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這本書,我又剁手了96本書……

讀完這本書,我又剁手了96本書…… | 書單

都說當代人不讀書,但很多朋友聊天時也會說到一個困擾——不知道看什麼書。

市面上的新書一茬又一茬,挑書就像“中午吃什麼”一樣,實在令人大腦發空。

今天我就請來了幾位“專業種草機”,代替我來給你安利!他們有的是文化專欄書評人,有的是想象力“詭異”的小說家,有的是近年諾獎的熱門作家,有的是《百年孤獨》的譯者……

我們要看什麼書?這些書怎麼讀?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他們都給出了一份“閱讀指南”。不管你是小眾科幻迷還是恐怖小說愛好者,不管你是想縱身經典之海,還是想領略幻想文學的魅力,哪怕你偏愛西語文學這一口,都能被他們“餵飽”。

今天這份“閱讀書單”裡,你買下任意一本書,就如同種下一片草原,建議閱讀時護住雙手✋


讀完這本書,我又剁手了96本書…… | 書單


讀完這本書,我又剁手了96本書…… | 書單


《偉大的虛構:一生不可錯過的96部幻想文學經典》

[美]勞拉 · 米勒 丨 著

張超斌 丨 譯

2019年6月 未讀 · 文藝家 丨 出品


你看過《哈利 · 波特與魔法石》或《魔戒》嗎?你看過《吉爾伽美什》或《神曲》嗎?

前後這兩種看似風格南轅北轍的作品,其實都屬於幻想文學。它們雖然畫風不同,但都反映著人類在虛構文學上的非凡想象。

《偉大的虛構》收錄了一生不可錯過的96部幻想文學經典,從公元前1750年的古老神話傳說,到計算式時代對人類未來的構想創作,跨越了4000年曆史。

這本書分為5部分。“古代神話與傳說”是《貝奧武甫》《奧德賽》這樣的英雄史詩和傳奇冒險;“科學與浪漫主義”是工業革命與哥特式奇幻結合的《格列佛遊記》《海底兩萬裡》等作品;

“奇幻文學的黃金時代”囊括了反烏托邦式未來及太空奇幻的作品,比如《美麗新世界》《克蘇魯神話》等;

讀完這本書,我又剁手了96本書…… | 書單

△ 《偉大的虛構》內頁

“世界新秩序”體現的是二戰後的後現代主義文學,列出了《一九八四》《發條橙》《百年孤獨》等;“計算機時代”中則是我們熟悉的《使女的故事》《權力的遊戲》《1Q84》。

這本書由Salon.com聯合創始人、文化專欄作家勞拉 · 米勒主編,全球四十位專家、學者共同編寫,他們有的是研究領域的權威人士,有的是資深書蟲。

這96篇文字,不僅介紹了幻想文學本身,還嘗試挖掘作者的生活與創作背景,探尋作品中的時代背景與哲學思潮。比如《城堡》一篇,就講述了卡夫卡在他彌留之際,曾囑託摯友馬克思·布羅德燒燬所有手稿的故事。

這本書是一份虛構文學世界的進階閱讀書單,在大量珍貴手稿、首版插圖、經典段落回顧中,讓我們一起走進卡夫卡、博爾赫斯、馬爾克斯、村上春樹等96位大師的幻想世界吧。


讀完這本書,我又剁手了96本書…… | 書單


讀完這本書,我又剁手了96本書…… | 書單


《為什麼讀經典》

[意] 伊塔洛 · 卡爾維諾丨 著

黃燦然 & 李桂蜜丨 譯

2016年3月 譯林出版社 丨 出品

有一些書,每次看到都會暗下決定要認真讀完,但閱讀進度永遠停留在前20頁,因為真的“讀不進去”啊!這些書,就是“經典”。

卡爾維諾這本《為什麼讀經典》,就幫你開出了一份包含31位經典作家代表作的書單。

在開篇序言,卡爾維諾先給經典提出了十四條定義,比如“經典是那些你經常聽人家說‘我正在重讀……’而不是‘我正在讀……’的書”(好吧這條略扎心),“一部經典作品是一本永不會耗盡它要向讀者說的一切東西的書”等等。


讀完這本書,我又剁手了96本書…… | 書單

卡爾維諾列下的作家包括司湯達、普希金、海明威、契訶夫、伏爾泰、笛福、加達等人,他在書寫這些大家時,毫不掩飾自己對文學的熱忱,因此可以在字裡行間隨時感受到他的真誠。

在推薦馬克 · 吐溫的《敗壞了的哈德萊堡的人》時,老卡這樣寫道:“我們承認他的成就,亦即他不僅是個娛樂讀者的作家,而且他也積聚了許多材料,以建構美國的神話與民間故事,一整組國家需要用來發展自身形象的敘事工具。”

在安利《海明威全集》時,老卡這樣表白:“我愛海明威,因為他唯實、輕描淡寫、渴望幸福與憂鬱……”

伴隨著卡爾維諾列出的這份書單,我們是時候開始讀或重讀經典了。更重要的是,我們也會開始思考讀經典的意義。

讀完這本書,我又剁手了96本書…… | 書單


讀完這本書,我又剁手了96本書…… | 書單


《在其他的世界:科幻小說與人類想象》

[加拿大] 瑪格麗特 · 阿特伍德丨 著

蔡希苑 & 吳厚平丨 譯

2018年4月 上河卓遠文化 丨 出品

加拿大女作家瑪格麗特 · 阿特伍德,不少人認識她起源於她是美劇《使女的故事》的原著作者。實際上,阿特伍德一直是近幾年諾獎的熱門人選,她不僅寫小說,還寫詩,在30歲出版第一部長篇小說《可以吃的女人》之前,她就已經出版了6種詩集和詩歌小冊子了。

