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個刷手機乘公交的城市郴州與“和包”的故事

編者按:七十春秋華夏美,神州鉅變換新顏。人們的生活伴隨著時代的腳步,在點滴改變間見證著祖國的飛速發展。散落在湖湘大地的時光記憶,打上了年代的烙印,記錄著人民臉上的燦爛笑顏。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之際,紅網聯合湖南移動特別推出“我的通信故事·見證七十年”系列報道,通過一個個“我的通信故事”,記錄偉大時代中的通信鉅變,展現通信行業崛起的幸福密碼。

紅網時刻記者 楊淑華 通訊員 陳凡軍 報道

全國首個刷手機乘公交的城市郴州與“和包”的故事

安裝了“移動公交一卡通”機具的公共汽車

刷手機乘公交,在今天看來是極平常的事。但你知道什麼時候、哪個城市是中國第一個全面實現手機支付公交票卡的城市呢?答案不是北上廣深這些一線城市,也不是號稱電子商務之都的杭州,而是湖南的南大門——郴州,時間則是十年前的2009年。

早在10年前,湖南移動開始佈局移動電子商務

“和包”(原名手機支付、手機錢包)是中國移動面向個人和企業客戶提供的一項領先的綜合性移動支付業務,旨在讓客戶享受方便快捷、豐富多彩、安全時尚的線上、線下支付體驗。

湖南移動早在10年前就開始佈局移動電子商務,2008年2月國家工業及信息化部明確了湖南省為“國家移動電子商務試點示範省”,為此中國移動決定將研發基地選址在消費之都——星城長沙,委託湖南移動建設和運營全網手機支付平臺,郴州分公司則是移動電子商務推廣應用落地工作的承接單位。

蘭星高作為當時的數據部副經理,就這樣成了這項工作的主要參與者之一。“當時我們決心要把郴州打造成全國的移動電子商務示範城市,而應用場景商圈打造是移動電子商務推廣的關鍵之關鍵。”蘭星高說,當時他們把移動電子商務的應用重點切入小額消費領域,對公交、校園、旅遊景點、移動聯盟商家等消費頻次高、客戶規模大的場景進行了產品方案定製和規劃,確定了“一線三圈”策略,“一線”即公交線路,“三圈”即三個熱點商圈(興隆步行街周邊、五嶺廣場/青年大道、湘南學院)。

“湖南郴州移動當時在步行街和五嶺廣場商圈拓展了聯盟商戶600多家,涵蓋超市、餐飲、賓館、娛樂、健身、美容美髮等行業;為湘南學院量身訂製了“校園一卡通”,師生在食堂、澡堂、商場、圖書館等校園服務場所的刷卡消費。

郴州成為全國首個刷手機乘公交的城市

全國首個刷手機乘公交的城市郴州與“和包”的故事

2009年新聞資料

而移動公共交通一卡通”是湖南省試點示範工程的四個組成部分之一。2009年3月9日,郴州移動與郴州公汽公司簽署了“移動公交一卡通”戰略合作協議,宣告該項目正式啟動運行。客戶使用具有移動電子商務功能的手機卡,將手機在消費場所(包括公交車)安裝的刷卡機具上輕輕一靠,即可實現刷卡消費。這是國內首次將電子商務規模性地應用到公交汽車系統。到2009年底,郴州市區38條公交線路共439臺公共汽車全部安裝了刷卡機具。

蘭星高說,但遺憾的是,由於當時的移動網絡主要是2G網絡,速率低、時延大,掃二維碼在線支付的方式不具備條件,只能通過實體卡轉存支付的方式來解決,由此帶來的推廣成本非常高,首先要給成千上萬的商戶提供刷卡機具,其次要為每位用戶更換非接觸式手機卡,期間還經歷了由2.4G卡向13.56M卡的遷移(機具需要改造,手機卡需要更換),以這種技術為基礎的手機支付業務未能保持穩定發展。

直到今天,蘭星高聊起移動支付市場依然表示很遺憾,她還做了一首詩來表達這種遺憾:“電商小果我先收,二馬攀枝隨後頭,中移若得機緣便,今日郴州勝杭州。”她認為,儘管今天 “和包”用戶數及交易額已遠遠落在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後面,但中國移動在手機支付方面做出的探索是彌足珍貴的,而且掃碼支付迅速普及也是建立在中國移動提供了良好的4G網絡覆蓋基礎之上的。事實上,如果中國移動在手機支付方面始終保持領先優勢,則今日中國的電子商務、電信運營完全是另一番格局,而電商平臺強大的資金聚焦效應或許也會改變湖南在全國的地位。

>>>延伸閱讀:和包支付將長沙打造為“移動支付第三城”

在長沙坐公交,下載湘行一卡通,掃碼支付,方便快捷。在湘行一卡通的充值渠道里,有和包支付,這是和包六大業務板塊之一——出行。和包支付作為中國移動旗下唯一的第三方支付品牌,負責中國移動在全國的支付與互聯網金融業務的產品開發與運營。

2006年,中國移動便成立電子商務產品創新基地承載和包支付業務,並落戶湖南長沙。自2011年正式公司化運營以來,和包支付先後獲得了互聯網支付、預付卡發行與受理(線上)、移動電話支付、銀行卡收單等支付牌照,以及證監會批准的基金銷售支付許可,成為行業內為數不多的與“支付寶”“微信支付”等,同樣獲得全業務支付牌照的支付品牌,極具戰略價值。

經過幾年快速發展,和包支付在資金聚集、產業聚集、人才聚集、稅收貢獻、服務民生、科技創新等多個方面對湖南省產生了顯著的經濟與社會效益。目前,和包支付以“號碼”為核心,以支付為連接,打造了“通信、金服、商城、交費、出行、社交”六大業務體系。

“在金服方面推出了和包信用分的概念,開發了永不停機,國際漫遊免預存等相關產品。值得一提的是,在交費方面,除了水、電、燃氣等生活繳費,還能交黨費、團費、工會費。過去團費繳納是難題,因為金額比較小,現在用了和包之後,每個用戶能按時保量繳納。”中國移動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電商事業部負責人趙巧紅說。

目前長沙和包支付交黨費用戶突破41萬,約佔全市黨員的93%;和包交工會會費、團費也已全面鋪開;長沙地鐵、公交均已接入和包支付,實現首個APP承載長沙所有公共出行刷碼;水、電費已分別產生交易11萬、150萬筆,合計交易規模近2億;和包支付代發工資、繳稅、教育、醫療等項目已上線;違章繳罰、燃氣費、停車費、社保、公積金也將陸續實現。

2018年,中國移動和包支付嚴格落實省委、省政府相關要求及省政府與中國移動簽署的《“十三五”戰略合作協議》精神,大力發展移動支付業務,全年交易規模突破3萬億,活躍用戶突破4000萬,在長沙打造“移動支付第三城”。

為更好地助力市委、市政府打造“移動支付第三城”,同時為全體市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優惠和幸福感,和包支付秉承“為靠譜買單”為發展理念,將在下一步繼續投入億元資金及億元流量,在公共出行、生活交費、綜合商超等十大場景開展惠民活動。

當前,長沙市和包支付商戶總量已突破11萬家,如中石化、中石油、步步高、華潤萬家、新佳宜等22家優質連鎖商戶,另有綠葉水果、新華書店等10家連鎖商戶將於近期上線。同時,和包支付正在重點拓展商超綜合體、酒店、連鎖餐飲等優質商戶,力爭儘快實現長沙高頻消費場景的全覆蓋。


分享到:


相關文章: