂事优秀,她是欺凌的始作俑者

以上等等条条都会让我们细思则恐,我们学校和家庭以及社会的教育,到底哪里出现了问题。那些冷漠,利己,被扭曲的价值观,让我们发现我们的学校教育,培养了一些怎样的利己主义者。这样的人,从学校走向社会以后,会承担怎样的责任。他们能否担起民族国家的重担。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精致利己主义者,才是真正危害国家,影响民族利益的人。

我们所有的社会人和教育者,是否该反思我们到底教会了我们的后代什么,我们该怎样教他们大写的“人”字,只有成为真正的人,才有能力和资格承担社会赋予他的责任。

心理学认为,暴力必定是极其痛苦的伤害, 这种伤害足以影响一个人的健康或舒适。我们在看到诸如校园暴力的新闻和事件后,许多人情不自禁从社会学和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对暴力进行研究,但很少从心理学大师荣格的心理分析理论角度来研究暴力的产生。

影视:少年的你里,那些细思极恐细节后面的人性分析

反校园暴力任重而道远

校园暴力:起因主要是言语暴力,是以语言为武器,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与生命摧残的暴烈现象。施暴者在生活中,直接或间接地对他人使用谩骂、诋毁、 蔑视、嘲笑等侮辱歧视性的语言,致使对方的人格尊严、精神和心理健康遭到侵犯和损害。

它会使被攻击者终日神经紧张,提心吊胆,挫伤对方进取心,养成怯弱无能、胆小自卑的性格。施暴者的辱骂和羞辱足以对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心理健康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造成严重的对立情绪和生理伤害。如丧失生活勇气,厌世、逃避、违法犯罪、自杀等严重恶果,言语暴力比拳头更具有杀伤力。

荣格认为:

人在正常状态下视野开阔,判断力、控制力正常,能恰当客观的评价 现实, 会用很多有效的方式去缓解冲突和矛盾。当人类意识与潜意识或意识自我与内在自性趋向分裂时,此分裂往往导致冲突,而产生了种种心理问题或心理发展受阻碍。

当人进入冲突状态时,就会表现出另一种面孔或自我,因为人类在进入冲突的意识状态中,视觉出现选择性,在小的细节上,冲突以外的其他事情都在视野之外了,看不见了。即产生了“遂道视野”,或“管状视野”。

影视:少年的你里,那些细思极恐细节后面的人性分析

隧道视野发作后,我们会和以前不大一样

“遂道视野”发作后,我们躯体被调动起来,如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手足无措、出汗、失眠等,情结也被激发出来,情绪占据主导地 思维变得毫无理性。被激惹对象会认为对方是故意挑衅自己,就寻找见诸于行动的途径。

某人用暴力攻击他人,但他会解释说“我根本不想用暴力,只是对方太讨厌,激怒了我”。意识层面的这些反应是把自己描绘成好人, 这样才能使我们自己承认自己、认同自己,也会得到他人的认可,并且符合社会的规范及准则,也是自我平衡的一种方式。

所以,充分理解人类的心理暗示和心理脆弱表象形式,对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的挑战,我们的老师不应该只是关心谁对谁错,甚至以多数意见的观点批评少数人的缺点,其实他们看到的往往是错位的幻象,真正的事实被心理中犯错误的人的自我保护给匿藏了。

当然,产生这种校园凌霸事件,也绝不都是个人的心理问题,也有社会的责任。在如今拜金主义盛行,拼爹比娘之风渗透到社会各个角落甚至每个孩子神经深处的当下,我们要思考的问题还很多,由于涉及政治,我就不评价了。

我是凿壁小妖,妖言获众不惑众,和我一起聊聊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