不少人讀《使女的故事》時,會將其與科幻文學聯繫在一起。確實,這位勤奮的作家與科幻小說有著緊密的聯繫,她兒童時期就是科幻小說的讀者,在哈佛求學期間也曾學習維多利亞時期科幻小說的創作形式。


讀完這本書,我又剁手了96本書…… | 書單

這本《在其他的世界》,就是阿特伍德本人與科幻文學關係的自述。阿特伍德列出了對她影響至深的多部科幻小說,包括瑪吉· 皮厄斯的《時間邊緣的女人》、喬治 · 奧威爾《1984》、石黑一雄《別讓我走》 、布賴爾《阿瓦隆簽證》等等。

在列出自己的“私家書單”外,阿特伍德也詳細講述了這些作品如何對她的創作產生了影響。當她談到喬治 · 奧威爾時,這樣寫道:“在我看來,奧威爾對人類精神之復原能力的信心實際上遠遠超過人們所認為的。在我的後半生中,奧威爾成為我直接學習效法的前輩——在真實的1984年,我開始創作一個與前人稍有不同的“反烏托邦”作品,《使女的故事》。

如果你是阿特伍德作品的粉絲,可以瞭解到許多她創作的背景與心路。如果你對科學小說、推理小說等抱有興趣,也能被這位老太太“種下草原一片”。

讀完這本書,我又剁手了96本書…… | 書單


讀完這本書,我又剁手了96本書…… | 書單

《地獄書單:B級驚悚小說大復興》

[美] 格雷迪 · 亨德里克斯丨 著

姚向輝丨 譯

2019年6月 北京時代華文書局 丨 出品

如果你喜歡恐怖小說,那麼這本《地獄書單》絕對是你的福音。

打開這本書,你能收穫一份絕無僅有的荒誕恐怖體驗:納粹矮妖精!猶太怪物新娘!第四維度的性愛女巫!食肉水母!遊蕩在曼哈頓的古代維京人木乃伊!

作者格雷迪 · 亨德里克斯是恐怖文化研究專家,他對恐怖文學、恐怖電影、恐怖繪畫有近20年的研究。在閱讀了326部恐怖小說後,他開出了這份“恐怖書單”,並且親自採訪了不少恐怖小說家、恐怖繪畫藝術家,為世人講述了恐怖小說跌宕起伏的發展與熱潮。

讀完這本書,我又剁手了96本書…… | 書單

△ 《地獄書單》內頁

“恐怖小說是所處時代的產物,這一點比任何其他門類的文學都要明顯。”上世紀的美國社會,經濟蕭條、失業率高攀、石油危機、墮胎權利的開放等等讓人們感到焦慮不安,恐怖文化就此誕生。

亨德里克斯推薦的這200部小說中,有人們熟知的經典之作《沉默的羔羊》《紅龍》《大白鯊》《蠅王》《驅魔人》《羅斯瑪麗的嬰兒》等,也有曾分佈在美國書店、汽車站、超市上的流行恐怖小說。

當然,為了讓讀者“印象深刻”,《地獄書單》裡展示了400+幅原版恐怖小說封面,想直面“驚心動魄”的朋友可以大膽一試。


讀完這本書,我又剁手了96本書…… | 書單


讀完這本書,我又剁手了96本書…… | 書單


《詩人的遲緩》

范曄丨 著

2016年6月 上海三聯書店 丨 出品

很多人一看到《百年孤獨》,就望而生畏。而看進去的人,都會開始對西語文學感到痴迷。如果你對西語文學感到好奇但又畏懼那些大部頭,不如以這本《詩人的遲緩》作為閱讀指南,再開啟自己的閱讀之旅。

作者范曄正是《百年孤獨》譯者,這本書是他個人的西語文學私房書單。

隨著《百年孤獨》和《2666》的暢銷,西語文學近些年正成為一個新文化熱點。不過比起歐美文學,我們對西語作者、西語文化背景都瞭解甚少。

在這份私房書單裡,范曄列出了尼加拉瓜的魯文 · 達里奧、哥倫比亞的加西亞 · 馬爾克斯、秘魯的阿格達斯巴爾加斯 · 略薩、阿根廷的博爾赫斯科塔薩爾、智利的聶魯達

波拉尼奧等數十位西語作家及他們的作品。

在呈現這些普通讀者時常感到閱讀艱難的西語文學作品時,范曄是從這些文壇大家之間的交往、趣事或創作寫起的,他把那些諱莫如深的書和作家,寫得既平易節制,又充滿了鮮活的生活八卦氣息。

當表達起西語文學的獨特魅力時,范曄在與書同名的文章裡摘選了羅薩萊斯的一句話:“有些詞語不是用來說的,是用來住的,就像住在一座城市。”有讀者說,這本書就像一份西語大地的地圖,但再好,也要自己親自去走走,才能領略到其中的美妙。

互動話題

你都從哪裡挑選好書的?

挑書時,你經常被誰安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